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请保留企业培训

2009-11-03 06:02
人力资源管理 2009年9期
关键词:中层讲师管理者

吴 卫

经济危机让企业“培训”这件花钱但立足长远的事情变得日渐“尴尬”。一些效益大幅下滑、运营困难或培训管理薄弱、培训随意性大的企业选择了停掉所有培训的“一刀切”模式。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短视行为,“经济危机来临,请保留企业培训”。

为什么要继续开展培训

1.调查显示,经济危机中的企业培训在重建员工与公司之间的信任,特别是提升老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员工往往把危机中的培训视作公司为其提供的学习机会,比正常经济周期的培训更加珍惜。此时的培训不仅仅是对员工素质的提升和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员工士气的激励。相反,如果在危机中大幅减少或取消企业培训,实际上是传递出了企业正面临巨大困境的信号,不利于公司人才尤其是关键性人才的稳定。

2.经济危机带来的不但是危险也暗含着机会。实际上人们往往不知道经济危机何时触底经济又何时转好。当很多人对中国经济是否出现V字型触底反弹还争论不休的时候,部分地区企业出现的“工人缺乏”却已成为事实。大规模裁员和减少培训导致的结果是:当经济复苏时,企业将因缺乏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失去更多的机会。因此,加大那些有利于公司增加收入或降低成本的核心技能的培训,是帮助企业度过严冬的关键因素。

3.经济危机导致培训成本和人才招募成本大幅降低。经济危机时期,不论是面对有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还是刚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企业将具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低的招募成本。同时,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培训成本也得到大幅降低,利用较低的培训成本对新招募人才进行培训,有利于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保障公司中长期战略人才的储备。

经济危机下不能缺少的三类培训

1.企业省钱之道:内部讲师培训。经济危机下内部讲师由于授课成本低廉成为企业节约培训费用的首选。要保障企业内部讲师能真正发挥作用,除了大量招募内部讲师建立内部讲师队伍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内部讲师的授课技巧和课程开发技巧进行培训,增强内部讲师的综合竞争力,保障授课的效果,提升培训满意度。

2.企业开源之道:销售人员培训。仅仅“节流”是无法让企业改变生存面貌,“开源”才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此,在经济危机的时期,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销售团队的竞争力和销售人员技能的提升。“冬日练兵”只待“春暖花开”。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时期,针对不同层级的销售人员制定培训方案,开展营销系列培训。

3.企业成长之道:中层管理者培训。中层管理者从来都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推动组织进步的重大责任。国际知名企业如HP、GE等都非常重视对该层级员工的培训和培养。在经济危机时期,中层管理者面临业务推动、体制改革甚至团队和个人发展等各种挑战。如何提高该层级员工应对经济危机的速度和能力,打造高素质的中层管理者队伍,是每个企业都会思考的问题。

“精打细算”做培训

1.选用各种经济培训方式。不同的培训方式当然会产生不同的培训费用。经济危机下,要杜绝以休闲度假为主的假培训,真正将培训费用用在刀刃上。比如:减少海外培训,增加国内培训;减少外地培训,增加本地培训;减少集中培训,增加分散培训;减少现场培训,增加视频培训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开展网络和视频培训,鼓励员工开展以旧带新和岗位自学等多种学习培训方式。

2.充分发挥内部讲师的作用。内部讲师是企业内部宝贵的培训资源,往往由各级管理者及各领域的专家组成,与外部培训师相比具有深入了解企业、培训针对性强、培训成本低等优点。在目前培训费用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对讲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授课能力,鼓励讲师结合工作实际,自行开发课程,承担更多内部培训任务等方式让内部讲师效用最大化,节省培训费用。

3.开发通用性标准教材。在以外训为主的企业里,往往存在大量的重复采购课程,比如新员工的素质类课程,基础服务类课程,在不同地区和机构都要分别外购,导致企业整体培训费用居高不下。对这类课程,建议可由企业统一组织开发标准性培训教材,主要由内部讲师承担授课任务。这种做法既统一了企业的培训标准,保障了培训的开展,又减少了外部课程采购,节约了培训费用。

(作者单位:招商银行总行培训中心)

猜你喜欢
中层讲师管理者
进退之间:中小学中层管理者领导力提升
窗口和镜子
从“称职”到“一流”
Research on College Education Based on VR Technology
许珂作品
对企业中层管理者激励问题的思考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肥豆豆的一天
《中层危机》:探讨应对的金钥匙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