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兴趣贫乏的原因分析

2009-06-15 07:25李永和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课堂教学

李永和

作文教学效益之低,原因是复杂的。然而,目前小学生作文兴趣贫乏是多种不利因素引起的一种“综合效应”。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作文材料贫乏,即无话可说

学生缺乏对生活必要的观察了解和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心中积蓄”太少,“无米下锅”。不少学生抱怨作文难写,无话可说,一写作文就发愁。不少教师也抱怨学生作文空洞无物。这里的根本原因是作文脱离了具体的交际环境,学生常常不是“有为而发”,而是“奉命制作”,自然只能空情感或虚构事实,这样的作文只能是装腔作势。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结合课堂教学观察,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的观察方法和观察技巧;其次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多种多样健康有益的课内外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养成自觉观察随时积累的好习惯,不断培养兴趣,积累材料。

二、写作能力差,有话不知怎么说

其主要责任在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缺乏对学生作文能力的针对性训练,缺乏选材、组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写起作文来,感到力不能及,产生作文的“恐惧症”。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平时写作训练,培养写作能力,消除作文恐惧心理,加强课堂教学,结合识字,提前读写和整体性讲读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锻炼学生先抓中心,后抓字词句,从整体入手,从说到写,从述到作,从模仿到创作,循序渐进,使学生作文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提高遣词造句能力。

三、作文形式单一化,作文的训练方式、命题等千篇一律,公式化,模式化

这种做法是与小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相违背的,使学生总觉得作文是陈年老套,枯躁无味,故对作文的兴趣淡薄。所以我们在平时写作训练中,形式力求多样化,教师必须开阔学生的思维,增加写作兴趣。要结合学生生活实践,以教材单元为中心,听说读写相结合,大小作文训练相结合,进行口述、仿写、改写、命题、自选题、读后感等随机作文,加强综合性整体训练,这样学生有基础、有材料,就乐于创作。

四、现在小学生的写作过程仍然是“写——交——批——退——扔”的循环方式。

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的积极主动性,缺乏激励机制,学生对教师的批改,不知不问,也不知道自己修改,最后导致能力迟迟不能提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要反馈评价科学化,增强激励机制,提高作文评改效果。平时坚持对作文及时评价反馈,多批少改,及时鼓励。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学生自评自议自主,教师指点形式,或者学生自改、互改,小组评议,教师然后集体讲评等方式。特别是对后进生,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多表扬鼓励。并重视范文欣赏的作用,让学生品味欣赏,在欣赏中学会方法,强化作文效果,激发学生创作欲。

五、作文的功用性差,欣赏力差,教学方法老化陈旧

教学中发现,小学生作文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不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空话连篇。学生不能从自我角度去欣赏评判自己作文的好坏,缺乏自我欣赏的满意感和认同感,教师也不注意从欣赏角度讲解范文,导致学生兴趣疲软。特别是教法上,仍然教师为中心,学生奉命作文;以课堂为中心,内容假大空;以课本为中心,学生抄袭模式,不会创造。作文教学与阅读,与年段,与生活严重脱节。这些弊端导致学生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能速速提高,没有作文的灵感和兴趣。

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改革作文课堂教学,抛弃旧套子,运用快乐教学法,寓作文教学于活动之中,在实际中锻炼学生的作文能力。作文课前搞一些有针对性,有组织的活动。如主题队会、知识竞赛、作文竞赛、演讲竞赛、参观、访问,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比赛等活动。通过活动,然后结合实际,及时指点,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进行仿写,这样学生就逐渐学会了作文方法。

猜你喜欢
小学生作文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