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造就大学生要坚持以人为本

2009-07-28 05:55张亚芬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育人机制以人为本德育

张亚芬

摘要:文章指出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要注重人文关怀。其具体做法,是要明确以人为本的德育思路,建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机制。

关键词:以人为本;德育;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3-0185-01

培养和造就大学生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怎样才能使大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使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一个内容广泛,涵义深刻的课题。我认为,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要求体现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学校德育的本质是一种培育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具有广泛的人文关怀内涵,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确立高校德育人文关怀价值的核心地位,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一、要明确以人为本的德育思路

(一)在德育内容方面,以人为本的德育应当重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系统教育

以往的德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道德规范和纪律教育,这些教育当然是必要的。但应当根据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扩展和更新德育内容,从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构建全面系统的德育内容新体系。这一体系要特别重视大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尊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为此应当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现代意识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二)在德育的价值方面,以人为本的德育应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以往的德育强调社会价值,主要目的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往往以社会需要设计德育的目的和内容,强调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国家需要的、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要求个人发展让位于社会需要。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还由于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价值只有在服务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中才能实现,所以必须注重德育的社会价值。但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德育对实现个体价值的意义,更加关心个人的价值,按照大学生个体的需要、个体发展的规律,全面提高个体的素质,完善人的个性,提升人的境界,促进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促使每一个大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的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

(三)在德育的目标定位方面,以人为本的德育应将个性与共性统一起来

以往的德育,注重塑造人的共性,按照社会需要的统一模式“生产标准件”,忽视了大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内在需要的差异性。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德育的目标应当有层次性,应当承认个性、尊重个性,并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使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既具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共性,又具有丰富的个性特点。因此,以人为本的德育,应将教育和服务统一起来,过去我们往往认识到大学生是受教育者,是被教育的对象,德育只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教育活动。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育。这种教育往往带有较浓的“说教”色彩,而且由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融洽的感情,往往使这种德育与大学生的需要和大学生的思想脱节,致使德育效果甚微。以人为本的德育当然不能放弃教育的职能,但这种教育可以而且应当与服务相统一,德育工作者既是教育者也是服务者,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服务对象。德育过程既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又是为学生成长、学生发展提供服务的过程。以这样的德育服务学生,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使师生在德育过程中产生共振和共鸣,同时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

二、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机制

(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自我教育机制的重要作用

以人为本的德育,必须坚持以大学生为本,强调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大学生的成长。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大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因此,要使德育发挥好作用,必须把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德育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的需求。明确大学生是德育活动的主体,应当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德育,德育不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单向活动,而是师生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推动的过程。大学生不是被灌输的对象。大学生在成长过程必然会对一些思想道德问题进行思考,也会遇到一些思想困惑和道德难题,他们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必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大学生自身的内在需要,为德育提供了前提,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学生需要德育,但这种德育不是从概念中推演出来的,不是根据教育者的主观愿望设计的德育,而是学生自身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完善德育内容,探求德育的有效途径,要使德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权利,提供学生参与德育的机会,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以实现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德育取得实效。

(二)充分发挥教师育人机制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处于主导地位,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形式的选择、德育方法的采用都主要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在德育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大学生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学校的思想工作者应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要把教育人、引导人与关心人、帮助人统一起来,既要从严治教、加强管理,又要倾听大学生的呼声,关心大学生的生活,帮助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为他找到适合发挥自身专长、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工作平台,使他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出聪明才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育人机制以人为本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