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惊天一问:“是县委大还是宪法大”

2009-08-11 01:16祁胜勇
党员文摘 2009年3期
关键词:沧县工作队县委

祁胜勇

30年前,《人民日报》一组“是县委大还是宪法大”的调查报道,成为新中国民主法制进程中的破冰之旅。这一提问后来演变成“权大还是法大”,至今还被人屡屡引用。但许多人或许已经淡忘,这个轰动一时并对历史产生久远影响的新闻事件,与河北省沧县的一封群众来信有关。

给《人民日报》写信反映问题

如果30年前没有写那封轰动全国的群众来信,今年56岁的刘同刚现在可能不会是沧县黄递铺乡刘吉村的一名普通农民。

故事发生在31年前。刘同刚在部队因为爱好写作,当过报道员,复原后到沧县轧钢厂成为一名合同工,曾担任厂团支部书记、政工员。后来因为表现突出,被抽调到县工业学大庆工作队写材料。

他家里五口人,都在村里,生产队分的粮食不够吃。公休日,听说邻近的青县买得到粮食,就骑了自行车去购买。买时,他好奇地问,你们这里怎么还能卖粮食呢?我们沧县好多农民粮食都不够吃。卖粮的农民告诉他,我们每人有一分半自留地,每家都精心种,加上集体分的粮食,除了够自己吃,还能卖一些。

回到村里,与农民们一聊,大家一致叫苦说,我们原来每人也曾分过一分半的自留地,刚想过几天好日子,没想到县委一声令下都给收回去了。农民们对他说:“同刚,你会写稿,给上级反映反映吧。”

刘同刚年轻气盛,没多想,就自留地和沧县县委的做法写了一封短信。回到县里,把信给自己的领导、学大庆工作队队长王明阳看了,王明阳说:“同刚,你过去整天瞎写些没用的诗歌、散文,这信写得好,我在后面也给你签个名!”

信往哪里寄呢?刘同刚想,给当地的党委和报社肯定不管用,干脆寄给《人民日报》吧!

“是县委大还是宪法大?”

这封信很久没有消息,刘同刚就把此事淡忘了。14个月后的1978年11月28日,他请假在家守护病重的奶奶,村里突然来了辆吉普车,下来两个自称是县委干部的人,找到他严肃地问:“你就是刘同刚?给报社写过要求发放自留地的信吗?”

刘同刚思索着回答:“也许写过,我经常给报社投稿。”

来人说:“你是党员,应该遵守党的纪律,有意见要逐级向上反映。关于自留地的放与收,县委是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办的,欢迎你随时向组织反映情况。”

两个干部冷漠地走了,陪同来的村干部和乡亲都担忧地望着刘同刚,这回他可能惹了大麻烦!

两天后,更意外的事情发生了。1978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一版刊登专栏,发表三篇文章。第一篇就是刘同刚的来信:《政策一日不落实,群众一日憋着气》,反映把自留地收归集体耕种,群众很不满意。第二篇是记者调查《是县委大还是宪法大?》,通过新闻事实,反映在自留地问题上沧县县委违背宪法和民意的粗暴做法。第三篇是短评《这个问题提得好!》,文章说:“我们不是常常说为人民服务吗?那你首先就要尊重党的政策、国家法律给予社员的权利。”

各级党报都转载了这一组报道,“县委大还是宪法大”的巨大疑问,以及刘同刚的名字,一时轰动全国。

信件刊发的18天后,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

不久,刘同刚收到人民日报社3元稿费和一封编辑来信,告知他“来信原件已存国家档案馆”。

信件发表背后的内幕

30年间,刘同刚一直纳闷,为什么这封信拖了14个月后还会在《人民日报》显要位置登出?为什么自己的信刊发前,县里的干部会找上门?

《是县委大还是宪法大?》一文的作者、新华社资深记者谢石言和李荣琨近日揭开谜底:当时新华社记者的另一重身份是人民日报社记者,刘同刚的来信寄到《人民日报》农村部后,负责同志发现很有价值,就一直等待时机。

1978年2月举行的第五届全国人大通过新宪法,规定社员可以经营少量自留地。但当时沧州乃至河北有些社队,对社员的自留地却仍旧收了发,发了收,严重挫伤了群众积极性。广大社员对此十分不满。

谢石言和李荣琨本来是受命到沧州正面报道深机井经验的,但发现深机井劳民伤财并不适合当地,于是就写了内参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在沧县期间,走了五六个公社,他们发现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自留地问题。一个公社副书记不同意县委关于自留地的做法,两次提出不同意见,挨了处分。国家宪法有规定,但县里受“左”的思想影响,就是不把自留地分给农民,农民们质问:“是县委大还是宪法大?”

于是,他们写了《看沧县县委是怎样压制党内民主的》和《是县委大还是宪法大?》两篇报道,一篇是呼吁民主,一篇是呼吁法制。两篇报道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看沧县县委是怎样压制民主的》先刊发了内参,1978年9月4日又以新华社通稿形式刊发。当时河北省正开五级干部会,因为这篇稿子提出了关于农村自留地的不同意见,会议几乎开不下去了。7月6日,《是县委大还是宪法大?》以内参形式发表。对这两篇稿子,沧州地委提出不同意见,后来河北省委成立联合调查组,写出了长达5000字的调查报告,送到中央。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李先念在调查报告上画了个圈,未作表态。

当时的新华社副社长穆青认为,中央领导同志没有反对,就是一种表态,拍板公开发表谢石言他们的稿子。这时,《人民日报》的编辑就想起了刘同刚那封压了很久的信,“巧妙”地把它和《是县委大还是宪法大?》以及评论员文章拼在一起。小样出来后,他们将稿件送到了沧州地委,征求他们的意见。

于是沧县县委也见到了小样,就有了县委干部找刘同刚那一幕。

被一封信改变的命运

“是县委大还是宪法大”问题的提出,针对的不是一个县,一个地区,而是在“文革”过后“左”风犹劲的特定时期,人民群众对于民主和法制期盼的呼声,也成为全国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舆论先声。

刘同刚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一个小人物,会和一个铭刻在共和国记忆里的大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封信发表前,刘同刚的个人工作很顺利。工作队的工作要结束了,他向有关领导提出申请去县化肥厂,新建的化肥厂据说可以农转非,这在当时是许多人的梦想。因为他的表现和能力,他的申请被县工业局批准了。

来信刊发后,刘同刚的命运陡转直下,工作队的其他人都到化肥厂报到了,而他又被退回县轧钢厂,转正、当正式国家干部的梦彻底破灭,半年后他回到村里。但令他欣慰的是,全县农民很快分到了自留地。

刘同刚没有因为这次挫折一蹶不振,他仍然对社会对人生抱着不变的热情。后来,他又先后担任了13年村支部书记,在村民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吕丽妮荐自2008年12月24日《燕赵都市报》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沧县工作队县委
沧县人大常委会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沧县场景
中共平乡县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
为黑恶势力站台撑腰的县委常委
沧县人大常委会视察民生实事票决项目落实情况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沧县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保障公平正义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