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声求气 祈合无间——从教学实例浅谈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010-02-16 13:04曹牟娟江苏省徐州市一中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12期
关键词:叠字声韵音韵

■曹牟娟(江苏省徐州市一中)

因声求气 祈合无间
——从教学实例浅谈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曹牟娟(江苏省徐州市一中)

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櫆教人读古诗文要 “因声求气”,强调通过熟读吟咏古人的作品领会古人的神气:“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声”指文字的节奏、音调平仄、押韵等,可以通过读者的朗读来体现;“气”就是指气势或语气,包含着人物的思想感情。“因声求气”就是读者通过反复朗读作品外在的言辞的音节声调,使我之心与作者之心祈合于无间,从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风格神韵。

古人写文章大多讲“气”,词句的长短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韩愈在《答李翊书》中也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声本于气,所以想得古人之气,不得不求之于声。求之于声,则不能不朗诵。可见,“因声求气”不仅符合作者的创作规律,也符合读者的赏读规律,是读者解读作品意蕴神气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文的教学中应特别重视作品的诵读,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因声求气”。

一、因声求气,感受作品的音韵流转

优秀的文学作品,莫不生于至诚,从而错落成长长短短的音节,高高低低的声调。读者歌而咏之,立刻就会感受到言辞的音韵美,获得朗读的快感。所以音韵美这种形式美比之文章的内在美,同样不可忽视。而古诗词篇幅简短、语言精练、节奏优美、内涵悠远,有感情地诵读是感受古诗词音韵美的重要手段。

我在教授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时,同样注重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味这首词的音韵美。《声声慢》一词的音韵美首先体现在叠字的使用上。清人徐钕在《词苑丛谈》中也曾评价说:“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肯定了词作首句叠字创造出的美妙的音乐感。我想,非读是不能体会这种‘珠落玉盘'的清脆铿锵之音的。加上词作后面还有“点点滴滴”四叠字,与前面照应有法。

清代词学家在《介存斋词选序论》中除了盛赞词的叠字成就外,还指出其中蕴涵了双声叠韵的巧思妙排,是“非伟大的作家不能做到的绝调”。教学中如能安排好诵读,学生自然会在唇、齿、喉、舌的运动中感受到词作音韵流转的特点,习得词作蕴涵的凄惨愁苦之气,更无须老师再去赘述李清照的遭遇有多凄凉。

另外,我在备课查阅资料时发现,这首曲词在声韵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押入声韵。一般的声声慢曲词要求押平声韵,这首词却独选用入声,而李清照是非常精通音律的词人,这样安排肯定有她的道理。通过深入了解,我发现平声字声音和畅宏大,入声字声音则显得急促迫切。但入声字音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只在少数方言如吴语、粤语、闽语中保留着。有幸我来自吴语区,为了让学生理解这首曲词选用入声韵的妙处,我决定用吴语配乐给学生朗诵这首词。听读后学生的回答很简洁却让人非常惊喜,说是“像一个女子在啜泣”。是的,“啜泣”二字足矣,入声韵的急促迫切正好与哭泣时的抽噎相似,也只有入声韵更能传达出这首词激越凄厉的情调。

二、因声求气,体悟作品的意境情趣

古人在创作时非常重视声音与意象的统一。刘勰曾提出“寻声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就是说作者心中的意象与合乎声律的语言文字之间的和谐一致。因此,我们若能循声而诵,因气而读,就可以由文字的声音体察到作者心中的意象,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的快感,进而进入作品情境,这一点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上杜甫《登高》一课,至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前三分钟,我先举行了杜甫诗歌名句名篇的背诵比赛,这不仅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琅琅的书声,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活了他们的思维。课上,我又安排了几次朗读,前后贯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为初读,让学生用一分钟的时间初读诗歌,扫描诗中文字,解决字音断句,做到知其音,明其意。二为听读,老师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朗读该诗,并配了一段较低沉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听。这一环节,老师用自己的激情点燃了学生的激情,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感悟诗的意蕴,在优美的旋律中体味诗的意境。三为品读,让学生在反复的吟诵涵咏中把玩品味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诗。这一环节是读诗的关键,它不仅是学生进入诗境、体会诗情的关键,还是一个语言积累的过程。通过吟诵,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诗中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掌握急风、哀猿、飞鸟等意象的内蕴。四为诵读,就是要求学生有感情地配乐背诵《登高》一诗,并按小组、班级的形式多样开展,老师做适当点拨。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有些同学还读出了自我体验。学生提出朗诵“萧萧”“滚滚”两词时,应拖长音调,让人感觉“萧萧”之声不绝,“滚滚”之音不歇,人生的豪情壮志不减,人生的凄凉无奈在继。可以看出,这不再是简单的机械的背诵,而是学生自我训练、自我揣摩的过程。

诵读是学好古诗词的有效途径,通过有声有情的诵读,诗中的字句就会活起来,作品也会更具形象性,学生置身于这样声情并茂的语言环境中,自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因声求气,把握作品的人物形象

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的第一板块便是“因声求气”,要求其中安排了两篇古文,而诵读也正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中国的古文家,从唐代的韩愈开始,大都重视诵读。朱晦庵曾经评价说,“韩昌黎、苏明允作文,敝一生之精力,皆从古人声响学。”而清代散文家姚鼐在《与陈硕士书》中也说:“大抵学古文者,必须放声疾读,后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这些都强调了古文学习中诵读的重要性。反复诵读,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而且便于学生把握作品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我们备课组内的一堂《烛之武退秦师》的研究课便是很好一例。老师深谙此板块的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以读为重点,以读为线,在文言诵读教学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究。首先,教师要求学生课前自读课文,并能较通顺地翻译课文,重点的句子、段落写到本子上。这就让学生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掌握基础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大意,并且充分强化了学生古文学习的自主性。其次,在课堂上,老师抛弃了传统的文言字词讲解法,采用以读带讲的形式,让学生在充分的诵读中巩固基础,理解文意,把握人物形象。小组分工的对读互译,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轻松解决了贰、军、鄙、封、肆等重要文言知识。小组分工的角色朗读更是激起了学生钻研文本探讨人物形象的热情。有学生指出,佚之狐虽只一句话,在诵读方面却值得细细推敲:读“国危矣”时,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读出佚之狐对国事的担忧;读“师必退”一句时,“必”字应重读,读得坚定,读出胸有成竹之意,读出他对烛之武才能的了解和肯定(教师点拨:侧面描写)。对于烛之武推辞的那句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力也已”,有学生说“矣”“已”读长音,读出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的慨叹,也有学生说应读出烛之武对年轻时没得到重用的满腹牢骚,更有学生补充说烛之武不单是为自己鸣不平,而是不希望更多的人才被郑伯埋没,希望他不要等到“国将不国”的时候才懂得重视人才。人物形象在角色朗读的推敲中越来越丰满。烛之武说退秦师一段,虽仅百余字,却很好地展现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形象。教师先带领学生对这段说辞内容进行了梳理,学生在掌握了烛之武言辞的层次和技巧之后,诵读展现得委婉曲折,开阖跌宕,步步紧逼。班级的表演朗读示范,更是让学生的热情达到了高潮,而书中的佚之狐、烛之武、郑伯等人俨然来到了我们的眼前。文言文不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恰恰相反,充满情趣的课堂让学生觉得课后的背诵也是一件乐事。综观本节课从课前到课后的教学安排,老师以“读”一以贯之,且诵读方法灵活多样,诵读目标具体明确,诵读过程合理有层次。

语文离开了诵读,就不成其为语文,古诗文的教学更是离不开吟诵涵泳。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诵读中觅得古诗文之气,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倡导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诵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是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猜你喜欢
叠字声韵音韵
当代诗词史稿(十二)——声韵改革成果概览
奇特的叠字联
中国诗歌声韵演变发展略
从声调演变史看方言中调值变化现象
诵读古诗词 体验音韵美——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开展诵读古诗词活动
叠字家园
普通话声韵配合表的规范问题
《中华大典·音韵分典》与音韵训诂研究
《汉语十四行试验诗集》的音韵艺术
叠字话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