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角膜内皮炎患者1例治疗体会

2010-02-10 19:43任芝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4期
关键词:右眼皮炎皮质激素

任芝莉

角膜内皮炎是以角膜内皮混浊水肿,后弹力层粗大皱折,角膜基质水肿和角膜后沉着物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伴有眼内压升高和虹膜睫状体炎,孙秉基[1]于1989年首次报道,之后国内报道逐渐增多,作为一种新的疾病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有时易发生误诊。现将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例患者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7岁,因“右眼突感视物模糊伴轻度疼痛1周”,于2009年2月18日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诊断为“右眼葡萄膜炎”收住院治疗。既往体健,无眼病史。眼科专科检查:VOD 0.12,VOC 1.0,右眼球结膜睫状充血(+),角膜基质水肿,上皮完整,内皮层有散在细小羊脂状KP(+),房水闪辉(+)。眼压R 17mmHg,L 14mmHg。眼底检查正常。血、尿常规均正常。

入院诊断:右眼急性前葡萄膜炎。局部用典必舒眼水每日6次,双氯芬酸钠眼水每日4次,1%阿托品眼膏每晚1次,头孢美唑钠针2.0g+地塞米松针10mg静脉注射,1次/d。用药3d后,患者自诉眼痛症状缓解,视物仍模糊。查右眼睫状充血减轻,视力提高到0.2角膜基质仍水肿,内皮羊脂状KP未见吸收,故考虑为弥散性角膜内皮炎;在原治疗基础上增加阿昔洛韦针 0.5mg静脉注射,1次/d。次日,患者即主诉右眼视力较前提高,查体:VOD 0.3角膜基质水肿吸收,内皮羊脂状KP略吸收。连续治疗1周后角膜基质水肿完全消失,内皮羊脂状KP明显吸收,再继续用药2周(地塞米松已改泼尼松片 30mg 晨起顿服),视力提高至0.8,给予出院。泼尼松片逐渐减量维持治疗1个月后复查,未见复发。

2 讨 论

自1982年Khodadoust等首次报道角膜内皮炎以来,人们发现角膜内皮炎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但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以及缺乏可靠的实验室诊断依据,该病的误诊、漏诊情况在临床时有发生。对于角膜内皮炎的病因有众多学说,包括免疫反应、病毒感染以及遗传因素。一般认为角膜内皮炎分为3种类型,包括盘状角膜内皮炎、弥漫性角膜内皮炎和线样角膜内皮炎,最突出的临床特征是:①角膜基质水肿;②内皮面粗糙;③水肿区域的角膜后KP;④对皮质激素反映较好;⑤结膜充血轻微,前房闪辉轻微或缺如[1]。

3 治 疗

角膜内皮炎的治疗强调合理的使用糖皮质激素消除角膜内皮炎症,恢复角膜内皮泵的完整功能,同时是全身抗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糖皮质激素的逐渐减量及维持治疗,以免复发。

[1]孙秉基.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2例[1].中华眼科杂志,1989,25(1):25.

猜你喜欢
右眼皮炎皮质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掩其右眼
左眼右眼
左右眼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