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东省蔬菜审定品种(二)

2010-02-14 16:28刘华荣
中国蔬菜 2010年7期
关键词:露地病株区域试验

刘华荣

紫阳长茄

育种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特征特性:长茄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枝条较细,幼苗生长速度快,叶色浓绿。极早熟,一般从出苗到门茄开花大约95 d(天)。门茄一般在第8节坐果,比对照94-1提早7 d(天)。坐果能力强,一叶一花序,一花序能同时坐2~3果。果实为亮黑色,有光泽,紫萼,果实长28~35 cm,直径为5~6 cm,单果质量250~350g,果实肉质细润,种子少,品质佳,硬度好,耐贮运。该品种耐湿、耐弱光,适宜保护地栽培。2 a(年)区域试验调查结果平均:花叶病毒病病株率为0;叶霉病病株率31.8%,病情指数20.4。

产量表现:在1997~1999年山东省日光温室茄子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年平均每667m2产量5 434.3 kg,比对照94-1增产20.6%;1999~2000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4 768.1 kg,比对照94-1增产16.5%;2008~2009年种植观察试验,每 667m2产量6 627.5 kg,比对照94-1增产13.5%。

栽培技术要点:小拱棚栽培1月下旬育苗,3月底~4月初定植;日光温室越冬栽培,8月中下旬定植,每667m2种植2 000株,定植后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植株迅速生长,采取双干整枝,前期以主干结果;越冬栽培到深冬季节(12月中旬)摘心,以萌发的侧枝结果为主,春季对侧枝不断进行摘心换头,及时疏花疏果,提高商品率。在山东省适宜地区作为保护地茄子早熟品种推广利用。

鲁蔬长茄1号

育种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特征特性:长茄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偏强,茎、叶紫色。中早熟。第1雌花着生于主茎第8节。果实为紫黑色,紫萼,质地较硬,果实长圆柱形,长约30 cm,直径约6 cm,单果质量约260g,肉质细嫩,品质佳。区域试验调查结果平均:绵疫病、黄萎病病株率为0;褐纹病病株率为20%,病情指数13.0。

产量表现:在2007年山东省露地茄子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 m2产量5 946.3 kg,比对照郭庄长茄增产9.0%;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5 352.5 kg,比对照郭庄长茄增产12.6%。

栽培技术要点:1月下旬育苗,4月下旬露地定植,覆盖地膜。行距80 cm,株距45 cm,密度每667m2约为1 900株。注意预防蚜虫、红蜘蛛、绵疫病。后期加强肥水管理,防早衰。在山东省适宜地区作为露地早熟品种推广利用。

西星长茄1号

育种单位: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西由种子分公司

特征特性:长茄品种。植株生长势强,茎、叶绿紫相间,花紫色。中早熟,第1雌花着生于主茎第9~10节。果实粗棒形,单果质量约380 g,萼片绿紫相间,果色黑亮,商品性好,果肉浅绿,肉质细嫩,品质佳。区域试验调查结果平均:绵疫病、黄萎病病株率为0;褐纹病病株率为12%,病情指数7.0。

产量表现:在2007年山东省露地茄子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 m2产量6 969.1 kg,比对照郭庄长茄增产28.0%;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6 225.5 kg,比对照郭庄长茄增产30.9%。

栽培技术要点:露地栽培3月中旬育苗,终霜期定植,一般采用大小行,大行距80~90 cm,小行距60~70 cm,株距50~60 cm。在山东省适宜地区作为露地茄子中早熟品种推广利用。

淄茄1号茄子

育种单位: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特征特性:长茄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100 cm以上,开展度80 cm。株型直立,茎秆绿色,上有短刺,叶椭园形,绿色。中晚熟。第1果着生于主茎第8~9片叶,萼片紫黑色,果实粗棒状,果长约30 cm,横径约8 cm,单果质量约360 g。果色紫黑偏红,果肉白色,肉质柔嫩,籽少,品质好。区域试验调查结果平均:黄萎病病株率为0;绵疫病病株率为10%,病情指数8.58;褐纹病病株率为22%,病情指数12.0。

产量表现:在2007年山东省露地茄子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 m2产量6 125.7 kg,比对照郭庄长茄增产13.0%;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5 440.2 kg,比对照郭庄长茄增产14.4%。

栽培技术要点:1月下旬育苗,4月下旬露地定植,覆盖地膜。行距80 cm,株距50 cm,密度每667m2约为1 500株。早春番茄灵(对氯苯氧乙酸)蘸花防止落花落果,注意预防蚜虫、红蜘蛛、绵疫病。在山东省适宜地区作为露地茄子中晚熟品种推广利用。

淄葫1号西葫芦

育种单位: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特征特性:属短蔓矮生型。生长势强,蔓绿色,蔓长40~50 cm,开展度60 cm,叶掌状五裂,深绿色,叶面有稀疏白色斑点。第1雌花着生于4~5节,瓜码密,连续结瓜性强,可同时结瓜4~5个。定植后35 d(天)左右开始采收嫩瓜。瓜条顺直,圆柱形,长20~22 cm,横径6 cm,单果质量390 g左右。嫩瓜皮色淡绿,有光泽,肉质细腻,品质好。区域试验调查结果平均:霜霉病病株率65.0%,病情指数28.5;病毒病病株率31.0%,病情指数4.8;白粉病病株率60.0%,病情指数52.3。

产量表现:在2007年山东省西葫芦春露地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 m2产量2 416.4 kg,比对照品种潍早1号增产16.6%;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4 582.4 kg,比对照品种潍早1号增产29.4%。

栽培技术要点:早春栽培适宜3月下旬播种,4月下旬露地定植。适宜密度为每667 m21 900株左右。雌花初开时注意人工授粉,保花保果。在山东省适宜地区作为露地西葫芦品种推广利用。

西星西葫芦1号

育种单位: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西由种子分公司

特征特性:属短蔓矮生型。生长势强,蔓绿色,蔓长40~50 cm,开展度55 cm,叶掌状五裂,深绿色,叶面有稀疏白色斑点。第1雌花着生于5~6节,瓜码密,连续结瓜性强,可同时结瓜4~5个。定植后35 d(天)左右开始采收嫩瓜。瓜条顺直,圆柱形,长20~22 cm,横径5.5 cm,单果质量400 g左右。嫩瓜皮色淡绿,有光泽,肉质细腻,品质好。区域试验调查结果平均:霜霉病病株率44.0%,病情指数12.7;病毒病病株率22.5%,病情指数2.7;白粉病病株率39.0%,病情指数12.4。

产量表现:在2007年山东省西葫芦春露地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m2产量2 975.9 kg,比对照品种潍早1号增产43.5%;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 624.4 kg,比对照品种潍早1号增产33.8%。

栽培技术要点:早春栽培适宜3月下旬播种,4月下旬露地定植。适宜密度为每667m21 900株左右。雌花初开时注意人工授粉,保花保果。注意预防早蚜虫。在山东省适宜地区作为露地西葫芦品种推广利用。

注: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潍坊市胜利东街1921号,26106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250100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西由种子分公司,莱州市西由镇,261418

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商场西街197号,255000

猜你喜欢
露地病株区域试验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露地甜樱桃雹灾前后的管理措施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东明县露地花卉的分布与病虫害防治
园林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方法初探
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现状及应对策略
提高南方秋冬季露地樱桃番茄产量与品质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