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型学习策略教学与二语成绩实证研究

2009-08-14 09:27
外语学刊 2009年4期

董 辉

编者按:外语教学在我国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依然存在不少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学界一般把外语教学区分为专业外语教学和非专业外语教学。前者一直受到国内核心期刊的偏爱,可是后者却长期受到冷落。本期刊发5篇文章:《融入型学习策略教学与二语成绩实证研究》、《大学英语课堂面授中的能力与素质培养》和《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综合培养模式框架探索》属于非专业外语教学研究范畴,而《网络教学环境中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论翻译在高校双语教学中的适用性》则是专业外语研究。

提 要:本研究以14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经过三个学期的融入型语言学习策略教学后,对其入学时的高考英语成绩、英语学习策略及大学英语四级成绩的相关性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这些学生不管入学成绩高低,经过策略教学后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并无显著差异;学习策略和四级成绩不相关,而入学英语成绩对四级成绩有预测力。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影响是长期的。

关键词:语言学习策略;融入型学习策略教学;二语成绩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4-0110-3

An Empirical Study on Integrated LLS Instruction & SL Scores

DongHui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The subjects of the research are 140 non-English major college students. After three-term integrated language learningstrategies(LLS) instruction, a questionnaire is given to collect data about their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NCEE) English scores,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CET-4 scores, and the findings of the survey show that high and low NCEE English scores group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using LLS,there i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LLS and CET-4 scores, and that NCEE English scores is the predictor of CET-4 scores.We cannot deny LLS instruction, for its complicated and yet pervasiv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Key words: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integrated LLS instruction;SL scores

1 引言

几十年来,尽管研究者对于语言学习策略(language learningstrategies, LLS)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对语言学习所起到的作用等仍众说纷纭(杨爱英 2008: 133-134, 朱玉梅 2007: 137),但是对其研究却不断深入。

Cohen指出,策略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是存在是否有效使用的问题(Cohen 2000)。有些研究者对成功与不成功的语言学习者进行学习策略差异性研究,他们对于策略教学的必要性、有效性以及学习策略与二语成绩等问题,持不同见解。许多研究都表明,在把学习策略的教学与正常的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情况下,学习策略的教学最为有效,并且Cohen的教学实验表明,明示的学习策略教学(explicit instruction)对于学生的外语学习有明显的效果(Cohen 2000, Nunan 1997: 123-142, 等)。也有一些研究(Dornyei 1995: 55-85,Oxford 2001)表明,学习策略的教学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影响。有的研究表明学习策略与成绩相关,如文秋芳发现学生使用的形式操练策略和意义操练策略都与他们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相关(文秋芳 1995: 61-65),而有的研究没有发现策略与二语成绩有关(Politzer & Groarty 1985:103-123)。

本研究假设融入型学习策略教学与二语成绩相关,并且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经过这种策略教学会更加成功地使用学习策略。其中,像元认知策略这样举足轻重的策略,对于二语成绩有预测作用。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1)经过融入型学习策略教学,入学时英语成绩高的学生是否比成绩低的学生更加获益?(2)二语成绩是否与学习策略相关?(3)哪些因素能预测二语成绩?

2.2 研究对象

参与教学活动和调查的是东北林业大学2006级高级班的140名本科生。选择高级班的学生是因为普遍认为成绩好的语言学习者更加了解自己学习的过程并且更能意识到自己所采取的学习策略。为排除教师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没有进行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数据对比;同时,为了防止经过策略教学后,学生知道什么是有益于二语学习的学习策略而在后测的调查中把理想化的行为当成实际行为,从而影响数据的真实性,所以没有进行调查问卷的前测及后测。

2009年董 辉 融入型学习策略教学与二语成绩实证研究第4期

2.3 教学实践

采用融入式学习策略教学,为期三个学期。除去元认知策略采用自评、互评表形式课下进行外,其他策略均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注重应试策略的教学。具体操作步骤不一一赘述。

2.4 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是Oxford编制的自陈式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 SILL),将问卷翻译成汉语。Oxford本人的研究表明,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把该量表翻译成自己的母语使用,信度可达到.91到.94之间。问卷包括个人简况及学习策略两部分,学习策略包括记忆策略(memory strategy)、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补偿策略(compensation strategy)、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y)、情感策略(affective strategy)和社会策略(social strategy)。二语成绩选择的是被调查学生入学后第三学期参加的全国非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

2.5 数据收集

问卷由任课教师随堂发给学生,共收回问卷113份。利用SPSS13.0对四级成绩、学习策略、高考英语成绩等数据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入学英语高、低分组学习策略的差异

入学英语成绩选高考成绩,首先对其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检验结果不是正态分布,经平方转换使其趋于正态分布。然后将转换后的成绩按高分至低分排序,选定前25%和后25%确定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然后对高分组和低分组与学习策略及各项策略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限于篇幅,检验数据省略,下同)。

结果发现:(1)高分组与低分组学习策略及各项策略均值差别不大;(2)sig. (two-tailed)>0.05,表明高、低分组在使用策略方面均无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一种解释为学生在入学时,英语学习策略已经形成,在校期间,即使经过策略教学,高分与低分同学在策略使用上也不会存在太大差异。另一种解释只能认为经过融入型策略教学,入学成绩高的学生没有比成绩低的学生更加获益,入学成绩低的学生也会像成绩高的学生那样,使用各种学习策略。但这是学习不成功者使用的方法不一定少于学习成功者,还是成绩低的学生在策略教学中获益的表现?融入型策略教学是成功还是失败?关于此类问题尚须进一步考证。

3.2 学习策略与英语四级成绩

(1)对英语四级成绩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检验结果不呈正态分布,所以对学习策略与四级成绩进行非参数检验,即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发现:①sig. (two-tailed)为.582,大于0.05,表明学习策略高低组的四级成绩无显著差异;②sig. (two-tailed)为.652,大于0.05,表明英语四级成绩高低分组在使用策略方面均无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并不影响四级成绩。同时,四级成绩高低与否,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并无差别。这就再一次证明并非只有成功的语言学习者才会使用学习策略。

(2)对英语四级成绩与学习策略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sig.(two-tailed)为.756, 大于0.05,相关系数不具有统计意义。策略的使用与四级成绩不相关的结果很可能令我们沮丧,甚至动摇我们一直持有的经过策略教学后会提高学生的二语成绩的信念,但是无论是从课堂观察、教学实践还是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我们都不能低估学习策略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并且期待着随着研究的深入,能发现学习策略的长远影响。从英语四级成绩与学习策略及各项策略的Spearman相关系数观察,它与元认知策略的相关系数在众多的学习策略中比较起来是最高的,这符合大多数研究者对于元认知策略重要性的观点,说明管理和监控语言学习的能力是教育者培养学生的重点。

3.3 入学英语成绩、学习策略与英语四级成绩

(1)对入学英语高、低分组与四级成绩进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表明,sig.(two-tailed)为.000,小于0.05,说明入学英语高低组的四级成绩有显著差异。

(2)对入学英语成绩、学习策略与英语四级成绩作回归分析(学习策略变量在模型中被剔除,模型中只有模型1——入学成绩)。

结果表明:①入学英语成绩与英语四级成绩之间线性相关的密切程度不是很强;②这个模型没能很多地解释因变量的方差,可能还要考虑别的变量,比如语言能力、努力程度等;③入学成绩是个有用的预测变量。

4 结束语

入学英语成绩与四级成绩表现出的相关和预测能力,值得我们深思:不是大学期间的英语教学及策略教学不起作用,而是在入学前学生某些无意识的学习策略已经固定化了,因而影响了他们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即使经过策略教学,新的学习策略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起到决定作用,何况是对于二语成绩这样复杂的因变量,同时一定还有诸如语言潜能、学习动机及努力程度等相关因素起作用。

虽然学习策略对于四级成绩没有明显的相关和预测力,但是策略教学的有效性不应予以否定,其对语言学习的长期影响以及提高学习者自主能力的作用是不可动摇的。融入型策略教学的设计是没有问题的,经过课堂观察,成功的学习者确实更能有意识地使用和选择适合的策略;经过数据对比,这一群体比同一年级高级班及其他上下年级高级班均有较高的四级过级率。这些都使我们对学习策略教学持有信心,只是在策略教学中应该考虑学生学习风格、动机与需求方面的差异,以使学习者学会适时调整适当的策略。

本实验的局限是使用分层次教学中高级班的学生,而不是自然班状态下的,分出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差异性不是很大,可能会稍微影响到数据的比较。在策略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评估策略以及如何把一个策略迁移到其他相关的语言活动和情景等各个环节,仍须我们不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刘振前 肖德法. 外语学习策略研究[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

秦晓晴. 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文秋芳. 英语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徐锦芬. 大学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杨爱英. 元认知策略与第二语言学习[J]. 外语学刊, 2008(4).

朱玉梅. 语言学习中的自主学习[J]. 外语学刊, 2007(5).

Cohen,A. 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Dornyei, A. On the Teach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J]. TESOLQuarterly, 1995(29).

Nunan, D. Does Learner Strategy Training Make a Diffe-rence?[J]. Lenguas Modernas, 1997(24).

Oxord, R. L. Language Learning Styles and Strategies[A]. In M. Celce-Murcia(ed.).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C]. Boston: Heinle & Heinle, 2001.

Oxford, R. L. Lana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Plitzer, R.& M. McGroarty.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Learning Behaviou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Gains in Linguistic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J]. TESOL Quarterly, 1985(19).

收稿日期:2008-05-20

【责任编辑 郑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