在幼师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09-06-15 07:25曹丽君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直观教学合作教学

曹丽君

摘要:在幼师生物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师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从而为为他们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现代教手段 手绘图 合作教学 直观教学

幼儿师范专业是对未来幼儿教师进行的职前定向培训,其中幼师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可为他们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打好坚实的基础。而兴趣是学生学好任何知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常说:“学生的兴趣之火是教师用自己的兴趣去点燃的。”幼师生物学科当然也不例外,作为自然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来激发幼师学生的兴趣。

1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在今天的信息社会里,随着教学媒体的不断更新,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可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它们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生物学教师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

1.1知识形式的转变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影碟机、录像机等电子设备,根据教学内容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声音和影视节目,再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点拨,将书本上的知识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化语音为形态,化文字为图像,让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大大加强课堂教学感染力。

例如:在“花的结构”教学部分,首先让学生观看大量花的图片和一些简单录像,通过这些可视画面向学生展示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花,并配合生动的语言讲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加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再如:在讲解“细胞有丝分裂”时,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先播放细胞有丝分裂动态过程,并配合细致讲解,可使教材中的各阶段图片在学生的脑海中动起来,形成动画,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多媒体教学用与生物教学中可充分体现生物界所特有的“动态”生理过程。

1.2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生物的分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若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就可打破时空的界限,使学生看到生活在世界各地、大洋深处的各种生物,甚至能看到显微世界的生命活动,从而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对于“生物进化”部分的讲解,教师可先放有关进化的短片,让学生仿佛回到远古时代,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化虚为实、变难为易,学生顺利地弄清了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从而大大激发学生探究生物学奥秘的热情。

2 适当运用手绘图教学

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挂图和插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但运用手绘图进行教学也十分重要,有时还会比用挂图和插图的教学效果更好。。因为挂图、插图是一下子都呈现在学生面前,不能很好的体现发生顺序,手绘图则弥补了这一缺点。

2.1按照生命活动顺序绘图

手绘图的使用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了解某些生理过程的发展,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如绘制哺乳动物血液循环路线图,应按照循环路线顺序进行,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按“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毛细血管网、上下腔动脉、右心房”顺序进行,肺循环按“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顺序进行。

2.2边讲边画

在绘制图时还应注意对结构和过程的讲解,为学生一步一步展现生理过程的同时,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从而轻松突破重点、难点。这样降低了学生掌握知识的难度,让学生比较容易接收知识,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习欲望。

3 进行小组实验合作教学

3.1合理分组

师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各校条件差异较大,有的农村学生基本上没动手做过实验,甚至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了生物课,但对农业生产方面的生物学知识有一定了解,而城市学生有课堂实验经历,却并没有过多接触过大自然,对实践知识基本上是空白,基于这种情况,将幼师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分组中要注意将不同地区、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组合,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2组织兴趣实验

而幼师学生的未来职业要求他们 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应较多地开展能发挥学生特长爱好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将会使他们耳目一新,兴趣陡增,从而训练和培养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需的各种技能。

为避免课外活动流于形式,应定教师、定学生、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指导学生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制作一些简易教具和代用品,设计与幼儿教育有关的生物小实验以及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有关的小实验。如显微镜的结构、性能、运用办法;栽培蘑菇、草莓;饲养金鱼、蝌蚪、牛蛙;制作动物标本、给校园的花草树木挂牌标明科属种及生活习性等。但活动一定要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否则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会减少,课外活动的优越性就难以发挥。

4 注重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可使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更好地感知、记忆、领悟知识。对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来说,语言叙述不如实物、标本直接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感知那样鲜明、具体、完整。

4.1植物部分的直观教学

学生对植物的接触并不少,但认真、系统的观察植物的机会并不多,所以为了使学生将书本知识掌握更牢固,应在理论知识教学之后,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真正走进植物,切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大自然中植物的热爱,加强学生保护植物的意识。

4.2动物部分的直观教学

很多学生对动物的接触只限于家庭宠物的饲养,所以在这部分更要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实验等形式辅助教学。如在讲鲫鱼时,可将鱼放在玻璃缸中,先让学生观察其颜色、形状,再剪掉一条鱼的尾鳍和腹鳍,放回水中,观察其运动情况,并与其它鱼对比,了解鳍的功能。再破坏另一条鱼的侧线,用木棍搅水,让学生观察思考:鱼游的方向与水流方向如何,以掌握侧线的功能。讲昆虫的呼吸系统时,可把两只蝗虫同时浸入水中,其中一只身体浸入水中,头部露出水面;另一只头部浸入水中,身体露出水面,观察哪只先死,了解气门的功能。

总之,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幼儿教师打好基础。当然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论文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智和教学艺术,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郝捷.如何利用生物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2).

【2】廖敏.现代教学手段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校长阅刊.2005.(12).

猜你喜欢
直观教学合作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初探
谈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