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

2009-07-06 03:54于吉平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摘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较短的时期内就完成了其中国化的过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特点所决定,但更重要的是其社会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有深层次的契合之处。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中国化的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使中国的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并且最终取得成功。可以说,它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的贫困落后的历史面貌,成为当代中国的灵魂和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这不仅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科学真理,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因为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与马克思主义在许多方面产生共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中国化的基础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从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总能以非凡的包容与会通精神丰富和完善自己,始终表现出极强的兼容性和吸收消化能力,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性。

在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之下,非但没有使中国文明出现象古希腊那样的历史断裂,反而使中国历史和文化绵延了几千年。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部结构来看,各学派百家争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交替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但没有哪个学派的思想因为另一种思想的强势而被彻底消灭;从外部文化来看,不管是儒释道各家文化还是少数民族习俗,甚至是基督文化,都没能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它们为中国文化所吸收消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化的兼容性和其自身的消化能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中国化的基础[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1、科学社会主义与“大同”、“平均”理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列宁曾指出:“许多世纪以来,甚至几千年来,人类早已幻想过‘立即消灭所有一切剥削。”也就是说,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存在,早就促使劳动人民产生了要求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人类解放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理想叫“大同”或“平均”的思想。

平均主义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一种古老而又源远流长的政治观念,它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孔子首先提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战国时期,尽管儒法诸家在政治上提出了不尽相同的主张,但却都在不同程度上坚持平均主义,譬如:荀子主张“农分田而耕”,“以礼分施,均遍而不遍”。孟子主张“制民之产”,“五亩之宅树之桑”,“百亩之宅勿夺其时”。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也主张:“论其赋税以均贫富”。近代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也提出了“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革命口号。总起来看,“大同”、“太平”理想代代相传,经久不息,始终存活在劳动人民心中,成为中华民族心理的一部分。有了这个思想基础,当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传入到中国后使人感到“似曾相识”,从而对其怀抱一种可感知、可理解、可接受的愉悦的文化认同心态。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它之所以被广大农民、工人等社会下层接受和信仰,进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庄严信念,与这种“文化认同心态”有直接关系。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大同”“平均”思想也有明显的消极影响。

2、群众史观与“民本主义”思想

民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民为本”就是指以民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对待“民”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早在殷商至西周时期,一些杰出的思想家就从现实的阶级斗争中初步看到了民的力量,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和“敬德保民”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加剧,民的作用愈加显示出来,思想家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民对君的重要性,“民实瘦矣,君安得肥?”孔子提出的“仁”学,使重民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足食足民,民信之矣”。孟子提出的“仁政”学说,把重民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民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秦汉之后,封建专制制度逐步确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的力量和作用鲜明地表现出来,重民思想因而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西汉的贾谊对民的作用的认识很具有代表性:“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为邦本”、“使民以时”、“民贵君轻”等民本思想植根于尚农、重农的社会心理的深层结构之中,与重农主义相为表里,又与君主专制主义相反而又相成,但是其重视民众巨大作用的基本精神,则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原理有相通、相融、共鸣之处,因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不仅为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在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的革命性扬弃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从实现过程看,在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自觉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重新阐释,使之能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理想价值判断和追求的文化精神,更是科学探索和实践运用的理论武器。李大钊曾一方面肯定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拯救中国的导星”,具有普遍的意义;另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就那样整个拿来,应用于我们生存的社会”,而“应该细细研考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但只是在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所造成的挫折后,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从理论角度讲,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高度民族文化自觉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科学运用的结果,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由于实事求是,党克服了教条主义的影响,找到了适合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执行了正确的策略和政策;由于走群众路线,党坚持了人民的文明主体地位,获得了最可靠的革命力量;由于独立自主,党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先进性,避免了各种错误思想的同化和其他各种势力的束缚。邓小平则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的建设实际相结合,从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此后,党的第三代、第四代领导集体继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这样一条路继续走下去,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扬弃的结果。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伟大宝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应十分重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当然,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封建的思想糟粕,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对其批判,防止一些消极因素融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之中。

【参考文献】[1]李有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动因[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6).[2]王舵.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刍议[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11).

【作者简介】

于吉平(1964-),甘肃宁县人,讲师,庆阳师范学校副校长.

浅谈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浅谈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浅谈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王辉

(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