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

2009-09-30 05:25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记日记苏霍姆文章

陈 浩

作为老师,面对的、接触的是学生,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老师必须要有一套因人施教的育人方法,才能使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科的学习变得主动、自觉。“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怎样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调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乐意地学

能让学生乐意地学习,对老师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对于一位老师,要使学生乐意地学,老师就必须有很强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在教学中要积极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学会“弹钢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根据这一原理,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教学结构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等,用鼓励的方式唤起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

1.我让学生自己积累与学习有关的知识。我教会学生自觉地收集一些好词好句,分好类别,整理成册,长期不懈地进行;教会他们保存好,同学之间互相传阅、转抄,老师进行定期检查,检查中发现好的给予表扬鼓励,不好的给予指正,还经常不懈地培养学生用脑动手的好习惯。有位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是老师教会我怎样丰富自己的知识。

2.我让学生每天坚持记日记。记日记是练笔的最好方式之一,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本人也每天坚持记日记,尽管工作多么忙。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记日记,每周交给老师批改的至少一篇,从批改中发现问题。好的文章在班上给予表扬,好文共赏。并推荐到校刊或团刊中发表,以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增加了他们的喜悦感,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可以写好文章的。实践使我得知,这种学生自己注意积累材料和记日记的方法效果明显,学生作文时写起来不会脑袋空空,无话可说,许多同学都在周记中这样说:“老师,你让我们平时摘抄的东西可真有作用啊。”

3.我让学生注意细心观察生活。“观察,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在平时,我经常让学生观察身边事物。哪怕是非常细小的东西,只要认真细致地观察了,就会有惊喜的发现,许多学生在周记中所写的内容都是经过细致观察写出来的。

4.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因人而教。每学期接到新的班级,我总是先对学生的水平进行评估,把他们分为几个层次,因为“教学必须符合受教学生的发展水平,正是要符合当前的水平,而不是可能的未来的水平”。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及课后练习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目的是使他们都能按时地、准确地完成“任务”,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例如提问,同样一个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达到要求的就给予肯定、表扬,如超过幅度较大的就给予精神鼓励。这样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信心十足,积极性高涨,最终使他们向自己的目标奋进。

二、正确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乐意地学,学习兴趣浓,他们就会主动、自觉地学。这个时候老师要正确地指导,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重视学习方法的讨论,让他们也开动脑筋,学会怎样读书怎样提问等。“导者,想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老师教授之谓也。”

1.积极鼓励学生畅谈阅读感想。学生个性的不同,生活环境和经验的差别,形成各自不同的审美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时,鼓励他们谈感想,只要符合文章内容或作者意图的就给予充分肯定,使他们的求知欲得到充分满足,因为“一切知识不应该根据书上的权威去给予,而应实际指证感官与心情,得到它们的认可。”例如讲《谈骨气》一文时,学生完成阅读后,让他们谈谈怎样的人是有“骨气”的?要求不得重复。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气氛异常热烈,那种爱国热情洋溢于言语之中,使他们充分领略到了读书的乐趣,激发他们奋发向上。

2.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学习任何一篇文章时,我都激发他们大胆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先不管对错,再在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教师给予正确指导及总结,目的是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变得主动、自觉。学生们探讨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拓展了视野,丰富了想象,挖掘了潜力。“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没有这种自我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例如学习《七根火柴》一文中,学生提出很多问题:①文章大部分篇幅都是写卢进勇的,无名战士却很少描绘,按照文章详略要求,卢进勇才是主人翁,为何无名战士才是?②无名战士至死都不肯用一根火柴,他的生命就不重要吗?他就知道有人能把自己保存的火柴交给部队吗?③作者为什么不把无名战士的真名直接写出来?④为什么无名战士要珍藏“七根火柴”……对同学们大胆提出的问题,我首先肯定他们的求学精神,然后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探讨。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就已经把文章的主旨抓住了,通过讨论,他们能很快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结构安排。这样既能使老师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很自然地把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调动起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老师要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那“你应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培养兴趣是关键,兴趣培养了,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赫钦斯.《教育中的冲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

2.第斯多德.《德国教师教育指南》.《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设》(上)

4.第斯多德.《德国教师教育指南》.《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

5.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

6.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设》(下)

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设》(上)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城南中学

猜你喜欢
记日记苏霍姆文章
我身边的新鲜事
坚持记日记好处多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写作从记日记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学前教育思想探析——基于“快乐学校”教育实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