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2009-06-21 01:48王斐玉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工作过程导向项目教学

王斐玉

[摘要] 工作过程导向项目教学是能对学校所在地区和服务企业的技术、服务和劳动组织发展做出快速响应并将变化整合在教学内容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本文对《电子商务概述》教学目标、工作过程导向项目教学用于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设计的意义、电子商务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实践教学设计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为《电子商务概论》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工作过程导向 项目教学 高职 电子商务概论 实践

随着互联网技术、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以其低成本、高效率、交互性好的特点,渗透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不单纯是社会的一种市场形态,提供了交易场所、就业机会;也是企业适应社会环境、提高竞争力的手段;更是人才顺应社会发展,提高就业优势的技能。目前,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电子商务,这也就要求企业如管理、财务、营销、信息等各部门的人员具有一定的电子商务知识。《电子商务概论》就是为了让学生顺应网络环境发展要求,具有一定电子商务知识、增强就业竞争力而开设的课程。

一、《电子商务概论》教学目标

电子商务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管理科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因此不同的专业在进行《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时应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1.“电子”商务

技术型,指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做”电子商务,应重点掌握EDI技术、网站建设与维护、网上支付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信息系统使用与维护等“电子”技能。

2.电子“商务”

商务型,指经济、商务类专业的学生需要懂得电子商务“能做什么”,重点是“商务”技能。不同专业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金融类专业应重点掌握网络财务管理、营销类专业应重点掌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专业应重点掌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不同的专业应根据专业背景培养相应的电子商务能力。

3.“电子商务”

综合型,指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既要对计算机、网络和社会经济有一定的认识,还要具备项目管理能力,懂得“为什么要做”电子商务,应重点了解电子商务的前沿发展,以及电子商务在各行业的应用情况,具备整体策划电子商务方案的能力。

二、工作过程导向项目教学用于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设计的意义

1.工作过程导向项目教学

要想全面培养和促进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单纯传授基本的、原则性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职业能力存在于具体的职业行动中,需要通过符合职业活动规律即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项目,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项目是一种现行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

2.工作过程导向项目教学用于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设计的意义

(1)电子商务特点要求——岗位链接,综合学习

电子商务的实质是将现实中的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银行、海关、物流企业等实体机构借助于互联网以及现代通讯手段,链接起来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转移的过程。实现电子商务实际上就是实现各实体组织间相应岗位的连接,而工作过程导向项目教学的《电子商务概论》实践教学就是对这一过程,进行不同岗位间的商务运作活动模拟,保持学习中工作过程的整体性,使学生在完整和综合的行动中进行思考和学习。

(2)高职教育特点要求——全程参与,重点完成

高职教育不同与本科的“学者型”教育,高职教育是以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理论够用、技术精专”为教学目标,因此,要求在进行《电子商务概述》实践教学时,必须以专业为依托,实现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四位统一的特色实践教学。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项目《电子商务概述》实践教学,可将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教学。在同一个项目内,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发挥各自专业特色,与队友协作完成一个企业电子商务设计方案或模拟一次电子商务运作过程,使每个同学都亲身经历项目全程模拟,但又有重点的完成与自己本专业有关的实践部分,这种合作式的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达到了学生在模拟实践过程中全程参与、全程了解、重点完成、技能提升的目的。

(3)企业人才需求——懂电子商务技术的专业技能人才

在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环境下,顺应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企业需要掌握专业技能且熟悉整个电子商务流程的人才。

(4)学生学习需求——寓教于乐

学生需要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寓教于乐、自我管理式的实践形式,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子商务概论》项目实践教学,是以项目模拟电子商务全流程,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甚至是玩中学,以学生为本位,激发了学生求知愿望,关注学生在行为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创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电子商务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实践教学的设计

将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本技能学习,第二阶段为核心技能学习,第三阶段为综合运用实践。

1.基本技能

采用分班学习、组队完成作业的形式,对互联网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模式(B2B、B2C、C2C)等基本技能采用分班学习,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组队进行研究型、调研型作业,实现优势互补,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综合运用阶段奠定基础。

2.核心技能

采用分专业、分班学习形式,各专业学生根据专业需求分班对与专业有关的核心技能(“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进行重点学习。

3.综合运用

采用组建团队的形式,首先选取一个教学项目进行方案设定,然后根据专业不同进行具体分工,如管理类学生负责项目统筹安排、计算机类学生负责技术支持、市场营销类学生负责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类学生负责物流运作,完成一个企业电子商务设计方案或模拟一次电子商务运作过程,利用全仿真式模拟,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并在实践中锻炼沟通、合作、事务处理、决策、管理等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若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项目初期方案设计存在问题,可召开小组会议进行修订,实践过程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使整个实践过程成为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电子商务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实践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校企合作开发教学项目

工作过程导向的关键是设计和制定一个项目工作任务。为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顺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企业合作分析职业与工作任务的关系、工作过程的特点、典型工作任务,对有教学价值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成具体的学习环境,将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化的处理,为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奠定基础。

2.师资队伍建设

需构建一支由计算机类、经济类、商务类、物流管理类以及电子商务教师组成的,专业背景鲜明、技能过硬、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双师素质团队,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能手参与并指导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对学生实践情况进行全程指导,使实践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3.实践过程的进度及质量监控

因项目教学是一个前后连贯、一气呵成的过程,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整个实践项目的失败。因此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必须进行进度及质量的监控,一要保证随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二是要督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也可采用队与队竞争的方式达到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实践效果的作用。

4.如何进行学生分组

对学生科学的分组是实践成功的前提,可采用学生自愿组合的方式,以达到充分发挥团队效应的目的;也可采用强强联合,将能力强的学生分为一组,分组剩余的学生安排至实力相对弱的团队,以增强团队实力,先完成任务的小组协助教师指导其他未完成小组的实践活动;要避免将没有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的学生放在一组,可采用勤学的学生带动厌学学生的组合,形成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良性氛围。

5.实践课程的考核

课程考核中引入企业标准,可由企业对学生进行课程效果评定,与用人单位需求零距离对接;也可采用团队得分和个人得分各占不同权重综合计分的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因项目的连贯性,一个学生的失误就会造成整个团队的落后,用此方式可牵制厌学以及想偷懒的学生,激发每位学生的好胜心理,最终达到实践效果;还可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网上购物及网上开店、参加电子商务兴趣小组、参加技能大赛以及电子商务国家、行业资质认证的取证情况设定为加分项目,实现实践课程与现实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结论

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子商务概论》项目实践教学能让学生获得一种全面、和谐、切实有效、有用的教育,符合商业规律、符合电子商务行业规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它是依托专业特色,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和进取心、培养学生专业领域内电子商务技能应用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协作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的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1.

[2]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2006,11.

[3]陈晴光.创新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模式,培育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体系[J].电子商务理论、应用和教学研究论文集,2007,(6).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新世纪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004,8.

[5]王艳红,张志清,王静,王鑫鑫.《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现[J].电子商务理论、应用和教学研究论文集,2007,6.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概论工作过程导向项目教学
浅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理念创新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课程标准的开发与研究
工作过程导向的《旅游学》课程内容重构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基于项目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浅谈微课在《电子商务概论》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水利工程制图教学内容改革
关于《电子商务概论》课堂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