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管理下企业”工程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009-10-19 09:07
经济 2009年9期
关键词:信息化服务管理

张 健

当今中小企业发展之路已经进入了政策促进、工程带动、科技驱动和法制推动的新阶段。目前,我国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有10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其工业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60%和40%。中小企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大企业无法替代的战略地位。

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如原材料价格异常波动,劳动力成本不断攀高;国际市场需求衰退、国内市场内需不足等原因,致使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依然严峻,生存面临巨大挑战。通过从企业内部和政府两方面的分析,中小企业自身应从完善发展机制、提高企业素质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增强实力,政府应在政策优惠、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适当扶持,使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

为了使中小企业深刻了解和认真领会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加快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战略决策,及时转变企业发展思路,调整企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策略,加强科学管理,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工信部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和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组委会联手慈软集团精心设计、倾力培育、专门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的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暨“管理下企业”工程于8月1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厦正式启动。

记者出席并参与了本次论坛,深刻地感受到“两化融合”的必要性和“送管理、送服务”的及时性,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工信部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管理咨询处处长、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组委会秘书长宋新力。

《经济》:“管理下企业”启动仪式为何选在广东省广州大厦举行?

宋新力: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组委会决定将这次论坛的重头戏——“管理下企业”工程启动仪式在广州省广州大厦举行,其条件一,广东省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实验区”,广州大厦处在重点省份的重点城市,其意义不言而喻。条件二,广州大厦是全国实施管理信息化的先行示范企业。曾于2008年获国资委和中企联授予的“全国十佳企业管理案例”表彰;2007年获广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二等奖。条件三,广州大厦也是一家中小企业,而且是一家实施管理信息化卓有成效的全国知名企业。条件四,广州大厦是这次“管理下企业”选定的“中小企业EMP-SMB解决方案”全国应用企业之一,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经济》:为什么把“管理下企业”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

宋新力:当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战略决策,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管理信息化和中小企业的契合点在哪里?怎样实现信息化带动企业管理升级,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步伐?不仅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是国家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问题。

“管理下企业”是工信部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和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组委会联手慈软集团精心设计、倾力培育、专门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的“送管理、送服务”的全国性服务行动。“管理下企业”的立足点就是指导中小企业深入了解和领会中央提出的加快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方针和促进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及时转变发展思路,调整企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策略。中小企业要由原来依靠扩大市场规模谋发展的思路转变到加强科学管理,提升信息化水平,练好企业内功,向管理要效益的发展思路上来。近期,国家正在拟订“十二五”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鼓励企业开展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效率,并对信息化促进管理升级提出新要求。因此,我们对做好做强“管理下企业”工程充满信心。

《经济》:“管理下企业”的目的、意义是什么?其阶段性目标是什么?

宋新力:开展“管理下企业”的目的是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转换发展思路,引导和提高企业对管理信息化认知度,通过“送管理”、“送服务”,开展试点工作,引导企业练好内功,使自愿、主动、积极参与“管理下企业”的中小企业真正得到实惠,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能力。

实施“管理下企业”的重要意义是有利于了解和掌握中小企业对管理信息化的需求程度、实施条件、服务对象群体、技术要求程度和范围调整度;有利于探索不同地区中小企业服务模式和检验“管理下企业”的实施效果;有利于及时总结和发现问题,增强指导性,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管理下企业”的阶段性目标是将在广东、云南两省率先试点基础上,通过月、季、年方式对“管理下企业”的实施进行跟踪检查,发挥试点作用,总结“管理下企业”的社会效果和企业效果。并将总结报告送至国家及实施地区的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获得各级政府支持,使“管理下企业”工程健康推进。

《经济》:如何建立完善的“管理下企业”管理服务体系?

宋新力:建立管理服务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根据服务对象从多维和立体的视角来构架体系。从面上讲,中小企业量大面广,行业各异;从点上看,试点企业、地区服务机构、全国服务机构特点不同,作用也不同。因此,管理下企业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宜采取分阶段实施、逐步完善。

还应补充一点,这次构建管理服务体系不同于以往。一是以信息化为先导,有别于传统性的咨询诊断;二是企业自愿参加,有别于传统的单向进厂进车间归纳总结;三是提供开放兼容的信息基础性平台,充分体现企业应用的个性化和拓展性,有别于传统的单向和定向条件的束缚。

《经济》:论坛及“管理下企业”表现出何种新模式、新途径?

宋新力:“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是工信部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长期筹划、精心培育、专门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全国性论坛。论坛曾围绕《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实施宣讲,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重大主题召开,先后得到原国家经贸委、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全国工商联经济部的支持。这次将“管理下企业”纳入论坛主题,围绕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适时召开,是一个突破,是保持论坛生命力和创新服务内容的新尝试、新途径。

《经济》:“管理下企业”为什么选择慈软,慈软的优势是什么?

宋新力:慈软集团是1997年创立于美国硅谷的跨国企业集团。慈软集团的管理体系构建理念和淳厚的国际管理资源背景成就了他们在管理信息化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以其自主知识产权的管理咨询构架和管理信息化软件构架著称。由于专门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和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技术服务,其采用国际先进的IT技术构建的开放式、基础性、兼容性管理信息化组件架构,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应用条件。为此,我们选择了慈软集团在华总部——慈软(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管理下企业”提供技术和服务保障。这次“管理下企业”推出的“中小企业EMP™-SMB解决方案软件技术系统”已在国内诸多企业应用中获得好评,有的应用企业还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表彰。

猜你喜欢
信息化服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