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流动”

2009-12-29 03:53颜德馨
祝您健康 2009年11期
关键词:动脑脏腑情志

颜德馨

我出身中医世家,也是长寿之家,祖父辈均享高龄。我年近九十,仍奋战在生命科学的第一线,体力充沛,从无倦容。病友亲朋纷纷以养生之道垂询,略抒己见,以冀同登寿域。

根据中医学的气血理论,结合60年的临床经验,我认为,人体长寿与衰老均与气血息息相关。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起着营养机体脏腑、协调生理活动的重要作用。气血流畅,循环周身,则脏腑和调,健康长寿。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与自然界和疾病的不断斗争中,各种因素均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气血流通受阻,脏腑得不到正常濡养,必然导致脏腑功能衰退。机体衰老。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认为在平时应注意调情志,常运动,勤动脑,节饮食。

一、调情志

中医常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其涵义就是情志太过与不及,都可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掉平衡。“乐观者长寿”,因为精神舒畅时,血液循环良好,生理功能旺盛。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处在同一生长环境下的动物,予以温和适宜的刺激,如放轻音乐、抚摸、亲昵等,要比无人关心的动物活得长久。因此,近年来我基本以此为原则。第一,不发怒。第二,即使遇到一些不愉快的刺激,我便用两个方法宣泄之:一是回家去向亲人诉说衷肠,一吐为快:二就是写字,练字首先要安心调气,气调则脉络自通,一旦“砚田笔垄”得趣,即能心脑舒展,手的精微活动就是“脑的外化”,在绝虑凝神中自我调节,百试不爽。

二、常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目的就在于促使气血的流畅,所以我又说:“生命在于流动。”老年人不能像中青年人那样搞大运动量,必须选择适合老年人的锻炼方法。我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每天晨晚平卧于地,两手掌平放于腰膂之下,左右腿交替抬高100次,既锻炼腹肌,又可使周身气血和畅。上下班虽有车接送,但我仍常以步代车,以增进气血流通。气通血活,何患不除?这是我养生观的具体内涵。

三、勤动脑

生物学的理论告诉我们,经常用的器官就健康,就发达,经常不用或少用的器官就会逐渐衰退。脑子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活力,这是因为勤动脑是一种涉及全身性的活力,不仅要有视觉、听觉和其他感觉器官参加,而且还涉及到反射和意向活动,勤动脑还能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敏捷,朝气蓬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我除了仍坚持读书学习、著书立说外,还自己创造了一种勤动脑的方法,即每晚上床临睡前在脑海里总结一天来的工作情况,每晨醒来后在脑子里制定新的一天打算。我所有的文稿以及工作进程,都是睡前醒后在脑子里制定的。我认为这样做可保持大脑有足够的信息刺激和血液供应,能培养判断能力,分析条理化,工作有程序,是防止老年痴呆症的最佳方法。

四、节饮食

中医古籍《内经》早就指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说明调理好饮食,使气血流畅,组织器官健全,人体就可享有天赋的寿命。第二种含义就是脾胃为生化之源。脾胃虚伤乃衰老之渐,故我不吃过量之食与不喜之饮,以“喜”为界。也不乱吃补品,而服一点不为人重视的活血药与运脾药,故能每餐必饥。每食必喜,乐而不疲,葆我康宁。

(李俊德整理)

猜你喜欢
动脑脏腑情志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肯动脑就会成功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