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方友微型小说两题

2009-08-21 09:14孙方友
福建文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匕首周家歹徒

作者简介:孙方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文学院专业作家。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计500多万字。代表作有“陈州笔记”系列、“小镇人物”系列;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捷克等国文字。

芳嫂

芳嫂的丈夫姓周,叫周大成。周大成原来在县委工作,后来下海经商,发了财,又找了个年轻的,将芳嫂甩了。二人离婚不离家,芳嫂还住在周家。那一年芳嫂才三十九岁,膝下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后来孩子们都长大了,又跟有钱的爹去了省城。周大成对亲生儿女自然很照顾,给他们各自买了一套商品房,又将他们的工作安排好。人上了岁数,年轻时的旧情还不时冒出。芳嫂毕竟是他的结发妻,共过苦患过难,自己有钱了,就当了陈世美。每想起这些,周大成就觉得对不住芳嫂,买房时,他专给儿子买一套大一点儿的,安排儿子说:“这里面有你娘一间。她这些年操心你们不容易,也该让她好好享享福了!”儿子也不错,专程回小镇请母亲。不想芳嫂说什么也不去。她说她住不惯城里,并说你爸虽与我离了婚,但我活是周家人,死是周家鬼。只是等我百年后,将我埋在你爸的左边就中。在我们那里,左为大。芳嫂虽然与周大成离异多年,但她一直认为自己是大婆,周大成二婚三婚的都是小老婆。她活着与她们争不得地位,死了就要讲个一二三!

其实,芳嫂并不老,今年才五十六岁。芳嫂守寡近二十年,没什么风声,守寡守得干净有人格。尽管城里人认为这是苦了她自己,但乡里人还是认为守节是好样的。芳嫂曾敲明撂响地对邻人说:“我守节是为儿女,让他们大了好在世上混人!”

周大成在家排行老二。他兄弟三人,老大周大武早年间去了新疆,在那里落了户。老三周大文原来当兵,复员后也去了新疆,听说承包了几百亩地,当农场主了。周大成的母亲早逝,父亲上些年曾在新疆跟老大老三过了几年,年纪大了,就想回来。于是这侍候老人的任务就落在了芳嫂身上。

芳嫂很孝顺,虽然名义上已不是周家人,但对过去的公爹却照顾得无微不至。论说,老人从新疆回来,轮到周大成养活了,他应该接父亲进城。怎奈,这周老汉与老二压根儿不和,这不和的原因自然也是因为芳嫂。当年周大成与芳嫂离婚时,周老汉坚决反对,最后看阻挡不住,还进行了绝食斗争。可周大成那时已彻底变了质,连爹也不要了,非娶小老婆不可。芳嫂看难以挽回,主动劝公爹放弃斗争。周老汉最终没拗过儿子,十分气恼,“霍霍”磨了一把杀猪刀,说只要孽种敢回来,非一刀见红捅死他不可!吓得周大成至今未敢进家门。

后来,老汉就去了新疆。

在这一点上,老大和老三对周大成也很有意见,所以虽然他很有钱,但他们却很少与他来往。

周老汉叫周老华,年轻时在湖北一带烧砖窑,被打成投机倒把犯。现在说“投机倒把”许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说穿了就是做生意的、打工挣钱的都属于这个“犯”。周大成的母亲就是那一年被气病的,后来一病不起,不到40岁就离开了人世。老大周大武19岁去新疆当盲流,芳嫂过门后无形中就担起了家庭主妇的担子。尤其是老三周大文。那一年才14岁,芳嫂像娘一样照顾他,直到他结婚成家。可以说,芳嫂为周家立过大功,这是众所周知的。也就因为这些,周老汉才会舍命保儿媳。由于芳嫂的形象特好,周大成在乡人心中就是一个坏了良心的陈世美。虽然他很有钱,但乡邻很是看不起他。这事儿当然很怪,你钱再多,但有些东西是用钱买不来的!一个人有钱有势不能在家乡人面前炫耀,虚荣心就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周大成又不是中央或部级领导能经常在电视里露面,更不是曾宪梓或包玉刚式的亿万富翁名扬海内外,他充其量不过是富得能买几套房,手里有些周转资金而已。而这种有钱人在省城里多的是,所以像他这种人在外面是满足不了虚荣心的,开着小车回到家乡光宗耀祖才是他所企望的。可这些在前些年可以,而现在,连打工的小包工头都开着小车回来了,他就是开着“宝马”回来也不会引起轰动了。再由于芳嫂的优秀,衬得他周大成的形象越来越灰暗。芳嫂也悟出了这一点,所以她就越发优秀,对公爹越发孝顺,在乡人的口碑中越来越好。相比之下,周大成虽然有钱,但很窝囊。人老了,就想叶落归根,回来看看,但由于他与老爹的矛盾,又因有芳嫂在,他就一直不敢回来。

芳嫂为更好地塑造自己,报复周大成。公爹有了病她也不告诉他的儿子们,一个人拉公爹去医院。周老华病倒之后,虽然不想周大成,但对老大和老三是想念的。他问芳嫂给新疆递信儿没有,芳嫂就说都打过电话了,连大成也打了,只是都太忙还未回。周老汉就大骂儿子们不孝,白养了他们。周老华患的是脑血栓,出院后半个身子不灵活。芳嫂就天天搀扶着公爹在大街上练走路,累得满头大汗,胳膊上青紫青紫的。众人看到三个儿子的周老华只靠一个与二儿子离了婚的儿媳妇照料,更是痛骂周大武、周大成、周大文是不孝之子。这时候,芳嫂就为老大和老三解脱,说他们早已寄来了钱,很快就会回的。于是,众人便把矛头指向了周大成,很凶地骂。芳嫂每每听到,都是暗暗地发笑。她觉得对周大成的报复很成功。

赵驴

赵驴儿在省城里拾破烂,无意间竟拾了一条金项链,24K金,卖了2000元钱,仿佛一夜之间成了富翁,激动得日不能食,夜不能眠,最后决定将钱送回家交给老娘。

赵驴儿是镇东街人,家中只有一个老娘。由于穷,他年近30还没有娶下媳妇。前年跟人进省城捡破烂,除去换来一身脏,并未挣到大钱。这回腰包一下鼓了起来,赵驴儿反倒有些为钱担忧,存银行里怕露富,揣在怀中怕丢了,放在床头又怕人偷……思来想去,就恨不得一步迈到家,把钱放在家中才保险。

从省城回他的家乡小镇,向南约有500华里。赵驴儿生怕到车站搭车人多小偷多,天不明就起了床,步行十几里路到南郊,准备到路旁拦过路车回家。可是他一连拦了几辆也没拦住。因为司机一看他穿得破破烂烂像个叫花子,生怕他坐车不给钱,只是看他一眼就加大了油门。一直等到中午时分,他才算搭上了一辆开往颍河镇的大客车。车上人不算太多,但也没了座位。赵驴一上车,车上人大多都皱起了眉头,有两个城市人打扮的少女还捂了鼻子。赵驴儿向众人赔着笑,站在走道里,怕众人看不起,主动掏钱买了票,也不讨价还价,以示自己不是白坐车,也不是叫花子,更不是没有钱,只是一个穿着有职业性质的“破烂王”。赵驴儿还自鸣得意地想:你们懂什么,腰里越有钱越不能穿得太扎眼,只有这样才保险。

车路过一个县城时,有人下车。赵驴儿终于在最后一排捞到了个座位。好在与他挨着的是一个乡间老汉,没有过分表现出嫌他脏的样子,赵驴儿才敢小心地坐下。由于捞到了座位,比站着舒服了不少。车行驶出县城不远,赵驴儿就感到眼皮有点儿黏糊,刚一合眼,他禁不住打了个冷战,警惕自己说:“腰里装着2000元钱,怎能打瞌睡?”接着他就望了那乡间老汉一眼,见老汉正睡得香,嘴角儿处流着哈喇子,便悄悄地朝自己怀里摸了一把——钱还在,心中踏实了不少,只是再不敢打瞌睡,两只眼瞪得比铜铃还大。

这时候,车突然停了下来,车门打开,上来了三个年轻人。赵驴儿一看上来的三个人都贼眉鼠眼的,心想这三个家伙肯定不是好人。果然不出赵驴儿所料,车一启动,只见其中的一个小个子从怀中掏出匕首,上前命令司机不准停车。另两个家伙一前一后控制了车厢,大声说:“都不许动!谁动就打死谁!”

旅客们一阵恐慌,那个城市少女还发出恐怖的惊叫声,一个歹徒上前用匕首指着那少女的心窝儿呵斥:“再叫给你放血!”那女的面色纸一样白,吓得双目都发青了。

这时候,车前的那个歹徒一手拿手枪一手持匕首,双目紧张地在车上扫来扫去,另一个歹徒开始持匕首挨个威逼旅客交出钱财,不交者当即搜身……赵驴儿紧张万分,心“怦怦”直跳,心想如果钱被歹徒掏走,不但找不到老婆,几天来编织的美梦也全部成为泡影……赵驴儿直盼此时有英雄出现,大喝一声抓歹徒,他会立刻响应,弹簧般跃起与歹徒搏斗。可惜,旅客们一个个好像都没有反抗的意思,皆顺从地听从着歹徒的命令,让掏钱就掏钱,让脱衣就脱衣……赵驴儿紧张得心就要跳出来了……

这时候,搜钱的歹徒已开始搜赵驴儿身边的那个乡间老汉了。歹徒望了那老汉一眼,说:“老大爷,你上了年纪,别让我动手,有钱最好自己掏出来!”那乡间老汉望了歹徒一眼说:“我是去给在外打工的孩子送棉衣,腰里没什么钱!”歹徒晃了晃手中的匕首说:“这种事儿别蒙我,给你儿子送棉衣,肯定要捎回他挣下的工钱,快交出来吧!”说着,就伸手往老汉怀里搜。赵驴儿一看,禁不住下意识地捂住了自己的前胸,因为他的2000元钱就在心口处藏着——他的这个动作好在没被歹徒发现。赵驴儿此刻更盼着有英雄出现,如果有英雄出现,他正好可以抱住歹徒的腰。赵驴儿紧张地望着众人,心脏似乎停止了跳动。由于过分紧张,赵驴儿的精神像是要崩溃似的,眼看着歹徒把那乡间老汉的几百元钱搜出来要转向他,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大喝一声“抓歹徒”,就一下蹿了起来,死死抱住了那个搜钱歹徒的后腰……

车厢内一片骚动,前面持枪歹徒为控制局面,对着窗户放了一枪。旅客们一听到枪声,顿时像凝固了一般,没一个人敢动了。赵驴儿这边仍死死抱住抢钱那歹徒的后腰,拼命喊叫:“大哥大叔们,快来帮我抓歹徒呀——”那个被抱的歹徒先是一阵惊慌,后见无人帮助赵驴儿,便将匕首朝赵驴儿身上乱戳,不一会儿,赵驴儿便倒在了血泊里……看出了人命,那持枪歹徒急命司机停车,三个歹徒匆忙下车,仓皇逃窜。

等司机将赵驴儿拉到附近一个卫生院时,赵驴儿已经停止了呼吸。

车上的人这才想起赵驴儿是个与歹徒英勇搏斗的英雄,只是赵驴儿身上没任何证件能证明他的身份,更没人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什么地方儿人。赵驴儿成了真正的“无名英雄”。当地方电视台采访那些旅客时,一个个都讲得绘声绘色。记者十分奇怪地问:“既然这位无名英雄已抱住了一个歹徒的腰,为什么你们不帮他一把?”一群旅客都被问得张口结舌,最后还是那位城市人打扮的少女为众人解了围。那少女说:“我们都以为他们是一伙的呢!”

众旅客这才齐声应和,接着就说了不少他们一开始对赵驴儿的怀疑。因找不到证明赵驴儿身份的证据,公安局便将赵驴儿火化了。他怀中那沾满鲜血的2000元钱也充了公……

附记:赵驴儿失踪之后,小镇流传不少佳话。据同他一起在省城捡破烂的人说,赵驴儿拾项链得2000元钱后就离开了郑州,从此下落不明。赶巧我在一份小报上读到一则百字小文,从中仿佛看到了赵驴儿的影子,便写下此文以祭之,也算是与赵驴儿老乡一场吧。

责任编辑 石华鹏

猜你喜欢
匕首周家歹徒
周家栋作品欣赏
匕首枪:枪与剑的完美结合
周家生
周家生
歹徒开的是哪辆车
歹徒是如何被识别出来的
歹徒究竟露脸了没有
葡萄牙
如果的事
投之以“匕首”,报之以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