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高中思政课中永恒的主题

2009-08-04 09:21凌文娟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创造者政治课爱国

凌文娟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中学德育工作是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关系到能否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一项战略任务。因此,加强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永恒的主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无声的德育渗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那么,应该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结合教材内容,使爱国主义无痕地落到实处

可通过政治课教学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如在讲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内容时,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分组讨论,顺理成章地让他们明确坚持集体主义就是: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要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切合实际地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学中还可通过举例: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等成千上万人智慧的结晶,从而让学生深深地感到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都离不开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无言中得到提升。

二、结合时政热点,以学科自身的魅力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

时政教学与学科教学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可利用时事政治充实教学内容,落实德育的要点。比如讲到“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时,可结合2008年的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夏季南方暴雨等时政热点来分析。特别是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上自中央政府领导人,下至民间老百姓,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都动员起来,掀起一个全面抗震救灾、踊跃捐款的热潮,再次展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互助互济、众志成城、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勇气与决心。让学生深深地认识到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在危急之中坚持果断,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从而达到了在政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目的。

在讲到“台湾问题”时,我结合《反分裂国家法》的高票通过,给学生分析了当前的两岸关系,学生由衷地为这部法律高兴,他们说:“一个国家的法律健全对促进国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分裂国家法》出台,可以遏制‘台独势力的发展。但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仅靠一部法律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祖国的强大,才能换来国家的和平统一。”引导学生用所学道理分析热点,点评时政。在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的同时,进行爱国情操的塑造,将爱国认知、爱国情感和爱国行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教学,引导学生爱人民、爱集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高中生随着知识的增多和眼界的开阔,而产生了看不起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倾向,这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害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又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同时还是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创造者。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在当今中国,是否热爱人民已成为是否热爱社会主义、是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标准之一。因此,高中生只有同人民群众保持真挚的感情,尊重人民,热爱人民,才能从根本上做到爱国。

三、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德育渗透应遵循的原则

(一)情理法并用。情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理是根本,法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只有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的道德舆论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思想教育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认识规律,贴近生活,从近入手,把和学生密切相关的,能够影响他们的因素抓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三)民主开放。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充分启发,引导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个课堂,书本和实践两种教材,实行教学民主开放。

总之,德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永恒的主题。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德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以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把德育渗透到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去,是每一位高中政治教师都应担负的光荣历史使命。

(责编 袁 妮)

猜你喜欢
创造者政治课爱国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历史人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做一个“发现者”和“创造者”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在旧道德的废墟上建立新伦理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