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在中专教育中的教学探讨

2009-07-06 05:19张培芝
改革与开放 2009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探讨教学

摘 要:中专学校都开设有计算机课程,本文是根据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课程教学策略、要求和评价,从不同角度对计算机网络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Abstract:Secondary schools are opened a computer course,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omputer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The analysis of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mode, teaching strategy, requirements and evaluation,From different angles of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of exploration.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中专教育 教学 探讨

Key words:computer network;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Teaching;Explore

作者简介:张培芝 (1965- ) 陕西省咸阳市卫生学校讲师 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168-01

教学进行得好不仅可以巩固相关课程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学有所用。自从互联网诞生,教育工作者就一直实验将网络应用于教学。正因为网络不受时空限制,同时能最大限度集成各种媒体,并随着网络设备功能的增强,网络教学软件的不断成熟,网络带宽(传输通道)的提高,已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因此,从技术层面上讲,信息技术完全已经为网络教学提供了成熟的教学平台。

计算机网络教育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学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着眼于学生终生的发展,是网络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的必然选择。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中专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借助于网络来进行和完成的。教师选择合适的课题在网上发布,学生在网上选择课题和指导教师,然后在网上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确定课题的研究范围和成果形式。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如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保证学生在发现能力、迁移能力、合成能力和创造发明能力得到了训练和培养, 并在学习中得到提高。以下,从几个方面就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的模式

1、网络资源利用的主题型学习模式

主题型学习模式又称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是指在丰富的教学资源环境下,教师根据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生活或学习中的热点问题,要求学生确立论点;教师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和指南,指导学生检索资源或浏览相关网页;学生根据论点搜集相关的支撑材料,最终完成具有个性特点的论文或作品。这种模式是通过社会调查、确定主题、分组合作、收集资料、完成作品、评价作品和意义建构等环节完成课程学习。

2、专题学习网站共建的任务驱动型学习模式

该模式是根据学习网站的专题内容与学习资源状况,提出任务,并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其主要过程为:收集专题相关资源,上传资源,丰富资源库内容;利用专题资源,创作新网页型课件,丰富知识库内容;利用专题资源,环绕课程教学,形成学生作品,并对学生的创作实践进行评比和共享。

3、利用英特网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模式

校际远程协作学习是指校际之间,环绕相同的主题,分别以网站方式,相互展示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成果以及学习体会,共同总结学习收获的一种协作学习方式。其特点是:以课程内容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以网页设计、制作、观摩和讨论过程进行学习;不同地区相关学校组成学习共同体。

二、网络教学与教师课程教学的策略

1、教学效能体验

教师应将网络信息教学融合于本身教学活动中,网络教学与课程结合能力在以下四个层面得以体验:

(1)信息整合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前,利用信息设备搜集教学材料,管理自己的教学文件,利用本身的信息素养,操作各种信息教学设备;在教学活动后,能利用信息设备纪录学生评价结果,并与别人交换教学资源与教学心得之能力。

(2)融入教学活动。教师在上课中,利用信息设备进行教学活动,使用远距教学系统,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成效。

(3)展现教学资源。教师利用本身对软硬件的操作能力,将本身准备的教学资源或学生学习的成果汇整记录,利用网络及信息设备,向家长及学生展现教学资源。

(4)辅助学生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信息设备,搜集相关数据,完成指定作业,并发表自己的作品,藉以加深学习内容。

这种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对应相关职业的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因此在实验中,要加强对学生排除故障能力的培养。

三、网络教学对教师课程教学的要求

网络技术与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在事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重要的教学因素进行周密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

网络技术与课程教学还要求教师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很大程度上要保证在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运用网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师教学操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面向学生群体进行专业教学,能够与教学、训练手段有机结合的专门能力。

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实施教学监控。教学监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自身的因素、教学环境与教学媒体及其它因素都要在它的监控下进行。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几种能力是紧密关联,互相影响的,它们统一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四、评价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整个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手段。对计算机网络教学效果的评价形式主要是进行单项与综合的评价。单项评价,是对学生听课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是以课堂提问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评判。这部分的考核当为整体评价的30%。占很大比重的是进行综合效果的评价,除了让学生进行常规作业之外,还应该在课外设置一定数量、不同形式的与教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以上是我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基本思路和教学体会。由于这些思路和体会都属探讨阶段,文中观点肯定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仅作引玉之砖而已。

参考文献:

[1] 陆宏,庞守兴; 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中国远程教育; 2000年04期

[2] 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探讨教学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