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政治课教改的几点思考

2009-09-30 05:25张新平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政治课素质教育教学法

张新平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学政治课教学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有了许多新的特点。如何适应变化,探求新路,就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课题。

今天的中职生,生活在开拓创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环境之中,改革开放的洪流、商品经济的大潮、民主自由的环境、拳头加枕头的电视以及升学考试的压力、社会家庭的宠爱和厚望,这一切汇合成现实交响曲,伴随着他们长大。比过去更早熟、更敏感、更自信,当然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就更强烈。但他们的弱点如同他们的优点一样也更突出,这就使多年来教学方法单调、教材内容滞后的政治教学陷入困境之中。

但是,今天的中职生就是下个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竞争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参与竞争者自身应当是具有良好的思想、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多方面的才能、坚韧不拨的意志和求实进取的开拓精神,而这一切要靠教育。靠锤炼才能取得。思想政治课在中职教育中有它特定的不可取代的功能,如何才能坚持和完善这一功能,方法很多,就教学而言,我认为必须立足改革,探求新路。

一、中职政治课必须转变观念

从政治课的价值观念上讲,应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长期以来,政治课的价值位置就是应试教育。为了“应条条”,使政治教学陷入恶性循环。但中职政治教育的特定功能绝不是应试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的。任何统治阶级在维护它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时,都要很好地利用这个工具,特别是要利用这个工具造就他们的接班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必然要求有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治观、价值观、伦理观与之相适应,并以此来教育自己的接班人。否则,我们的事业就难于发展。从这个高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纪律素质、心理素质等,这个功能绝不是应试教育所能涵盖的。如果让政治教育仅仅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就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者的要求,最终只能窒息它的生命力,否定它的存在价值。

中职政治课所教的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法律常识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观、价值观、伦理观等都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思想素质。无数成功经验都证明,一旦把政治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就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从长远的观点看,政治课所担负的素质教育这一功能是培养跨世纪接班人,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所必须坚持和不断加强的,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为此,作为学校的领导要采取各种措施,维护政治课的地位,保证课时,稳定队伍,促进政治课教学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作为教师,要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立足素质教育,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创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从教学观念上讲,一定要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思想政治教材所阐述的是一些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相对于中学其他学科的教材内容而言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直观把握。对于抽象的理论、严密的逻辑,学生限于知识水平和社会经验的不足,理解起来很困难。政治教学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而学生很难参与进来,更谈不到“进入角色”发生共鸣了。久而久之,学生则厌学,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受教育者,就自然走进了死胡同。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把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他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一句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

二、改变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新特点

处在21世纪的中职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良强烈,这样的特点,对政治课教学既是挑战又是动力。过去沿用了几十年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彻底改变。我们必须针对他们的新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学的变革中走出一条生路来。归纳起来有“读议讲练”教学法、“提纲导读”教学法、“问题解答”教学法、自学习讨论教学法、能力训练法等等。“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无固定模式,政治教学方法更是如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立足改革,教学方法必然会更丰富更新颖。

政治教师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培育一代新人的历史重任。为完成这个历史事件,我们必须立足改革,走出困境,重塑政治教育的新形象。这条路还很长,但我们必须走下去。

作者单位:河南省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政治课素质教育教学法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