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探究

2009-07-06 05:19
改革与开放 2009年6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产业结构

成 榕

摘 要:主导产业培育和选择是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和区域经济起飞的关键,对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选择是否合理将影响到主导产业选择的方向。本文通过对嘉兴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应用周振华三基准作为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对嘉兴市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Abstract:The leading industry cultivation and the choice are the regional economies layout adjustment and the regional economies launching key, to leading industry choice datum choice whether reasonable to affect the leading industry choice direc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Jiax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present situation's analysis, the application week Zhenhua three data takes the leading industry choice the datum,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Jiaxing leading industry's choice, and put forward the related proposal.

关键词: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 周振华三基准

Key words:Leading industry industrial structure week Zhenhua three data

作者简介:成榕(1981-),女,黑龙江黑河人,黑河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助教,科研秘书,主要研究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048-02

目前,嘉兴土地等资源日益紧缺,在宏观调控下,再拼劳力,拼土地,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已没有“活路”。升级、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选择合适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将是其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可以被视为是嘉兴产业结构升级和实行经济起飞的重要内容。

一、主导产业选择的基础分析

1、嘉兴经济发展现状

嘉兴市2001年所辖五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前50名。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43.10亿元,同比增长13.7% ,全市人均GDP40100元,增长率为13.40%。2006年与2001年相比,五年时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20.55% 。2006年,嘉兴经济发展实现了多赢局面,不管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还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取得了明显成绩,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大幅提高。表现为: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服务业发展迅猛,第三产业正在加速形成。

2、1978~2006年嘉兴市产业结构发展变化

数据显示,2006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86.5亿元,增长3%,种植结构继续优化,高效农产品生产加快增长;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6.21亿元,增长15.5%,工业增加值724.99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637.29亿元,同比增长22.6%。轻、重工业分别实现总产值1485.57亿元和1151.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和26.1%,纺织、电力、皮革、化纤、服装业和化学工业六大行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2.9%。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582.14亿元,增长30.7%;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299.96亿元,增长37.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0.42亿元,增长12.7%,三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日趋加大。[1]

图1 1978~2006年嘉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嘉兴统计年鉴》、《嘉兴统计公报》整理得到。

嘉兴位于长江三角洲南沿杭嘉湖平原,其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长期以来一直是全国粮食生产的基地。上世纪80年代,嘉兴的粮食还占浙江省外调粮食的40%。经过二十多年的调整与发展,嘉兴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从总体上看,嘉兴三次产业呈现出大多数工业化进程中地区的基本特征,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由1978年的49.89%下降到2006年的6.46%,第二产业自1980年超过农业以后一直处于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第三产业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2006年达到了33.54%。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嘉兴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产业升级缓慢、第三产业不够发达。近10年来,嘉兴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集中、高新技术行业发展不快,产业调整的速度与周边城市相比还比较慢,且制造业规模较小。第三产业发展也相对不快,总量和比重提升不大。要使嘉兴经济能够能够打破发展中的各项“瓶颈”,在长时期持续发展,必须在不同阶段发展一些主导产业,使之成为未来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否则,嘉兴经济的发展就会失去后劲,甚至会走向衰亡。因此,选择符合自身特色的主导产业,并给予重点扶持和培植,对嘉兴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4]

二、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研究

主导产业的选择是产业结构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中自然就会引申出确定所需扶植产业的选择基准问题。对于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学术界已经有了许多的研究。

1、 有关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主要观点

20世纪50年代,筱原三代平在《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中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来年个条重要基准,即“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按照这两个基准,就是要选择那些收入弹性较大、有巨大社会需求量,而生产率上升快、技术水平高的产业作为政府重点扶植产业。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在其发展经济学经典著作《经济战略发展》一书中提出了“产业关联度基准”。按照这一基准,就要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对各产业的前向连锁度和后向连锁度进行比较,选择那些连锁度大的产业作为政府重点扶植产业。因为关联强度高的产业对其他产业会产生较强的前向关联和后向惯量,从而可以影响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此后,很多经济学家和学者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其他一些选择基准,较有影响的有:“比较优势基准”、“边际储蓄率基准”、“货币回笼基准”、“就业与节能基准”、“生产要素持续基准”、“产业链延伸效应基准”等。[3]

我国经济学家周振华博士分析了传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在部分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失效的原因,结合中国国情,以缓解结构矛盾、推进整个产业发展为分析框架和逻辑起点,提出了主导产业新的选择基准假说,即:增长后劲、短缺替代弹性基准和“瓶颈”效应基准,即所说的“周振华三基准”。

基于嘉兴经济发展的现实和对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比较研究,本文确定以周振华三基准作为嘉兴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2、周振华三基准

周振华三基准的构造是以“结构矛盾的缓解来推进整个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为基框架的,其主要立论是:(1)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有效供给不足,而不是有效需求不足。(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而不是总量矛盾。(3)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瓶颈”制约,而不是笼统的资源制约。

增长后劲基准是指“从供给的角度来说,不应只从单一产业的生产率上升幅度,而应从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来考虑选择基准”。增长后劲就是指一个产业的发展能够为产业体系整体发展提供深刻和长远影响的力度。以增长后劲作为基准选择主导产业时,“应重点扶植那些对整个产业体系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主导产业。即使这些产业的生产率上升幅度并不大,但它们所创造的供给具有支撑整个经济持续增长的功效”。

短缺替代弹性基准是指“从需求角度来说,也不能只考虑单个产业产品收入弹性的大小,而应考虑短缺情况下的需求替代弹性,也就是在短缺情况下需求替代的灵活程度”。以短缺替代弹性为基准,就是要“重点扶植那些具有无法替代的短缺性的产业,以满足社会最迫切而又必不可少的需求”。

“瓶颈”效应基准是从产业之间投入产出的关系来说的,不能只考虑前向的推动效应和后向的拉动效应,而更应考虑产业关联中由于“瓶颈”制约的摩擦效应。因为“瓶颈”效应越严重,摩擦的强度就越大,从而摩擦的传递和扩散就越广。因此,以“瓶颈”效应为基准,就是要“重点扶植那些‘瓶颈效应大的产业,以减少‘瓶颈制约所造成的其他产业生产能力的非正常滞存”。

三、周振华三基准在嘉兴主导产业选择中的应用

增长后劲基准认为应重点扶植那些对整个产业体系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主导产业。基于此点,我认为嘉兴可以选择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的选择方向。目前,随着嘉兴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成为浙江省打造杭州湾产业带、接轨上海桥头堡特殊机遇,嘉兴房地产发展空间逐步增大。因此,将房地产业作为嘉兴主导产业进行选择,能有力拉动嘉兴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短缺替代基准认为应重点扶植那些具有无法替代的短缺性的产业,以满足社会最迫切而又必不可少的需求。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和电力煤气水的供应业、农业等产业可以作为目前嘉兴的主导产业来发展。

“瓶颈”效应基准认为应重点扶植那些“瓶颈”效应大的产业,以减少“瓶颈”制约所造成的其他产业生产能力的非正常滞存。在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中重点是发展临港型重化工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汽车配件等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同时在改造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过程中要做好“提升”和“转移”的文章。伴随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土地资源的紧缺以及建设生态城市的需要,嘉兴市应把一些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甚至发展潜力受到制约的少数产业逐步通过参与西部大开发转移出去,把土地资源置换出来,并要把好项目引进关,重点引进技术、资金密集型、发展前景看好的大项目,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5]

四、相关建议

依据周振华三基准对主导产业选择方向进行确定,结合嘉兴实际情况,通过综合的评价和分析,我们确定以下产业作为嘉兴的主导产业:

(1)纺织品和服装皮革羽绒制品业。这是嘉兴的优势产业,从市场占有率看,无论是在长三角还是在全国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现阶段的发展我们应以不断拓展市场、提高质量、提升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为方向,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2)房地产业。它的迅速成长必将带动建筑业、家具制造业以及金融业等多个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因此,将房地产业作为嘉兴主导产业进行选择,能有力拉动嘉兴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3)机械工业和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主导产业力求创新和科技,这些产业无论是从发展速度、增量、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含量,还是对经济发展的前景把握上,这些产业都是嘉兴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主导产业。

(4)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这也是一个具有高辐射性和高制约性的产业,流出程度也相当高,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5)基础设施建造业。这是关系到我市综合实力的关键行业,该行业的发展关系到其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嘉兴目前在基础设施建筑业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6)社会服务业。目前嘉兴在这一产业的发展上还有很大的空间,结合嘉兴有利的区位优势,选择该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必定会带动嘉兴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建议嘉兴市要跳出过去尤其是现在产业布局的框架,站在长三角经济区域未来发展乃至全国和全球经济的高度去研究,并确定产业调整的战略思路。在整体产业布局中要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少为”和“多为”的原则。同样,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产业导向至关紧要,必须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根据产业发展战略,作好产业布局,引导产业调整。

参考文献:

[1] 杨培强.嘉兴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J]经济论坛.2004,第4期,第37-38页

[2] 苏园林.解读“嘉兴现象”[J]陕西综合经济.2003,第6期,改革之声栏目

[3] 胡本田,胡亭亭.试论安徽省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与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第4期,第28页

[4] 罗明,黄小梅.论区域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1期,第100页

[5] 王引.对嘉兴出口加工区主导产业选择若干原则的探讨[J]浙江统计.2003年,第11期,第39-40页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产业结构
打造千亿主导产业 争创全国一流园区——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欢迎您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江苏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模型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先导区潜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