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阶段图书馆数据库建设

2009-07-13 09:41吴怡青
现代情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数据库建设图书馆管理发展战略

吴怡青

〔摘 要〕文章全面分析了国内外数据库建设现状和图书馆在数据库市场竞争中的现状,阐述了图书馆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与竞争对手在合作与竞争中求得发展的理念,提出了图书馆必须确立建立具有综合支持能力的国家信息化核心机构的目标。

〔关键词〕数据库建设;图书馆管理;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4-0100-03

Discussion on the Library Database Construction of the Present StageWu Yiqing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Jiana 250021,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atabase construction and library completely in the database market the competition,elaborated that the library should avoid short,exertive advantage,beg the principle of the development with rival in cooperate with compete,put forward the library and establish the target of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based on core organization of comprehensive support ability.

〔Key words〕database construction;library management;development strategy

21世纪初,国内图书馆曾凭借明确的业务定位、核心实力及特色优势,在数字化建设方面领先于国内信息业。当时的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已经进入应用阶段,数字化的信息服务也已经与实用接轨,初步奠定了成为国家主流数据库核心机构的地位。然而,仅仅几年时间,情形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报刊的数据库建设已经不是图书馆独自享用的“蛋糕”,国内外各类信息行业数据库建设的开发机构和服务机构们蜂拥而至,开始了争夺“蛋糕”大战。在这场争夺战中,既有政府行为也有商业行为,例如,在国外,许多国家将数据库建设重点转向了图书报刊的数字化,并将此当作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当作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与此同时,2004年末,Google宣布了他们计划用5年的时间把5 000万册图书数字化的数字图书馆计划。而在国内,也出现了国家各系统图书馆、各级信息中心等诸多类型的信息机构竞相建设图书报刊数据库的情形,同时,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也同样受到了来自Google、Baidu等商业网站和数据库生产商的巨大冲击。由此可见,数据库建设的社会化、多元化趋势已经形成气候。本文针对当今图书馆数据库建设面临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

1 国内外数据库建设现状

1.1 数据库市场发展现状

20世纪末,美国兰德公司在推出的《国家实力评估:资源、绩效、军事竞争力》研究报告中指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信息竞争能力的大小,是衡量该地区生产力水平高低、综合国力强弱以及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指标。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国际数据库市场中,数据库产品的地区分布依次排位是:北美占64%,西欧占28%,亚洲占4%,澳洲占2%,东欧占1%,非洲和南美洲占1%,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库占有量不到5%。而在亚洲,只有日本和韩国有100种以上的数据库产品进人国际市场,数量分别为143种和132种。中国只有4种数据库产品打人国际数据库市场[1]。在整个互联网上我国输入与输出的信息资源分别为0.01%和0.05%,约有95%以上的信息资源没有上网。这些统计数据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我国数据库建设在国际数据库市场中的现实状况,以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

1.2 数据库市场管理现状

在国外,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和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数据库产业的主要参与者是数据库生产商和联机服务提供商。而我国的数据库产业尚属于初步发展时期,管理模式和法律体系均不健全,数据库生产商和联机服务提供商还屈指可数,不仅数据库的规模化建设、专业化服务相对落后,而且又由于生产商之间和服务商彼此之间的互不沟通,导致所建数据库的重复浪费十分严重。

2 图书馆在数据库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2.1 Google等商业网站的挑战

近几年,Google等网站用无孔不入的商业眼光将图书报刊资源数字化看作必须占领的市场之一,不容置疑地将触角深入到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之中。目前在国外,Google已经与相当数量的图书馆和出版社合作,获得了大量的数字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有美国国会、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和纽约公共图书馆等各图书馆的藏书,还有各大出版商发行的数字化图书。在国内,Google网站在2005年底与国图签约合作,通过Google Scholar(学术资源搜索)向社会开放大量无版权的数字资源;有中国Google之称的baidu也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大图书馆、超星公司、书生公司、北大方正等机构签约,合作的图书书目累计达到1 500万册,科技期刊文献达到1.3万种[2],这样的海量数字资源显然是任何一个数字图书馆都无法与之比拟的。此外,Google等网站在服务、资金、人才、技术等很多方面也显露出极强的优势。更甚的是,目前这些网站还在继续与国内拥有特色信息资源的图书馆谈合作。正如OCLC指出的那样,“Google正在‘架空图书馆”。

2.2 数据库生产商与服务商的挑战

在国内,除了以搜索引擎为主打形式的Google、Baidu等商业网站的强势阵容进入以外,一些能够提供书刊全文数据库的数据库生产商,也涌入数字图书报刊市场,为占领一席之地而积极打拼。例如,在21世纪初就已经进入信息市场的超星公司、书生公司等民营企业和随后进入数据库市场并以科研、高校为背景的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万方、维普等商业公司,还有更具信息资源竞争优势的国研网、中经网、中宏网等网站的加入。这些数据库生产商在优胜劣汰市场竞争中,越做越强,逐步形成了规模。现在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万方、维普等书刊数据库均已经在国内主要的大中型数字图书馆网站“落户”。此外,我国图书馆还遭遇到国外“抢夺”中文数字化资源事情。例如,据报道美国一些机构曾经向我国国家图书馆提出,希望把国图特藏,甲骨文、家谱、善本书等文献由他们出资进行数字化,有的机构最初甚至提出来要独家许可使用权100年的要求[3]。这一切都着实让人感到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处境的被动。

3 现阶段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应对策略

从当今社会发展来看,数据库建设的社会化、多元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环境变化,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如何应对?笔者认为,2003年以来国际图联倡导的图书馆应成为未来信息社会的核心,强调图书馆要联合起来应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挑战的理念,正是现阶段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所以,图书馆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特色优势,扬长避短,开拓创新,设法牢牢抓住国家主流数据库建设的主动权。就此而言,可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3.1 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高度认识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数据库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是国家信息化重点扶持和依靠的机构,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理应凭借自身建设数据库的实力与优势,担负起建设国家主流数据库的重任。这从图书馆的利益来讲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从国家利益来讲,则是为了早日摆脱国家数据库建设在国际竞争中的被动状况,增强国家信息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必走之路。

3.2 建立具有综合支持能力的国家信息化核心机构

当代图书馆既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也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作为数据库的生产者,图书馆要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高质量的、超大规模的中文数据库群,使其成为国家数字资源的重要支柱,同时,借助于国际、国内互联网联机检索系统的支持和数据库生产商的外力,组建国内功能完整的信息资源保障系统,重在掌握中文数字资源建设的制高点,进而扩大中文数字资源在互联网上的占有率和利用率,并以此为先导带动我国数据库产业的整体发展。

3.3 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多年来,图书馆在数据库建设上因其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不足和国内大部分中小型图书馆数据库建设进展缓慢等原因,明显地显露出实力不足。尽管我国全国性、地区性和系统性的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从我国数字图书馆联盟的组织形式看,除了CALIS以外,基本上都是由实力较强的大型图书馆发起组织,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的实现以自愿为主,管理上相对比较松散,缺乏相互之间的“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设施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以至于时至今日,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整体规模与建立国家主流数据库基地的目标与要求相距甚远。

数据库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宏大系统的系统工程,仅凭图书馆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有跨地区、跨系统、跨行业的强大的联盟性组织机构,采取分解任务、分系统、分行业建设。所以,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必须打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壁垒,跨越时空限制,走联合之路,设法组建新一代数据库建设战略联盟。例如,可考虑创造条件与商业公司结盟,联合开展建库工作,利用商业公司的优质资源,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以增强图书馆的核心实力。

3.4 创建新一代数据库建设管理控制体系

现阶段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管理控制体系分内部和外部两个组成部分,内部是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分工的方式进行集成管理。例如,通过图书馆数据库建设顶层管理机构建设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把各系统图书馆联盟凝结成相互协作共进的业务链结构,对经费支持、投资规划、工程技术、资源共建共享、质量控制和项目管理等进行集成管理;外部通过战略联盟管理体系管理由网络服务商、软件服务商、数据库提供商等组成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和数据库外包服务的合作型业务链结构。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数据库建设管理控制体系的所有权掌握在图书馆手中,在此基础上,创建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

3.5 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实践证明,在现阶段数据库建设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如果引进数据库市场竞争机制,就为事业性和商业性信息机构在相互借鉴中生存,在相互竞争中发展搭建起了竞争平台。在这个平台上Google、Baidu等商业网站展示出的优势是,它能依托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平台,来保证检索结果既“广”又“快”,并且凭借这种优势能够顺利的实现向全球用户提供通用的信息搜索服务的目标。而图书馆等信息机构展示出的优势是,具有信息资源消化吸收的巨大能力,能够充分利用拥有的信息资源,开展了程度不同的资源检索、定制和推送服务,以及资源导航服务,承担了虚拟参考咨询、资源调度和用户统一认证等工作。通过竞争,对图书馆而言,能够激发图书馆内在的活力和竞争力,培育自我协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保证图书馆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国家信息化而言,能够促进信息业自律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使数据库建设早日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4 结 语

总之,目前我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图书馆应当抓住当下的有利时机把数据库建设工程做大做强,以此奠定图书馆成为具有综合支持能力的国家信息化核心机构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邢志强,韩淑芳.信息竞争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沙永群,杨晓秋.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未来发展的哲学观[J].情报资料工作,2007.4:68-71.

[3]吴玉征.图书馆直面数字化生存[N].计算机世界报,2006-09-25,(第37期).

猜你喜欢
数据库建设图书馆管理发展战略
浅谈大数据信息化及数据库建设
智能化管理对我国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柔性管理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核心应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