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的西方节日热

2009-07-06 05:19王晓敏
改革与开放 2009年6期
关键词:文化

摘 要:近几年随着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的加深,人们不断追求时尚和潮流,出现了在中国西方节日热的现象。同时,中国传统节日相对降温。这种现象给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此,中国政府首先应该制定法律,采取措施保护和复兴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有利于避免中国新生代西化;老百姓也不要一味地存有崇洋心理,应该充分了解西方文化,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热爱祖国的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foreign exchange deepening, the people pursue the fashion and the tidal current unceasingly,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West holiday hot phenomenon. At the same time, China traditional festival relative temperature decrease.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has had the very tremendous influence to China. Regarding th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irst should make the law, takes the measure to protect and to revive our traditional festival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dvantageous in avoids the Chinese Cainozoic Era westernizing; The common people do not have constantly worship foreign countries the psychology, should understand the Western culture fully, treats the Western culture correctly, deeply loves the motherland the culture, and causes it to carry forward.

关键词:西方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文化

Key words:Western holiday China 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e

作者简介:王晓敏,女 山东省淄博市 汉族 1984.10 学生 在读硕士研究生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134-02

一、引言

玫瑰和巧克力营造了情人节的浪漫气氛;每个圣诞节,神秘的圣诞老人都会给人们带来惊喜和欢乐,尤其是小孩们;《英语沙龙》第134期组织了一场题为“西方节日会取代中国传统节日吗?(Will the western festival replac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的辩论赛。很显然,在中国人们对于流行的西方节日的关注远远大于中国传统节日。与此同时,每逢西方节日,商家会扩大消费市场,这就造成了中国传统节日失去了气氛。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内不同领域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为何在中国存在这样的现象?此现象能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人们对待不同节日的方式

2.1中国传统节日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生活品味日益提高。国人过中国传统节日,国际性的节日和西方节日的方式多种多样。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和冬至是中国自古以来的重要节日。中国人每逢节日都会是家人团聚或朋友聚会的场面,以表达相互间的祝愿和美好祝福。【2】比如,中秋节家人团聚,分享美味月饼,观赏圆月,吟诵着古代文人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元宵节又称花灯节,节日前后人们总能看到树上、广场上、公园里等的花灯,还有有趣的灯谜供游人猜;焰火、舞龙舞狮和高跷等民间扮玩的节目在全国各地举行。中国的传统节日各有代表性的食物:饺子、粽子、汤圆、元宵和月饼等。国人似乎习以为常,反倒是外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格外有兴趣,打听节日的典故。

2.2国际性节日

元旦、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日、世界地球日、劳动节、儿童节和世界艾滋病日,每个节日都有各自的主题活动,相关协会和组织会举办晚会总结一年来的进展和不尽人意。近年来,中国的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比往年有大幅度提高。企业家和名人纷纷现身,带动了社会效应。

2.3西方节日

西方节日的过法更是花样百出。2月14日的情人节对于恋人们来说是甜蜜的一天。他们互赠礼物,享受烛光晚餐表达爱慕之意。情人节的标志是比卡丘射箭穿心。它是为了纪念一个名为Valentine 的基督徒, 他由于触犯罗马法律而被判处死刑。【3】万圣节也叫“鬼节”,是孩子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有趣的节目是“trick or treat”(不请吃就捣乱)。孩子们制作面具和南瓜灯。他们尽可能的装扮可怕或扮鬼扮幽灵提着灯去吓唬成年人,直到被满意的糖果打发走。源于公元1世纪,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3】圣诞节是国外一个最重要的节日。此节日是为了纪念耶稣的诞生。它同时也是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类似于春节。在美国这是最大最受欢迎的日子,到处洋溢着欢乐。人们用两周的时间通过不同的方式庆祝:交换礼物;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烟囱边挂上袜子;装扮圣诞树;唱圣诞歌赞美诗;互赠圣诞卡片。【4】在中国那些没有信仰耶稣的人也在圣诞前夕去教堂坐在教徒旁边一起祈祷。他们可能不会这么积极的准备自己的传统节日。

三、国人过西方节日产生的影响

中西方确实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这导致人们对过这些节日的快乐有着不同的理解。【1】从社会现状来看,过西方节日对中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3.1积极影响

过西方节日不仅可以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人们在参加节日聚会时还可以增进之间的友谊,人们还会有新鲜的体验。此外,商家不会放过赚钱的机会,他们追赶这种趋势,必然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润。甚至有时候商家会先入为主编造一些与节日相关的故事来促销他们的商品。据调查,情人节时玫瑰花的价格要比平常贵两倍或者更多。多么美妙的一天啊!我只能建议大家不要因为过西方节日而成为盲从的奴隶。

3.2负面影响

过西方节日给中国带来的不利方面远远大于益处。首先它严重影响到了中国传统节日。人们过度的崇洋媚外,西方节日成为潮流和时尚,人们更加淡忘自己的节日。更严重的是很多孩子只知道圣诞节而非中秋节。一个国家的节日代表着它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在很大程度上这一现象将影响到中国在世界上的力量。【2】其次,中国追逐国外节日会减少外国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有些外国友人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传统文化所吸引,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如果中国人过西方节日的热情远远超过传统节日,外国友人将没有机会很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亲身体验节日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他们会很失望,更为严重的是当他们看到中国人自己否定自己的文化,他们也就不再留恋。这就阻碍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家好像如果到处都是麦当劳和肯德基,外国友人对中国的食物也会有不好的印象,他们怎么还会学如何用筷子。因此,国人必须首先做到自己尊重本国文化,发扬本国文化,才能让外国友人尊重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四、如何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正面临着挑战。那么,我们作为中国人必须要深刻思考怎样保护自己的文化并加以发扬光大。如果一些负面的文化产品出现将会扭曲人们的思想观念,怎么来净化人们的头脑使其继续保持积极的思想呢?【5】首当其冲的要数中国政府制定一些法律法规对传统的文化和节日进行法制化保护。2007年,韩国向联合国提议将端午节申请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中国人肯定会愤愤不平。政府不能坐视不管。比如,政府大力资助那些传播传统文化的民间团体和协会;政府向海外投资积极宣传传统文化。经过多方努力,政府对法定节假日重新做了安排,2008年起已开始实施。除了劳动节、国庆节、元旦和春节,新增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第二,每一位国人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文化,引以为豪并努力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宣传者。对于西方文化,不能一概吸收,要从批判的角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据报道,2006年国内十所高校的十位博士曾提议抵制在中国过圣诞节。他们的行为很明显反映出过西方节日已经对中国产生了威胁。值得高兴的是国人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应该受到重视。但这仅仅是一个好的开端。第三,孩子们和年轻人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与其他层次的人们相比,他们最缺乏古老的历史和文化。因此,为了防止新生代西化,父母和学校要正确引导孩子和年轻人,教育部门要开设必要课程,让他们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背景,中西方文化的差别,等等。他们自己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本国文化,正确对待西方文化。

五、结论

经过反思,我们全面理解到为什么国人追求过西方节日。同时也是一个好机会让我们更多的认识传统文化和节日。总之,中国人必须更多的关注和庆祝自己的传统节日,保护我们的文化,发扬我们的文化。让中国在世界上变得更强大!

参考文献:

[1] 管维良,《中国历史与文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锦贵,《中国文化史简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张奎武,Survey of Britain & America(I), 第三版,[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 张奎武,Survey of Britain & America(II), 第三版,[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 钟乃仪, 《全球化时代政府的作用》,[J],《国际金融报》,第七版, 2000年10月19日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和文化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