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和浅思考

2009-07-06 05:19
改革与开放 2009年6期
关键词:创业大学生教育

袁 亮

摘 要:在分析创新与创业的异同点以及创业教育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意义,并指出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Abstract:In analyz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s well as the concep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ased on university students to carry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ointed out that college counselors at the rol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教育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188-02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以来,不少高校把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高度重视,创造条件满足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对创业培训的需要,鼓励和帮助他们自主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

一、 创新与创业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历史反复证明,推进科技发展,关键要敢于和善于创新。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现在的大学生作为中国今后出原创性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所在,必须从现在开始尝试着进行实际的科技创新实践。大学校园浓厚的科创氛围,大大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业有很多定义,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财富现象,是一种需要创业者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判断的行为。这是香港创业学院院长张世平的最新定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创业是一种创新的具体化运作模式,而创新并不一定都属于创业范畴,因为每年高校许多科研成果都无法转化成生产力。

但应该看到,创新和创业在大学生求学培养过程中也有许多相似的作用和目的:都是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它们对培养广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全面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脚踏实地和锲而不舍的作风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而整个科技创新及至创业的完整过程也将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点的探究把握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的培养起到积极效果。

二、 创业教育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于1991年1月召开的“教育革新与发展服务计划”(APEID)东京会议的报告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精神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正因为如此,广义的创业教育“在于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业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从早期的创业意识教育到后期的创业技能教育,以及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得到的自我教育,创业教育都是一个持续的开放的过程。

2.创业教育的目标或目的多样化。注重创业精神的创业教育是培养人具备执着、勇敢、自信等创业家品质,而这些品质对一个人的综合发展有积极意义,并不一定要创业。而注重创业技能的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失业者或热衷创业的人能够获得谋生的手段或开拓自己的新事业。

3.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深化。创业教育着重培养的是受教育者与创业活动相关的各项素质,如冒险意识、市场嗅觉、抗压能力等等,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跟创业相关的,即与商业市场有很大的联系。

4.创业教育尤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性很强。创业的本质就是创造,创新。是一项实践性很强、需要多方资源的复杂社会活动。因此创业教育的理论来源于创业实践并最终要回归到实践本身,教育对象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达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

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内,创业教育是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其宗旨在于提高的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增强大学生自我创业的意识,形成创业初步能力,掌握创业基本技能。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应当是一种根植于全日制本科教育的根本性教育体制,创业精神的教育包括综合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品质、个性、才能、创造性等的培育和提升,创业能力教育包含市场知识、财务知识、管理知识等创业技能的学习与培训。创业教育同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是一体化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创业能力的内在本质和支撑,而创业能力是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实践。

三、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意义

由上面也可以看出,引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并不等于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社会要发展进步、国家要繁荣昌盛、人民要富裕幸福,创新势在必行、创业蓄势待发。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高地,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显得尤其现实意义。

1、树立与时俱进的大创业观,改变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认识,全面提高全民创新意识。这是时代大潮对现在大学生提出的高要求、严标准。这也是大学生作为将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必须承担的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

2、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是对我国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战略选择的促进。国家要走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必须有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强有力的支持。

3、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国家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对未来的选择更加多元化。这对学生个性的完善、能力的培养、素质的锻炼都有更好的助推作用。

4、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改变以前以“灌输式教育”为主的“学分式”受教育的方式,挖掘学生更大的潜质,提供一个发现、发展、完善自己的一个平台。

5、自主创业能让大学生自我潜能最大程度释放,更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一方面创业使学生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社会价值得到实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现。从而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所学结合起来,有力推动了学风的建设。

四、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离不开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家庭背景、心理承受力等情况的了解和掌握,而这些信息对于做学生工作的高校辅导员来说比较容易获得,因此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应当发挥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1、引导创业意识。通过接触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承担风险的心理素质、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家庭背景的支持力度等进行综合考察,对有创业意向和意识的同学进行可行性引导,这也有利于学生职业规划的形成。

2、激发创业潜能。有了创业意识,积极引导学生结合创业所需知识,进行学习钻研,进行知识储备,并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对项目可行性进行深入考证、对市场进行前景预测、对资金来源进行周密安排、对团队搭配进行合理分工,这也锻炼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3、培育创业人才。一个善于创业的或者创业成功的人应该具备学习的心态、归零的心态、积极的心态、付出、坚持、合作、谦虚和感恩等素质,而这些品质在大学环境下是受教育的最好成果,作为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要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在心态上、学业上进行监督、督促和帮助,为其日后成长为有创业能力的人才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婉萍.大学生创业教育及保障体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4

[2]曲殿彬.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7.5

[3]吴重涵,赵观石.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六大认识误区一兼谈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6.2

[4]崔万珍.大学生创业支持系统的构建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8

[5]罗尧成,刘彬.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5

[6]李杰.构建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6

[7]李时椿.美国的创业投资、厉程、机制与启示[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 8

猜你喜欢
创业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