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入

2009-09-30 05:25付晓琳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传统节日积极性

付晓琳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1.运用任务型教学,创造性地完成某项任务。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顺利完成跨文化交流的任务,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而不是让学生做机械的语法练习,从而使他们在一定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创造性地完成某项任务。

例如:我在教Spring festival 这一篇阅读时,在warming up这一环节让学生将它与西方的传统节日Christmas作一个对比。由于学生在以前的课程中学习过西方圣诞节的内容,所以学生能说出它的形成:Christmas is a religious festivals. It is the day we celebrate as the birthday of Jesus.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日,它是用来庆祝耶稣的诞生的节日。它的日期:It is on 25th December.圣诞节的日期是12月25日。继而引出中国传统春节Spring Festival 的有关内容: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Its to celebrate the lunar canlenders new year.它是为了庆祝农历新年。In the evening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families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big meal.在除夕夜人们要在一起吃团圆饭。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又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了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2.教师和学生在话语层次上认知、区分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正确使用语言,鼓励学生使用交际策略。

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掌握常用的词汇和句型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英语为母语的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比如,当有人夸奖你某事做得好时,按照中国的语言习惯会说:“我做得不好。”以示谦虚。又如,你今天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人们会说:你今天很漂亮。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 你会按我国的传统习惯说:没什么。而按照英、美人的习惯.则应说:Thank you.或 Thank you for your compliment.以表示欣赏和感谢对方的赞美。我们在路上遇到了熟人。为了表示礼貌,我们经常要问:“您去哪儿?”如果在中午,就要问一声:“您吃了饭吗?”但是如果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我们如果问他 Where are you going?他会很不高兴,认为你在干涉他的私人生活。他们习惯说:What a lovely day,isnt it?如果你问他 Have you had your lunch?他会认为你要请他吃午饭。

文化是语言的一部分,要使学生能够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教师就应当给学生讲一些英、美人的生活习惯,包括谈话的习惯,否则,尽管尽管学生能够在语法方面正确无误地讲英语,但可能造成误会和不愉悦。

3.总结。

采取以上方法在课内外强化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加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已获得较好的效果。第一,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了学生在听、说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第二,培养了学生的初步交际能力,并提高了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如在语言知识的扩展和运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讲述与本课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叙述自己的某段经历,或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还有些学生经常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到八一公园英语角或一些风景点去主动找外宾会话,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第三,全面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满涛.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A].《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3期.P35.人民教育出版社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P201~204

3.吴自排.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A].《曲靖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P33

4.施家孔.如何保持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A].《曲靖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P23

作者单位:河南省巩义市一中专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传统节日积极性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