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减负”与“提质”

2009-11-30 04:33欧阳学成
云南教育·视界 2009年7期
关键词:升学率课业负担减负

欧阳学成

在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难题。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关心这一问题,多次就中小学生“减负”作出重要指示,中央和地方也不断颁布“减负”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势在必行,但目前部分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对“减负”认识不足,认为“减负”对提高教学质量不利。其实,“减负”与“提质”并不矛盾。只有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才会促进教师自觉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优选教法、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减负”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促进作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三生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只有在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学生才能全面发展。

2.“减负”对提高教师素质具有促进作用。大部分教师因自身素质偏低,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存在“非作业训练无以巩固”的思维定式,往往采用题海战术,在课外频繁补课,补充大量作业题,通过周练月考来提高学生成绩。“减负”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这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重点抓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进行严格的训练,即能让学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一通百通,形成质和量的统一,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同时,狠抓师德建设,加强师德修养,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执教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互动性。

3.“减负”对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具有促进作用。目前学校的管理普遍存在以升学率高低论成败的现象。升学率高就是管理到位,升学率低就是管理不当。这是教育评价的片面造成的。虽然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有很多指标,但评价来评价去,最后仍然落在分数上。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严格学校管理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减轻学生负担,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深信,在学生素质、教师素质双赢的前提下,教学质量自然会提高。

“减负”的方向是正确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只要从机制、内容、方法、监督等方面采取措施,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作者单位

云南省耿马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矣 勇◇

猜你喜欢
升学率课业负担减负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新课改后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障碍的现状调查
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减轻高二数学课业负担
“轻负提效”大家谈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升学率”不应是衡量学校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