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机智的生成及教育学意义

2009-07-04 05:03霍金宁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临场机智情境

霍金宁

摘要教师作为整个教学实践或教学情境的参与及引导者,必然需要在教师素养日益趋向专业化的背景下去了解、掌握并进而运用“教育机智”。教育机智的生成要求教师将早已预设和现存的观念、看法、成见与结论统统加以搁置、悬置或加以封存与抛弃,以第一身份来直面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感受鲜活的生活体验,从而形成一种“对教育的具体情况的敏感性和果断性”。

关键词教育机智生成教育学意义

教师作为整个教学实践或教学情境的参与及引导者。在面对许多偶然、随机、不确定性的“教学事件”时,往往呈现出话语失范、情绪波动、态度偏激等一系列不合常理的行为与现象,从而导致教学质量、效率及秩序的滑坡、低下与混乱。因此,作为日益趋向专业化的教师,了解、掌握并进而运用“教育机智”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基于范梅南教育现象学思想的理论视域,对当下教师应当具有的临场的教育智慧给予严肃的梳理及考辨,以期对教师专业化素养的培植、保护及提升有所裨益。

一、教育机智的蕴涵及其表现

教育情境的充盈、饱满与鲜活总是随着教育场域、教学氛围、师生关系的不断改变而产生着多元合奏的交响。而教育机智往往蕴藏其中,蕴藏于与学生(孩子)的日常交往、对话、协商的精神互动和情感聚合之中。教育现象学大师范梅南认为,“教育机智是一种知识,一种包容在你身体中的‘体知(embodied knowledge),一种临场应变的机智。其指向是:孩子的身心发展。它来源于对生活体验的不断反思,自觉的和不自觉的反思,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的反思,对反思的反思,并通过反思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睿智、机智。”所以,作为教师要充分聆听和感知学生的声音与体验,就要在意想不到的情境中不断地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并尽力表现出蓬勃、健康、积极的状态,运用临场的智慧,机敏地采取行动,将杂乱、贫乏、单调的情境转化为丰富、多彩、鲜活的教育情境,全身心地关注并引导学生更好的生活与成长。

1教育机智表现为耐心与克制。“机智包含一种这样的敏感性,知道什么该随其自然、什么该保持沉默、何时不介入、何时‘不注意什么。”耐心能够让教育者将孩子成长和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协调起来。孩子渴望成长和独立,老师希望孩子成长、进步,所以,正确的态度就是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们成长中所需要的空间和时间。同时,克制并不意昧着将学生所有发生的事情都置之不理,因为没有限制和标准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2教育机智表现为对孩子体验的理解。要避免用客观、划一、标准的方式来处理所有的情况,应试图从成人以外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经历,要对孩子的体验保持一种开放性的理解、支持和同情。只有当教师掌握了孩子的理解过程时,才会明白怎样把自己的想法传授给孩子,而不是让孩子自己用某种方式去努力弄明白教师的意思。对学生而言,不管在学习方面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教师都需要努力理解他们的这种体验。

3教育机智表现为“润物无声”。教师用一个简单的眼神就可以让一班吵吵嚷嚷的孩子们安静下来;用一个难以捉摸的微笑就能引发学生们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每一个机敏的眼神,每一次会心的微笑,每一回喃喃耳语,每一个亲切的握手,每一幕成功之后的拥抱……都可能会感染学生,给他们带来力量。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4教育机智表现为临场的天赋。范梅南说,教师要知道如何从教育学上对课程进行临场的发挥,就像一个爵士音乐家知道如何临场演奏一首乐曲去吸引观众一样。好的爵士音乐家的标准是审美性的,而好的教育者的标准则是教育性的。教师必须以一种教育机智行动不断地感知自己怎样做才是教育上的正确言行。

二、教育机智的生成及其路径

教育机智来源于对生活世界或生活体验的不断反省与反思。范梅南提出要将早已预设和现存的观念、看法、成见与结论统统搁置、悬置或封存与抛弃,以第一身份来直面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感受鲜活的内在体验,并在“感同身受”的基础上开展与进行积极、有效、持续不断的反省与反思,从而形成一种“对教育的具体情况的敏感性和果断性”。具体而言,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获得与调和:

1教育机智通过言语来调和。范梅南举了两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机智所能创造出的一种积极的言语气氛。一位老师说:“现在我要大家拿出课本来,翻到第86页。我不想听到任何的讲话声!你们首先阅读第十四课的说明,然后在阅读的基础上完成列出的问题……”另外一个老师说:“卡西似乎已经准备好了。我们是不是像卡西一样,我们现在开始来讨论诗歌好吗?这些诗歌我们昨天觉得有趣极了,让我们翻到第87页来……”同样的话以不同的方式说出来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2教育机智通过沉默来调和。在机智的交流中,范梅南认为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沉默方式起作用:其一是“无声胜有声”的沉默;其二是给予的沉默,给孩子自己认识和成长留出空间,此时在于教师维持一种期望的、开放的和信任的气氛;第三是聆听的沉默,这是一种全心全意地注意,不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建议或任何带有评论性的结论。

3教育机智通过眼睛加以调和。眼睛直接地给教师提供了观察对方的本质的一瞥。而且,通过眼睛,学生也获得了了解教师存在的途径。目光与目光的接触就是存在与存在的接触,通过眼睛师生能够相互谈论那些用言语不足以传达的信息。怎么说的比说了什么更加重要:那种开放性和脆弱性使得目光与目光的接触成为真正的碰撞——在这种碰撞中,它能触到存在的中心。

4教育机智由榜样加以调和。“教师无小事,事事皆楷模”。我们知道,教师一个基本的前提是“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老师的道德品质、行为举止、仪表风度、为人处事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优秀的教师会用榜样的方式来展示真正地努力意味着什么,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影响学生,并努力使学生去掉自身消极的方面,与教师同步。

三、教育机智的价值及其教育学意义

教师教育机智生成的内在意蕴、价值与效度就在于要去探寻、发现进而呵护、关照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景象和复杂、微妙且富有生命化律动的生活体验,从而真正达到对学生(孩子)灵性、好奇心、表现欲的尊重与保护。这样。也就充分考虑和关注了学生的内心需要和价值诉求。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逻辑思维锻炼、探究精神培植、情感参与体认、实践能力提高等向度的综合与平衡。

1教育机智有效防止了伤害。范梅南说,要从一个绝对意义上对伤害保持忘记是做不到的,因为一个人无法将所发生的事情完全抹去。但是,我们却可以使这些事情变得可以忍受。从而使精神上的创伤消失,使伤害变得可以忘记。这个时候,最需要教师的智慧性机智。

2教育机智促进破碎的东西变成整体。机智努力使事情不至于破碎,并且试图将破碎的东西恢复起来。所有的教育最终都应该是为了整体的人的教育。一个学生很伤心,因为他觉得班上没有一个同学理睬他;一个学生非常气馁,因为一系列的低分使他感到了失败。此时,教师应该让他知道“失败了三次”和“我是一个失败者”之间的含义是不同的。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特别是在孩子的生活当中,事情不断地破碎或遭遇到破碎的危险,教师的教育机智正需要在这个时候发挥它的作用。

3教育机智促使优秀品质得到巩固和加强。夸美纽斯说:“我们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模糊的镜子模糊到了完全映不出任何影像的田地,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板子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即使如此的话,镜子还可擦干净,木板也可以先创平。”夸美纽斯告诫教师不要对儿童的发展失去信心,更不要轻易武断地把儿童视为难于教育而放弃自己应有的努力。

4教育机智推动学生的学习和个性成长。一门具体学科的教学方法会对内容获得的方式产生影响,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授该门课程内容机智的方法几乎都能对学生产生学习和成长的效果,同时也必将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反思以及批判性地理解世界的能力。无论教师是采用更加控制取向的教育方法,还是采用更加具有对话性的教育方法,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比如对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我们可能只需要提示一下、启发一下、点到为止;而对有的学生则要分析出他的困境究竟在哪里。以便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猜你喜欢
临场机智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机智的妈妈
机智的警察
这个世界需要你啊,机智的少年
机智的回答
篮球裁判初学者临场心理因素分析
律师参与死刑立即执行临场监督的思考
让怯场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