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读写 培养能力——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2010-02-16 13:04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12期
关键词:项羽课标理解能力

付 勇(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

重视读写 培养能力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付 勇(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技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有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耗时多,收效少;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少的怪现象。那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如何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与人文素养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重视读写,培养能力。

一、让书香溢满校园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能力。读,可以撷取信息,获取知识;读,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读,可以培养语感,陶冶情趣。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地点,引导学生去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前读

课前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求,布置学生阅读。在每教一篇课文之前,可针对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雷雨》时,我事先布置了几道阅读题,让学生去了解《雷雨》的相关内容。如:(1)本文的人物有哪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2)本文的矛盾有哪些?从这些矛盾可以反映出什么问题?(3)人物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从语言特点可以看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问题去阅读文章,就会有的放矢,将对课文的重难点有一个初步的突破,在课堂中,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学生的自我参与热情就激发出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显得鲜明而突出,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2.课中读

课中学生的读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诵读。诵读对于营造读书气氛,激活课堂教学氛围,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语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把诵读穿插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课文的内容美、思想美、艺术美。在教学古诗文单元时,笔者让诵读作为整个教学的主要环节,通过诵读,学生记住了字词,理解了内容,感悟了情感,领悟了艺术,并且能够背诵并默写课文。这样,不仅达到了古诗文的教学目的与要求,而且又提高了学生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3.课后读

课后的读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巩固学生的课内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教学篇章的需求,补充一些跟课文有关的篇目,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现行的人教版必修教材配备了一套语文读本,这对语文课本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与拓展,教师应以此为蓝本,引导学生阅读读本,从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在教完《鸿门宴》之后,我及时引导学生自读《项羽之死》,要求学生掌握情节,结合文本分析项羽的性格特征。再结合历史上一些人物对项羽的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项羽的性格悲剧。这样,学生就不会仅仅局限于课本,而是延伸到了课外,对项羽这个人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能运用历史的眼光对项羽作出符合自己认识的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让书香浸润学生的心灵,让书香弥漫整个校园,那么,我们将会可喜地看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让写作浸润心田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了,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样不能忽视。写作能力的高低,可以看出一个学生思想的深与浅,表达的顺与滞,语言的好与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有效地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这一方面,笔者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课堂作文教学与平时练笔相结合。课堂作文教学应有针对性与梯度性,根据教材要求,按照学生能力发展需求,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现今的人教版必修语文教材为例,必修三、四重点是要教会学生议论文的写作,从论点的提出,到论据的选取,再到论证的展开,等等。教师可根据人教版的这一要求进行作文教学。每次作文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的某一种能力。课后认真批改,在批改中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在作文讲评时,抓住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并发下本次作文的范文让学生参照。课堂作文教学要做到一次一得,应通过讲评,让学生学会某种能力的写作。平时练笔也很重要,教师在抓好课堂作文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勤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方式很多。比如摘抄名言警句,收集素材,写心得与体会,自由创作,等等。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练笔,积累起丰富的材料,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驾驭文章的能力。在课堂作文教学与平时练笔当中,笔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指导的学生习作经常发表在《读写月报》《科教新报》《作文成功之路》等报刊杂志上,而在每次的考试中,学生的作文平均分要比其他班高出三分左右。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写作时时浸润着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有一种写作的欲望与激情,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会得到有效的改观与提升。

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始终让读与写贯穿在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环节中,切切实实地培养学生读与写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2009年下半年,我带了两个普通班,面对学生整体素质低于科技班的现状,我没有对学生丧失信心,而是教会学生如何读语文,如何写作文,这样坚持下去,到2010年上半年,在学校举行的期中考试当中,我所教的两个班的语文平均分竟然比科技班的平均分还高出 2分。同事问我有什么秘诀,我只是说,我重视读写,培养能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激发起来,学生读与写的能力就会得到相应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也就会得到改观与提升。

当然,读与写其实是紧密联系起来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只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学生的读写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改观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就会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猜你喜欢
项羽课标理解能力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梦遇项羽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