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的性别比较研究

2009-07-04 05:03杨和稳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福利待遇男女教师队伍

杨和稳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因素和外部因素做性别比较,发现女性教师主要是依靠外部力量来推动自己的专业发展,而男教师专业发展更多的是依靠自身。因此,学校领导者应该更关注女教师的专业发展,给一些倾斜的政策,以促进女教师的专业发展进度,弥补男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差距。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性别比较

一、调查背景

20世纪八十年代后,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浪潮,各个国家都把教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良好风气的必要条件。教师专业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促进教师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推动教育理论的创新,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因而成为引领教师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因此,国内学术界非常重视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阶段以及教师成长促进方式等实证的研究上,对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不多。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性别差异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当前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性别差异现状及原因。

二、调查过程及方法

本研究在西部贫困地区随机抽取了15所农村中小学共532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男教师249人,占调查总数的46.8%;女教师共283人,占53.2%。问卷采用封闭式题目,从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大的方面对教师进行调查,采集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调查样本的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从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来看,男教师的学历普遍要高于女教师。从图1可以看出,男性教师中有0.4%的人拥有研究生的学历,而女性教师中没有人具有研究生学历。与此相对的是,女性教师中有0.4%的人还是初中学历,而男性教师队伍中没有人是初中学历。

2从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来看,小一(或中二)是个分水岭,具有小一(或中二)包括以下职称的女教师人数要比男教师的人数多,而具有小一(或中二)以上职称的男教师的人数比女教师的人数多。男女教师的职称结构与男女教师的学历结构成正比关系,在学历相同的情况下,男教师的职称要略比女教师的高。这说明目前农村中小学的职称评定是与学历密切挂钩的,与此同时。在职称评定过程中也存在性别不平等的现象。

3从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来看,男性教师的年龄结构趋于高龄化(见图3)。男性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41.8%,而女性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为48.8%;男女教师队伍中中年教师的差别不大,分别为45.0%、44.5%;但男性教师队伍中老年教师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女性教师队伍中的老年教师比例,男性教师队伍中老年教师的比例为13.3%,而女性教师队伍中老年教师的比例仅为6.7%。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个人因素。

(1)男女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看法。

从表1中我们可以知道,女性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比男性的要强,但女性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做规划的人数却比男性教师要少,而且女性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比男性教师要弱一些。她们对“我是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人”的认同度要略低于男性教师。另外,在对自己专业发展的成就评价方面,女性教师的自我评价普遍要高于男性教师。这说明女性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有强烈的迫切感,但自己却缺少动力,很少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做规划而依赖于外界的帮忙,且常常容易满足。

在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归因上,男女教师在教学研究和自己学习这两个因素上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有59.0%的女性教师认为专业研究人员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很大。而只有54.6%的男性教师持这种观点,大多数男教师认为专业发展主要是靠自己学习。

(2)男女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从表2中可以看出,教学反思是目前农村教师采用的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其次是校本教研、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在专业发展的途径选择上没有性别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形式单调。反映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缺少研究方法的知识,不知道如何去做各种形式的研究,大家都是相互模仿。因此,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教给农村中小学教师各种研究方法的知识,让他们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男女教师专业发展各种投入方面的差异。从时间投入来看,女教师投入的时间要超过男教师。女教师平均每天投入学习的时间是3.18个小时,而男教师平均每天投入学习的时间是2.85个小时。从男女教师的学习方式来看。男教师主要采用的是自学,而女教师更多的是自学和统一组织的学习方式。

从图4中可以看出,男教师拥有的理论书籍和其他方面的书籍要多于女教师,但女教师拥有的与所教学科有关的参考书和订阅的与所任学科相关的杂志比男教师要多:男教师平时喜欢看一些与所任学科不相关的书籍,而女教师平时关注的几乎都是与所教学科有关的资料和杂志。从中可以看出男教师兴趣比较广泛,希望通过理论知识的积累自己探索出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而女教师喜欢在参考书和杂志中寻找现成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另外,男教师经常利用网络来了解相关的教育教学信息,而女教师使用的次数要比男教师少。从成果来看,女教师的也比男教师要少。从教以来,男教师在省级以上国家正规刊物上平均每人发表1.65篇文章,而女教师平均每人只发表1.2篇文章。

2外部因素。

(1)学校管理。

学校的管理制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调查数据显示(见表3),男女教师在这些问题的认识方面有差异:有52.2%的男教师认为学校的管理制度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但只有48.5%的女教师认为学校的管理制度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50.7%的男性教师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领导能关心教师的长远发展,能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但只有49.5%女教师认同该观点;87.7%的男教师认为在学校能经常和同事们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女教师中只有86.1%认为在学校能经常和同事们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另外,在学校中存在的一些制约专业发展的因素中,女教师的认同程度却又明显高于男教师。

从上面可以发现:女教师对学校中有利于专业发展的因素认同程度要低于男教师;而对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因素的认同度却又高于男教师,这说明了女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依靠外部。所以她们很容易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感到不满。

(2)教师培训。从教师参加培训的次数来看,男教师每学年平均参加培训1.83次,女教师平均每学年参加

培训的次数为1.85次,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大的差异。但在对培训的满意度上两者有区别,男教师的满意度为54.3%。而女教师的满意度为61.1%。在对培训内容的认同上两者也有区别。男教师认为教师培训的重点应该是教育理论和教材培训,而女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应该集中在教学方法和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培训。可以看出,女教师对培训这种不需要自己努力的学习方式比较满意。而且对培训的内容主要集中于现成的、可以直接模仿的教学方法和技能知识,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女性教师专业发展的外界依赖性。

(3)福利待遇。福利待遇是教师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非公办教师。他们认为自己的专业发展与福利待遇之间有关系,特别是非公办教师和公办教师之间福利待遇差别比较大的情况下,这种观点更为明显。

从图5中可以看出认为福利待遇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完全没有影响或没有影响的非公办教师均为0;认为福利待遇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影响较大和影响很大的比例却达到了93.75%。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公办教师和非公办教师的福利待遇方面的差别是很大的,这也影响到非公办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性。

四、结论及建议

从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女性教师主要是依靠外部的力量来推动自己的专业发展。而男教师专业发展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由此可见。女教师对学校的管理满意度不高,认为学校在环境和评价制度方面都不能给自己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在教师培训中,女性教师则希望培训内容重点放到具体的、可直接模仿的教学方法以及解决实际的问题上。男教师则相反,他们专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因而他们对学校管理方面的满意度要比女教师高,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则更希望培训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如教学理论方面的东西。男女教师在专业发展动力上的差异使得男女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及成果中出现了女教师稍落后于男教师的情况,所以学校领导者应该更多关注女教师的专业发展。给一些倾斜的政策,以促进女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进度,弥补男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差别。另外,教师在对福利待遇和自己专业发展的关系方面没有性别差异,但是有82,6%的教师认为福利待遇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影响较大或影响很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还是要从教育经费中筹集一部分作为教师的福利,毕竟只有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才有保证。

猜你喜欢
福利待遇男女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男女有别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分析及研究对策
党组织的温暖更多了
珠三角外来务工人员教育程度对法律意识(自我维权)、家庭收入影响分析
“意式”男女的街头时髦选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福利项目需求预测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