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育 关注未来

2009-09-02 01:46
记者观察 2009年12期
关键词:高考制度公平分数

章 淇

如火的6月,全国高考结束,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即将开始。高考制度怎样才能既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又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高考给考生和家长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高考对素质教育的影响;人才选拔方式和标准的单一化导致高考的“负荷”太大等问题日益突出。据调查,超过半数以上的考生在高考之前,曾因紧张或焦虑而导致失眠,20%的考生家长也会感到非常焦虑。

我国的高考制度一直面临两难的选择。如不改革,其“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如果改革,每一项新政策的出台都将伴随着质疑与争议。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考制度大的改革就有20多次,但每次都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高考改革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每一项新措施的出台,其利弊同时产生,比如高考统一性和灵活性如何兼顾7不拘一格选人才与社会公平如何统一?多考多取与操作便捷的矛盾如何解决?在这些问题当中。公平是高考改革面临的最大难点。

2003年,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终于破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高考“大一统”的格局开始打破。为高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拓展了空间。与此同时,对自主招生是否公平、公正的质疑又不断出现。

前几年,曾经有媒体发问:“假如郭沫若参加高考,还会有后来的国学大师吗?”“钱钟书、吴晗等大师级人物,如果放在今天的高考制度下,还能有后来的成就吗?”

高考制度设计应该是面向大多数人。被多数人所接受的,只有适应多数人需求的制度才是公平公正的制度。一次考试不能也不应该决定一个人的终身,这已经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但是破除分数一元标准的改革探索又屡屡引发公众质疑。

但也有一些专家学者持赞成意见。他们认为,统一高考制度不仅承担着一定的选拔、教育功能,还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的功能,在当前国情下。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统一高考、集中录取是“最好的制度”。

今年,全国11个省份进行了新课改高考,新高考采用“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综合评价”三位一体的录取标准。有专家认为,这套改革方式将“打破一考定终生”,能够引导高中与小学更关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非只重考试。

不过,百姓的看法是,所谓“三位一体”录取依据的改革,还是对原来高考科目拆分与重组。考试方式虽然改变了,但高考集中录取制没有转变,学生在高中仍是以分数为最高奋斗目标。因为综合素质评价没有标准答案。主观性太强,众多考生和家长对其可行性、客观性表示担忧。所谓的综合素质评价目前还处于“空转”阶段,并未与高校招生录取实现硬性挂钩。针对今年启动的新课改高考,中国青年报的调查就显示,社会上近70%的民众担心难以保证公正、公平。担心这种改革没得到实质性公平,连最基本的程序公平也失去了。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说,教育改革不仅需要理想和热情,尤其需要对教育国情的充分了解和把握,需要缜密的、具有操作性的具体设计,以及配套的措施和政策等等。他认为,高考改革可以“放开两头”,对于那些办学水平较高的研究型大学,可以逐步赋予它们更多的自主招生权;高职院校由于供求关系已经比较宽松。完全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调配作用,实行不同形式的自主招生。

高考制度是制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制度要素。但是,基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高考制度改革需要借助一定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环境,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要想达到一种比较理想的境界,最终还是要依赖于社会经济及文化环境的逐步改善。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客观背景下,仅仅提出一些理想化的制度设计或是言辞激烈的批评都是无济于事的。我们的一切改革制度和措施,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在切实可行和富有实效的基础上。

通过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招生录取方式,实行全程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接受社会监督,实行严格的问责制,从而建立高校招生的公信力。

猜你喜欢
高考制度公平分数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新高考 新机遇 新挑战——对福建省推行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必须公平
高考新政改变了什么
2017高考拉开帷幕 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50年前的高考变革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