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美学探讨

2009-08-01 04:48曾小燕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心灵美语言美

曾小燕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英语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教材的语言更加真实、自然,富有美感。结合课堂教学,在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教学。本文从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体验两个角度,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验节奏美、推敲语言感悟美及比较阅读赞赏美,让学生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得到熏陶,以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初步具备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教态美 语言美 板书美 结构美 节奏美 心灵美

外语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不但能使学生消除对所学内容的恐惧与厌倦,使教学更加生动、充满人情味,更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内动力,充分拓展思维,培养高尚情操。无论哪一门课程,最终的目的都应以育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唯此,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相长,师生活动其乐融融的目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既要重视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要加强学生对美的事物、美的榜样的诱导、启迪,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培养他们美好的品质和崇高的情操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

一、教师是美的引导者

1.教师的教态美

要实现美育教学,就要增强外语教师的审美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热情活泼、衣着美观得体,既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又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教态美包括仪容、风度、神情、目光、姿势,等等。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如其分的补充、配合和修饰作用。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师生的情感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2.教师的语言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音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继而提高语音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英语语音节奏分明,重音突出、停顿、爆破、语流、语速、连读等的变化,表达了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色彩,通过教师示范、看电影、听和唱英文歌,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朗诵诗歌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同时,实践也已证明了大声朗读对于刺激大脑、强化记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出于激发想象力,培养兴趣,深入领会句意的目的,富于变化的语音语调,绘声绘色的描述,足以将学生带入到一个充满了美感和智慧的境界。让学生在美中领悟语音、语速、语调的变化,从而感知标准的语音、语调,通过大量的听音、跟读和模仿等反复练习,增强语感,感悟英语语言的音韵美,从学习中愉悦身心,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讲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语言要新鲜,青少年学生具有好奇好新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求活动。语言新鲜,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自然美、人文美能打动学生心灵,教师优美的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

3.教师的板书美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是对教材的一种艺术再创造。板书设计要文字精练,一目了然,运用和谐的色彩、图形、表格等构图清晰。创造板书的形式美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应。板书形式的美,顺应了学生喜新、好奇心理,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生发美的思索。科学实践证明,人对不同色彩的注意程度是截然不同的。色彩搭配合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单调的色彩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厌倦情绪。精心设计的色彩搭配、和谐美观的板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也是课堂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平时授课时,我通常用黄色笔强调某一词,用同一色笔书写同一规律的知识,这种习惯有利于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学生是美的体验者

1.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语音的节奏之美

语音的学习本身是枯燥的,而贯穿审美情感与策略的口语教学,则通过节奏和韵律感的训练,解决口语提高的三个基础:语音、语调、语气,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体验愉悦的经历。英语语言清晰、语音优美,朗读起来节奏感强,尤其是语言简练的诗歌和谚语非常适合朗读。这类材料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又能丰富他们的语言知识,如教师可以运用“Rain and rain, go away, little Johnny wants to play.”这首诗歌来训练学生对双元音/ei/的认识;而韵律较强的诗歌,如著名的“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则可用来培养学生朗读的节奏感。

2.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欣赏语言的结构美和内在美

英语阅读材料题材广泛,语言优美,表达地道,结构严谨。在借助于教材的阅读材料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时,教师应当引导他们去推敲、欣赏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体现的,有些英语句子句式对仗工整,词句押韵,语言精炼。譬如,表意透切的谚语或俗语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使人念念不忘,受用终生。像Spare the rod , and spoil the child.(不教不成才);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 (患难见真情); A lazy youth , a lousy age.(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用心细读、推敲,从而感受和体会英语词汇的丰富多彩和语言的结构美和内在美,达到不断地增加语言的输出,不断地积累语言,最终能够流畅地输出。

3.引导学生在教材中感悟心灵美

借助于英语学习,学生对西方文化、礼仪和习俗的了解更多了,且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给人造成麻烦时道声“Excuse me.”在得到帮助时不忘说声“Thank you!”别人有困难时,主动询问“Can I help you?”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Thats OK.”初次见面,要说 Nice to meet you. How do you do !

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不正是教材的翻版吗?礼貌礼仪教育在英语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礼仪修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英国和中国文化虽然相差甚远,但也都是礼仪之邦。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礼仪和言谈举止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一大任务。

4.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感受整体美

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迅速排除难点、把握重点,这种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英语教学中。在教学中,通过色彩、背景、音响效果等,通过学生的表演,真实地表现人物活动场景。表演者和观赏者都是审美的主体,都能从中感受和鉴赏美,学会创造美。教学中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充分利用教具、体态语、动画等,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形象、富有感染的情境界中去,让学生直观感受美。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中美和趣味性的因素,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美育融于英语知识学习之中。在教学中,我利用动画画面,录音带的音响效果等来增强学生的形象感受。让学生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创设不同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将其表演出来,这样,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听说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结束语

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感悟着、欣赏着、体验着美。同时,美也激发着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使他们在生活中更加热爱美、追求美。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作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思考、实施,才能真正达到审美育德的教育目的。

文献参考:

[1]关文贤.优化课堂结构渗透美学教育.内江科技,2007,(10).

[2]颜泓.美育—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社会科学,2004,(9).

猜你喜欢
心灵美语言美
什么是“五讲四美”?
心灵美的小兔
漂亮不漂亮
浅谈文学翻译之语言美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化学课堂教学语言美
阅读理解三则
考验
“心灵美”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