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题研讨会的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研究

2010-02-17 13:53刘永娜林茂松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27期
关键词:研讨会研究生指标

刘永娜 林茂松

1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2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1 问题的提出

研究生阶段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科研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相比本科阶段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成为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教学模式。如何评价定期参加讨论会的研究生是否逐步形成科研人员应具备的思维方式及科研能力?这需要对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评价。研究生专题研讨会的评价工作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复杂体系。评价指标选取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选取合适的指标有助于评价工作发挥更好的功能来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及提高研讨会质量。因此,建立具体的、可测量的评价指标是评价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

2 初拟评价指标

2.1 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分析

孟万金提出研究生所需科研能力要素主要有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1]。顾明远强调研究生阶段应该重视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不要忽视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2]。钟志贤注重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兼容、获取隐性知识、自我管理、可持续发展十大能力的培养[3]。何克抗提出创造性思维过程由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时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等6个要素组成,这6个要素相互联系且发挥作用不同[4]。

2.2 专题研讨会介绍

专题研讨会(下文简称研讨会)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其开展模式为:会前,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查阅相关资料,由报告人向其他成员提交本期报告资料,以便大家准备讨论;会上,报告人就本期专题先做报告,阐述自己的观点,报告结束后大家互相讨论、提问及答辩;最终由导师做点评[5]。

研讨会开展流程分为4个环节,即课题选择、专题报告、专题讨论及论文撰写。每个环节要完成的目标不同,训练的科研能力也不相同:第一个环节主要培养自学能力、信息搜索与处理能力、分析课题能力及发现问题的能力;第二个环节主要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资料准备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第三个环节锻炼兼容能力、提问能力及回答能力;第四个环节主要培养论文撰写能力。

通过文献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上面分析的各项能力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排在前面的有创新能力、问题提出与解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撰写论文能力、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值得关注的是提问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之间的关系,按照提问的质量可分为事实性问题的提出、推论性问题的提出及批判性问题的提出[6],分别有助于培养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及辩证思维。

3 筛选评价指标

依据目标分解及典型研究的方法在上述各种能力中筛选评价指标,但得到的初选指标数量较多,依然存在相互包含及互为因果关系的指标。因此,对初选指标进行再次筛选,使之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及合理性,最终得到11个二级评价指标。再次依据目标分解法,将二级指标分解,使之成为更加具体、可以测量的指标,即三级指标[7]。下面是具体评价指标。

课题选择能力:1)信息搜索与处理能力(确定检索词的能力、使用检索系统的能力、对检索结果处理的能力);2)分析课题能力(难度及可行性分析能力、研究价值分析能力、创新价值分析能力、制定合理计划能力、拟定课题题目能力);3)发现问题能力(探索问题的敏锐力、预见未来的能力)。

专题报告能力:1)语言表达能力(中文表达能力、英文表达能力);2)资料准备能力(文献阅读广度、文献阅读深度、文献综述能力);3)分析问题能力(分析论证能力、灵活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专题讨论能力:1)兼容能力(对新观点批判吸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2)提问能力(事实性问题提出能力、推论性问题提出能力、批判性问题提出能力);3)回答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回答有借鉴价值、归纳总结能力)。

论文撰写能力:1)论文质量(国内外研究成果相结合、不同领域知识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有理论或实用价值、符合规范化要求);2)体现创新性(提出新观点能力、提出新方法能力)。

4 结束语

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是非常复杂且有难度的课题。本文依托专题研讨会来研究评价指标,不仅使得指标更加具体、便于测量,且可在讨论会开展过程中加以检验与修正。本文对评价指标的研究为以后的评价工作奠定基础。当然,这些评价指标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这需要在实践工作中逐步完善。

[1]孟万金.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调查研究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1):58-63

[2]顾明远.试论21世纪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3):10-13

[3]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杨立强,邓军.Seminar: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J].中国地质教育,2005(2):78-84

[6]文明.大学生提问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29

[7]周海华,周煦.教育评价及评价体系[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研讨会研究生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在齐越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6年国际云和可信计算研讨会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