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09-06-19 02:09齐世杰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学习气氛深刻性思维品质

齐世杰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要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我们可采取直观性启发式教学、联想式记忆、设疑启发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学习气氛;思维品质;灵活性和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

气氛指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而学习气氛很显然指班级中全体学生给人留下的对待学习的态度。一个班级,如果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对知识就会呈现一种如饥似渴的追求,如:课上认真听讲、踊跃提问、积极回答、认真完成作业等。这样,班级整体学习质量必然很好;反之,学生则表现出自由、散漫、对学习漠不关心,其后果也必然导致班级整体学习质量的下降。因此,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不但可以推动后进生努力学习,对中等生、优等生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创造性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历史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运动过程的质量和风格。它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核心,是评价思维能力的重要依据。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运用多种方法可以营造良好学习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目的。同时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历史教学中如何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一、结合历史课特点,以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吸引学生,采用直观性启发式教学,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讲述规律性的历史现象,而历史事件本身就蕴涵着趣味性、故事性。有些历史事件还被劳动人民编成了民间故事广为流传。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规律性知识的总结如果用趣味性的历史故事来引出,无疑会吸引学生,整堂课的学习氛围也就浓厚起来。而直观性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考古实物、图象、幻灯、电影等直观辅助性材料启发学生的兴趣,深入认识历史现象及其原因和规律,在这种方法下学生积极思维,灵活应用已有知识,联系材料会迅速找到问题的答案。如讲“隋朝的大运河”一课,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大运河图,再根据图例测算其长度,联系隋唐时期的挖河工具实物,对比现在的开挖工具,学生会很快发现大运河的开凿虽然便利了交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大运河的开凿大大加重了隋朝劳动人民的徭役,是隋末农民起义的一个原因。学生就容易理解课文的下一个知识点:隋亡的原因之一——繁重的徭役。再如,讲解中国古代史“秦朝的暴政”时,不妨让学生讲述一下熟悉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要提醒学生注意史实与故事是有很大区别的),由此引出繁重的劳役、徭役是秦的暴政之一。然后,再让学生举其他例子,去思索、寻找、举证。这样,学生带着兴趣学习,课堂气氛、学习效果会很好。而且学生经过多向思维获取并理解了知识,从而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二、采用联想式记忆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历史学习因为学科记忆性知识较多,对记忆要求较高,而现行历史课本是将几千年历史过程浓缩了的,比较枯燥。学习和记忆中学生容易产生烦躁心理,而且又容易思维僵化到只是单一的死记硬背,导致分析性问题不会做答。但是,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体现在记忆上。因此,在教学中尽量介绍一些趣味性的记忆方法来引导学生,所以我采用联想式记忆等方法开阔了学生思维。如记忆“战国七雄”时,联系当时的热播剧《还珠格格》和《少年包青天》,两剧中女主人公“小燕子”、“齐楚楚”及其扮演者赵薇的名字妇孺皆知,我启发学生用联想谐音法记忆如下:齐楚楚(少剧中女主人公)小燕子(还剧中女主人公)、还(谐音:韩)有赵薇(薇谐音魏)亲(谐音秦)如一家人。使学生顺利记住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这时,整个班级探讨如何记忆的学习气氛被调动起来,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又创造出许多好的记忆方法。这样不但摒弃了单一记忆模式,而且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开阔性。

三、设疑启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只有学而有疑,思而有疑才能有所长进,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设疑问,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比如讲抗日战争时,可提出以下关联问题:1、抗日战争是怎样爆发的?2、爆发的原因是什么?3、国共两党的态度和做法有何不同?4、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与以前有何不同,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提出其他问题。经全班讨论明确答案后,学生会进一步深刻理解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起他们热爱党和建设祖国的热情,从而达到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四、教师课内外都应该关心学生,接近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全面发展。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让学生学好所讲授的课程,就要让学生信服,从内心愿意学习这一科,而要达到这一点,单靠课上的功夫不行。我国有句古话:“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要想写好诗就要做好诗外(写诗之前)的功夫,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积累。要想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我们也需要作好课外的“功夫”。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时时注意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勤恳工作,良善待人,用自己的人格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这样来影响学生,培养他们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友善待人等好习惯,班级良好的学习气氛营造起来。这种良好的气氛也必将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更加全面。

总之,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需要我们做好课内课外的功夫,而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让学生运用日益增长的思维能力去增长智慧,理解和探索知识,一定不止以上方法,今天我们已进入信息社会和智能时代,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已经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因为只有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合当今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学习气氛深刻性思维品质
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利用问题导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班主任工作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