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学会“三个整合”

2009-08-03 08:47陈松信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9年4期
关键词:教职工办学解决问题

陈松信

校长应该如何应对“一费制”后学校的经济运转呢?笔者认为,校长要转变观念,勤俭办学,学会以下的“三个整合”。

整合思想

学校勤俭办学,单纯依靠校长一个人,或者是凭借中层行政几个人的力量,“孤掌难鸣”“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是很难成气候的。“聚沙成塔、聚流成河”,全校教职工人人节约一点,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因此,校长要学会“整合思想”,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勤俭节约”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

要做好这一点,首先,政策要讲明。校长要向全体教职工传达国家“一费制”政策,让大家明确学校经费管理办法,消除个别教师认为学校有“小金库”的猜疑,做到凝聚人心,统一思想。其次,校务要公开。校长要每月公开学校经费开支情况,接受大家监督与管理。让广大教职工知晓学校经费何去何从,增强教师主人翁意识,营造“人人都是学校主人”的良好氛围。再次,“好处”要分享。学校万众一心、“节衣缩食”省下的经费,要用之于教师的培训,以及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等方面,这样才能使大家深切感受到勤俭节约给自己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体会“当家作主”的自豪感,从而使勤俭节约真正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

整合智慧

虽然大家在思想上统一认识了,但是,究竟要如何应对“一费制”是摆在校长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单纯由校长一个人冥思苦想、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或者是由中层行政几个人聚在一起“酝酿”也是势单力薄、微不足道。校长要学会“整合智慧”,发动集体力量。整合集体智慧,“方法总比问题多”,找出最好的应对办法,让学校的勤俭办学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设立“建言献策”箱。让广大教师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寻找学校资源浪费的源头,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之成为校长的眼睛和耳朵,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减少和避免学校的浪费现象。其次,组织“追问式”研讨。比如,学校要开展某项重大活动,校长组织大家就如何“用小钱办大事”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大家提出各种可行性方案,然后选定其中的最佳方案。之后,大家再围绕最佳方案进行不断地“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方法——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追问式”研讨,并最终生成方案,使活动经费的使用降低到最低限度,真正达到“花小钱做大事”的目的。再次,“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校长还要懂得“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借鉴其他学校勤俭办学和应对“一费制”的好做法为自己学校所用。但是要注意立足学校实际,“因学校而宜”,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办法,以免“水土不服”。最后,设立“金点子”奖。“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学校要把“外出培训”“物质奖励”“政策倾斜”“精神鼓励”等作为“金点子”奖项,充分激发教师“出点子”的积极性,让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千方百计寻求良策,为学校排忧解难。

整合资源

学校根据发展需要配备了大量的师资、功能教室、硬件设施、日常办公用品等应有尽有的教育教学资源。这些教育教学资源是否正确、合理使用直接关系着学校财政的运作情况。因此,校长还要学会“整合资源”,发挥学校资源的最大用处,实现学校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

首先,整合人力资源。学校可以根据教师任课情况,安排教学任务较轻的教师负责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油印室等后勤管理工作,从而为学校省下一笔可观的用以聘用后勤工作人员的费用。同时,学校还可以发挥在职教师个人专长,弥补师资短缺的需要。比如,某校一名语文老师,其书法、绘画等作品常常在国家、省、市级大赛中获奖,其专业水平甚至要超过一般的美术教师。因此,该校用其所长,除了语文教学外,还让他兼任几个班级的美术教学工作。既解决了该校师资不足之急,又节省了财政的支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次,整合学校的办公资源。举个例子,有些学校为了提高空教室的使用率,“棒打鸳鸯”,将教师分散到各个办公室。因此,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任教学科和任教年级等情况进行有效地整合,这样一来,不但有效降低了学校用电等项目的费用支出,而且为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的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为他们的日常教学研讨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猜你喜欢
教职工办学解决问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两只想打架的熊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