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09-09-30 05:25闵云昌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梨子电教手段

闵云昌

在历来的教育和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辅助手段极少,教学形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常常感觉空洞、枯燥、乏味致使学生厌学和逃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乐学情景,使学生人人产生浓厚兴趣,为提高教学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之搞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手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优化教学目标,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预期的学生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它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目标)。课堂教学中,我们始终要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中心,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把握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深浅度,找准重点、难点、关键的知识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而且要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使学生的层次性在教学目标中有所体现。因此,在备课时应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然而围绕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等进行必要的优化组合。然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优化操作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心灵手巧”成语启示我们手与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关专家指出:“要想培养出智力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常使他们做锻炼手指的活动。”而学具恰恰是锻炼手指、手脑并用的最佳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操作学具,不但能帮助学生思考,而且能促使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同活动与发展,达到手巧心灵的目的。

例如,教材中有不少“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要引导学生结合操作把“怎样想、怎样做”说出来。例如,应用题“有梨子10个,苹果比梨子少6个,苹果有几个?”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第一,先进行学具操作:要求学生先摆10个○,再一一对应地摆比○多4个的△,并判断谁是大数,谁是小数?接着让学生联系题意进行操作:先在上行摆10个梨子,接着在下行摆“苹果比梨子少4个”的条形。第一,半具体半抽象阶段。在完成学具操作的基础上,结合题意逐步进行半具体半抽象地分析,推理出梨子多,苹果少。再理解把梨子的个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与苹果同样多,另一部分就是梨子比苹果多4个。同时联系减法的含义,列出算式“10-6”解答。第三,口头表述阶段。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结合示意图解,进行语言表述:题意里梨子多,苹果少,把梨子的个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跟苹果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梨子比苹果多的。”从10个里去掉“梨子比苹果多的4个”,得到的就是苹果的个数,用减法计算。然后再让学生离开学具操作的过程与结果,看着原题再进行口述算理,加深印象,提高思维水平。

三、发挥电教手段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是枯燥无味的,加之中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分散,往往导致一些学生对此学科不感兴趣,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而电化教学则克服了这一弊端,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动态形象,绚丽多彩的投影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些投影片,能旋转、能抽动、直观性强、能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的优势来进行授课。例如,在讲授“时、分、秒”的认识后,我把钟面制作成能旋转的投影片,让一个学生把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在钟面投影片上拨出来,其他学生看着投影说出这位学生的作息时间,此时,学生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在这欢乐的气氛中,把有关时间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2.利用电教手段,突出教学重点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是学生认识过程的一对矛盾,而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加强直观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减小思维的难度,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到理性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投影教学可覆盖、割补、平移等优势,使死板的知识活动起来,让学生在动态演示中观察、思考,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如,教学“角的度量”时,我将量角器制作成投影片在投影器上演示,由于胶片的透明作用,使学生清晰地看到怎样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零度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这样在投影器上演示的效果和作用及清晰度与使用木制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无法相比,有力地突出了教学重点,显示了电教手段的优势。

3.利用电教手段,加大教学信息量

单纯靠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宣讲的形式,在45分钟里,是无论如何也突破不了一定量的极限的,而“量”是“质”的前提与基础,是加大教学输出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它,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上复习课、练习课,我把一些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应用题以及题组练习等制作成幻灯片,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由于减少了板书、抄题、擦黑板的时间,也就增多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时间,教师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差生,使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训练强度提高,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制定合理的计算机教学目标

要想搞好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必须根据数学学科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水平,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真正把计算机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使计算机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并要定期进行研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使计算机在教学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辅助作用。

2.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发挥计算机多种功能的作用

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它集文字、图形、图案、动画、声音于一体,屏幕图文可以闪烁、变色,还可以使图形平移、旋转、翻折,无形中展现了数学思维过程,能扩大学生知识信息的输入量,使学生自主学习、自由交流与自觉探索成为可能。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考虑好让计算机怎样参与教学过程,才能发挥多种功能的作用来辅助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动机,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直观显赫的情景和动静交替的画面,直接作用于人的不同感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时,利用多媒体形象、具体的动态演示,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长方体的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用闪烁、平移来展示6个面、12条棱的特征,使学生直观、形象、少时的掌握长方体6个面对面相等,形状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一组对面是正方形),12条棱对棱相等;可根据长、宽、高分为3组。当再出示正方体时在相应的部位进行闪烁、平移学生很快回答出正方体的特征。再如讲长方体表面积,用多媒体出示长方体,通过屏幕图相对面的闪烁、变色、图形平移、旋转、翻折等,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动态的画面所吸引,感到新奇,再通过色光的闪烁演示,将静态的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移动和复原,利用这静中有动的演示来开拓学生思维的通道,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学生便很快得出解题方法,总结出计算公式。这样设计教学,印象深刻,保持长久,效果颇佳,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传输通道的单一性,使教学信息可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学生一侧,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有的教学内容适合运用投影教学,有的教学内容适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但也有些教学的内容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不能用一种教学手段取代其他教学手段,教师只有灵活处理,有目的选择,才能达到优化教学手段,减轻师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湖北省广水市李店中心中学九年级组

猜你喜欢
梨子电教手段
奇妙的梨子提琴
梨子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分梨子
梨子提琴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