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09-09-30 05:25杨小林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政治课教师教学

杨小林

摘 要:政治课内容一般比较抽象、枯燥,中学生对这门课普遍比较冷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就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政治课 激发 兴趣

兴趣是与人的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活动倾向性。是人类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的心理成分之一,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值得深入研讨的重要课题。下面我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无非是要求学生主动来学,如果课堂上教师只顾自己讲课,那么就会出现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思考问题的余地,积极性主动性自然无从谈起。相反,如果教师边讲边提出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使学生进入了“心求通而未解,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己所能及的情况下得出结论,然后进行概况和总结,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教学中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讲授式的单一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开放式教学,使教学本身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取,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把课堂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看、多练、多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七年级政治课中的《在社区中生活》这一课时,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下去调查自己社区中存在的问题,第二节课同学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调查结果,并在课堂上互相交流。比如了解社区中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懂得以后要多关心和帮助残疾人,还有社区中的环境问题及邻里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及对策。实践证明这种办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本节课的理解,教学效果良好。

三、将歌曲穿插于教学,能加深理解,激发兴趣

政治课一般比较抽象、枯燥,教师如果只是口若悬河地讲解,容易抑制学生的思维,使其大脑疲劳,注意力分散,这时若能在清一色的理论解释中加一点“调味品”——歌曲,即可加深理论的理解,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九年级“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这节课时,先播放歌曲《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同学们一边听歌,一边被莘莘学子的爱国热情所激励和鼓舞,听完歌曲我给同学们讲了这首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然后紧接着又问,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在毕业之际,我们又如何谱写自己的毕业歌呢?并把这个作业布置下去。第二节课同学们纷纷交上了自己创作的《毕业歌》,结果真是意想不到。可见歌曲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寓教于乐的好形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

许多人认为政治只需考前几天死记硬背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结果是记得费劲又忘得快,对九年级学生来说,想用死记硬背的办法提高学习效率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要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老师要讲好课,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跟上老师的进度。其次,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识记方法。如少用机械识记,多用意义识记。对比较抽象的内容采用形象记忆法。再次,组织学生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要充分利用最佳的复习时间,例如利用早上和晚上睡觉前的时间复习,都有利于记忆的巩固。对没有内在联系的材料可用“记忆术”提高复习效果。如:口诀法、谐音法、关键词、形象记忆法等。例如我让学生采用抓关键词的办法,对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只记住三个字“大、多、底”。对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用“大、多、少、大”四个字就很容易地记下了。

实践证明,科学的学习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许多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帮助学生特别是差生树立了学习信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发学生兴趣

教学是师生间情感和知识的双向交流,教师既要给学生知识,同时更要关心热爱学生,多和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对中下学生更应经常关心,同时给予学法上的指导,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感到亲切,才敢于独立思考,才敢于交流,才敢于无所顾忌地提出一些疑难问题。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他们对某门功课的兴趣和爱好总是受师生关系制约的,对思想政治课来说更是如此,师生感情融洽,互尊互爱,民主平等,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捷径。如何采用最佳的办法,取得最大的效果,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讨和总结。

参考文献:

陈爱,刘维良.《教育理论》

作者单位:甘肃白银平川区宝积山学校

猜你喜欢
政治课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