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八方建议 促项目发展

2009-10-19 09:07邢章萍
经济 2009年9期
关键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园区新疆

邢章萍

7月3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147团在北京经济日报报业集团的贵宾厅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暨经济研讨会。此次发布会,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化道路,推动“一庄两园”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兵团174个农牧团场走上探索引进资本和智本带动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的新途径,进而掀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一庄两园”是指新疆唯一保存完整的军垦遗存小李庄、新疆兵团温州工业园区和万亩生态园区。147团在清楚地了解拥有相当优势的矿产资源、广袤的土地资源之余,他们认为,现在最缺少的是政策上的引导、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支持。这次新闻发布会,他们带着希望从新疆石河子来到北京,为“一庄两园”的建设求计求策。

完善基础设施 奠定发展基础

经过43年的发展,新疆已经形成了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铁路、公路、民航和通信配套的立体通道,把昔日封闭的内陆腹地推向对外开放的前沿,同时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贯通加强了硬件基础。然而,软件设施的建设相对要复杂。现任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院长曹玉书表示:要不遗余力地完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在现有交通比较发达的基础上搞好场馆、展示基地等硬件设施的建设。软件设施的建设,关键是挖掘深层的文化内涵,集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发、建设和发展的精华,把小李庄的历史内涵与现代农业、工业的发展相结合,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传播。国家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胥树凡认为,“一庄两园”的建设属于第三产业建设。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与自然和环境有机结合,把新疆独特的人文自然环境与现有产业相结合,使“一庄两园”具有丰富的内涵。

建设适合人居的生态环境

十七大以来,建设“两型社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一庄两园”的建设也要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新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是投资兴业的良好基础。但是新疆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破坏易,修复难。依托西部大开发战略,鼓励东西互动,把东部地区的资金、人才、先进技术带到西部,与西部的实际相结合,而不是把东部淘汰的技术、设备、能耗高的企业带到园区。曾经多次到过新疆的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秘书长曹清尧认为:绿洲是新疆的命根子,明确怎样发展很重要。要继承和发扬新疆人保护绿洲的良好传统,始终把生态意识放在重要的位置。过去的招商引资靠的是土地,现在靠的是环境,适合人居的环境才能留住企业,也才能留住人才,实现发展;这不仅是科学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胥树凡表示:过去经济的发展是一种粗放模式,对经济的发展缺少整体策划,注重更多的是短期效益,产业格局分布不合理。现在新疆站在新的发展点上,要有一个新的思路。建设新疆的任务不仅仅是招商引资,更重要的是要谨记经验教训,企业的发展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考虑企业的发展会不会有环境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统筹兼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与实际相结合实现园区发展本地化

据了解,“一庄两园”项目不同于以往的开发区建设,它是具有本地特色的特区,是文化和经济同步发展的综合体。两园的建设是把东西部的信息、资源、技术进行互动和交流,建设具有新疆特色的工业园区。园区的建设不能简单地套用已经取得成功的发展模式,而是要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园区。曹清尧表示:不赞成园区建设草率地使用模式化的转移,实践证明,简单的发展模式的套用是没有生命力的。“一庄两园”的建设要能够实现东部和西部、资源和资本、物质和非物质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会的专家提供了很多的建议和帮助,147团会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把生态意识放在重要位置。

猜你喜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园区新疆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开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课程的几点思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场地实战 现场点评 加强环境执法大练兵
《人民日报》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道的研究——以兵团60周年相关报道为例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