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定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影响

2009-07-06 05:19李儒峰
改革与开放 2009年6期
关键词:就业毕业生大学

李儒峰

摘 要:目前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初次就业率日益下降的现象推断,社会上不少人认为我国已经开始出现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甚至有的还对高等教育应不应该这样快速发展产生疑问。研究初次定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对是基于对高等教育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前瞻性战略思考。

Abstract:At presen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but also the phenomenon of declining初次就业率inferred that many people think that China's college graduates have begun to appear "graduation means unemployment" and even some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not be should b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uch doubt. Research on the initial location of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is 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s well as forward-looking strategic thinking.

关键词:初次定位 大学 毕业生 就业

Key words:Initial position, universities, graduates, employment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191-01

一、引言

对即将完成学业跨入社会大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择业是他们初涉社会实现就业的第一步,更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也是检验他们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尝试,选择结果如何将影响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生活风格。初次定位是大学毕业生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影响非常大。

二、初次定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分析

为了深入研究不同角色定位对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采用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最新问卷抽样调查数据资料,首先对1000名普通劳动和10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作为样本进行分类;然后对比分析他们对不同选项的选择,从而可以看出这种偏差对就业的影响。

(一)首选单位差别

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首选单位是外资企业。他们希望就业的单位是世界500强并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大学毕业生中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外语沟通能力较强。

从选择去民营企业的比例来看,社会普通劳动者比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意愿强烈,前者选择去民营企业的比例比后者增加了一倍。

(二)对企业录用条件预期

应届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普通劳动者认为企业用人最关心的条件排在前三位的是:个人的综合能力、专业技能、社会实践。

无论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还是社会普通劳动者均认为除了综合能力、专业技能外,社会实践也是用人单位考虑的重要因素。社会实践其实也就是要求具有工作经验或工作经历,工作经历使大学毕业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使自己的就业定位更加接近社会。

对企业录用条件的关注程度进行排序,可以看到普通劳动者的前5名的选择与企业和管理层的选择基本一致。这也说明了社会普通劳动者在实践角色时符合社会的角色期望。

(三)期望薪酬影响

不同角色定位对期望薪酬影响较大。应届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普通劳动者的期望月薪都集中在3000~5000元。

三、初次定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影响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在市场经济和不同的人才资源配置模式下,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市场涉及三个主体——政府、雇主及大学毕业生本人。在劳动力市场中,雇主直接决定大学毕业生的录用与否。他们往往更愿意雇用素质和技能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劳动者,特别是在市场成为买方市场之后,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而受到劳动力市场的排斥。要求求职人员有工作经验的情况在各种招聘中屡见不鲜。

(二)主观原因

经过多方面与大学毕业生的沟通,从中我们大致了解到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岗位的流失原因实际上是对自身就业不能产生合理的预期与定位所造成的。其实,“自我期望”与“自我现实”之间的目标常常会出现不一致,关键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要善于调整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以达到心态平衡,也就是说,只有调整好自己的预期与定位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四、结论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未来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加强大学毕业生初始定好位,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大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整体办学效益,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使得大学毕业生清楚自己所学与社会所需或所用之间的差距,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就业正确定位的思考 严碧峰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

[2] 实例分析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困境 穆林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14

猜你喜欢
就业毕业生大学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