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根尖孔未形成牙根尖周病变的治疗

2010-02-10 11:07杨再岚杨光毅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4期
关键词:颗牙窦道牙槽骨

杨再岚 杨光毅

1.贵州省岑巩县新世纪口腔科诊所,557801 2.贵州省岑巩县人民医院

恒牙在根尖孔未形成之前,由于外伤、畸形、龋病等原因可造成牙髓坏死,根尖周围组织病变,如未进行正规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完善,则易造成长期尖周窦道,根尖周围组织病变,牙槽骨破坏,窦道形成,牙根暴露。笔者1995~2005年对门诊遇到的此类病例采用一次性根尖病灶切除术,倒充治疗89例,102颗牙,经观察效果满意。

一般资料

适应证:经询问病史有根尖症状,临床检查窦道存在,甚至根尖暴露,组织塌陷,X线牙片显示根尖周有骨质稀疏阴影,根尖孔未发育完成,但冠根比不小于1∶1。

选择愿意治疗且符合适应证者89例,102颗患牙,其中男53例,61颗牙,女36例,41颗牙;年龄16~45岁。上前牙58颗,下颌前磨牙32颗,下前牙12颗。由畸形引起的38颗,外伤52颗,龋病及其他原因12颗。经单纯根管治疗或根尖切除治疗或根尖刮治治疗失败者52例,58颗牙。

治疗方法

①未经治疗过的牙齿常规开髓,制洞,根管预备,根管封药,封药后无不良反应,可于复诊时一次性病灶切除,根充,倒充。②进行过完善根管治疗尖周病灶存在者,可一次性病灶切除,倒充。③根管治疗不良,且尖周病灶存在者,重新进行根管预备,封药,充填,病灶切除,倒充,在根尖病灶切除时一并切除根尖周围增生纤维组织,肉芽组织,刮除坏死牙槽骨,并适量切除病变牙根,对根端暴露较多者可用浸有pH值为1的枸橼酸小棉球处理根面 30s冲洗干净。缝合时要使手术区有黏膜覆盖,必要时适当松解周围组织,缝合要严密。术后抗感染治疗1周,并于1周、1个月、3个月 、半年、1年、2年、3年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成功:手术创口愈合良好,无根尖及牙槽骨暴露,黏膜无红肿,无窦道形成;牙齿松动在1°以内,无叩痛,能正常咀嚼;X线片显示尖周硬板完整,原有稀疏区消失或显著缩小,呈新月形且周围骨质致密。失败:以上有1项不具备者。

结果:经2~3年临床及X线片观察89例,102颗患牙,成功 97颗,成功率 95.10%。失败 5颗,其中4颗因松动拔除,1颗继发感染。

讨论

年轻恒牙要在萌出后2~3年牙根才能达到应有的长度,3~5年根尖孔才能缩窄。在此期间如有各种原因引起牙髓坏死,根尖病变,又未能经正规而科学的治疗,很容易造成牙根发育不良,根尖孔未形成。虽然病灶周围尚有防御和修复力的组织,但由于病变范围大,单纯刮治不能使病灶完全愈合,必须切除病灶,严密缝合。再者由于根尖孔较大,不做倒充也很难达到良好的根端封闭。笔者就遇到58颗用不同的单纯治疗而效果不佳者,所以为保留患牙必须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即病灶切除,根充,倒充,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

病灶切除时应注意保留患牙牙根长度和黏骨膜瓣,以求得治疗后牙齿的良好固位和病灶有足够的黏骨膜覆盖。若有组织缺损时,可适当松解周围组织,做到能严密缝合,以免局部骨面暴露,影响疗效。

根管充填时,由于根管粗大,根管壁薄,在务求根充良好的同时,应预防根折的出现;倒充时由于根管壁较薄,根管末端预备时,勿切削过多根管壁,使洞型有一定深度即可。倒充材料应选有良好封闭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如玻璃离子水门汀。

失败的原因为根尖切除过多或牙根过短造成牙松动,不能行使功能而被拔除,这也是该治疗方法受限的主要原因。但作者认为,在不能进行根尖诱导成型的情况下,只要掌握好适应证,注意手术操作,随着病变的愈合,牙齿会进一步稳固。再度感染形成窦道者并不多见。

猜你喜欢
颗牙窦道牙槽骨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牙齿退休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
慢性窦道的诊治
经窦道造影判断螺旋CT 观察胆道引流术后T 管窦道的可行性研究①
除了牙,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