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推动下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改革研究

2009-12-23 02:28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30期
关键词:就业培养策略

李 微

摘要 首先通过分析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就业现状,理清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国外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去向得到的启示,探索出以培养复合型、实用型教育技术人才为目标,以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为导向,充分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能够适应社会用人需求的,具备专业能力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 就业;教育技术人;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30-0016-02

Innovation Research on Training Tactics of Educational and Technology Personnel Driven by Employment//Li Wei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of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al and technology personnel, this thesis finds the main reason of difficulties in finding jobs. Combined with the revelation of training program and employment destination in America ,a training strategy to make educational and technology personnel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requisition and have professional ability is explored. The strategy aim at training the versatile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technical talents, orientate on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paying full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in practical skills training.

Key words employment; educational and technology personnel; training strategy

Authors address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China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全国各高校扩大招生力度,在此背景下,教育技术专业进入大规模扩招的阶段。不少师范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纷纷开设教育技术专业,很短的时间内,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人数猛增,这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突出。

1 教育技术人才就业现状

1.1 教育技术专业学生毕业流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是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重要流向,然而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生源减少以及教育部门的编制压缩,教育部门以提高毕业生的学历和能力来限制求业人员的数量。他们的另一选择是到电影制作中心和广播电台等部门从事影视制作方面的工作。这两类工作是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比较理想的就业方向[1],但工作岗位供不应求的情况比较明显。面对就业压力,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又把目光投向与教育相关的企业、公司的职员,从事企业管理、员工培训、创意设计等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中面临其他专业毕业生的诸多挑战。

1.2 影响就业的主要困难学生就业不顺利,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近几年高校大量扩招的客观原因造成的,导致同期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就业竞争急剧增加。然而,开设教育技术专业的高校自身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也是影响毕业生专业能力的主要因素[2]。从专业建设角度分析,就业困难存在如下几方面原因:1)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不够精深,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很多单位需要的是第一时间能够上岗并能独立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的毕业生,不能为刚毕业的学生提供很多熟悉业务和岗位培训的时间;2)很多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很难在工作中有突出的表现。可见,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目前的就业形势正反映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2 国外教育技术人才就业的启示

国外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开展较早,特别是美国,教育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已开展半个世纪,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市场已成规模。通过分析美国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就业去向和培养方案,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2.1 进一步拓宽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和专业方向学生的就业是由市场决定的,如果忽视社会需求,沿用过时的课程体系和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成为社会迫切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因此要调整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结构,进一步拓宽本学科的研究领域和专业方向,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内容的改变和教学方法的提高,使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有较坚实和宽广的基础,将来能胜任相关工作,同时学会创业本领。

2.2 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开拓更多的就业领域首先,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高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中小学等就业单位的密切联系,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需求,改变“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模式[3]。这样,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单位可以依据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加快调整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鼓励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锻炼,比如到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从事教育工作。

3 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的改革

大学的专业结构和教育质量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就业岗位的提供单位需要有能力胜任的应聘者,而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达到相应的要求,还是非常具有就业前景的。

3.1 建立科学的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体系首先,突出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自身的特色,成为其他人才所不可替代的专业人才,确保学生在学习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后具备1~2门专长,特别是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信息处理的能力。其次,拓宽专业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目前绩效技术、知识管理、人员培训等已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新热点,这方面可以借鉴公司在培训和组织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为教育技术开辟一个新的领域,以满足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就业形势越来越紧迫的要求。最后,应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的前期阶段,通过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流向问题的调研,发现很多学生实习时太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希望这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3.2 着力培养教育技术人才的实践技能应用性是教育技术学科的显性特征,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关键。着力培养教育技术人才的实践技能的前提是建立实验教学基地、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通过开设实验实践类课程,增加实验学时量,培养学生独立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设置综合性、设计性为主的实验项目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与素质。结合专业教学的实际需求,鼓励学生参加各层次的科技竞赛、创新活动,拓展实践教学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积累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还应注重实验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环境,丰富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验效果。

3.3 发挥专业技能导师的积极作用技能导师制活动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任某一技能小组的专业技能指导任务,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开展课外的专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技能导师的作用,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工作,通过科研指导课题、工作助手等多种灵活的形式,使学生真正介入到实际项目中,参与项目建设和真实工作任务,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经过在校期间的实践锻炼,特别是在多媒体产品开发、网站建设、动画制作、DV作品创作等有较好就业前景的技能方向,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洋,付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流向问题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7):22-27

[2]李成新.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就业问题初探[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2):54-56

[3]徐红彩.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建议——对2005届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61-64

猜你喜欢
就业培养策略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