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010-02-17 13:53林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27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科学英语教学

林黉

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 云南蒙自 661100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林黉

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 云南蒙自 661100

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于一体的教学体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人才培养和促进大学英语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科学发展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跨文化交际

10.3969/j.issn.1671-489X.2010.27.021

作者:林黉,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应用语言学研究。

Author’s address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Yunnan, China 661100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随着高教的发展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其地位日益突显,社会对大学英语的教学也提出新的要求。但红河学院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原有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导致学生“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而教师对教学内容及其难度和深度难把握、教学方法难采纳、难以因材施教等也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将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这有悖于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不符。因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英语教学,积极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举措。

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所蕴涵的大学英语教学观

科学发展观是党提出的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等和谐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代代永续发展。

综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可见其所蕴涵的教学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强调大学英语观敲掉大学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习者自发进行有意义的英语学习。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激发自学动机,充分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使学习者能自教,最终成为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全面发展观强调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

协调发展观强调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师的专业与学生语言素质间的协调发展,强调学生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自身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语言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协调发展观要求教师应主动发展,学会主动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进而形成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独特性、敏感性,并不断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和概括,不断获得主动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教学的重心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为长远发展与提高奠定坚实基础的、适应知识不断更新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的“学会学习的人”“学会适应变化的人”“学会灵活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人”“能顺应社会要求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2 落实大学英语教学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2.1 转变教学观念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3号)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转变把英语考试看做英语教学的终点,把考试通过率视为衡量英语教学尺子的错误观念,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积极转变教师角色。

2.2 转变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这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将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转为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2.3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教师作为发展中的专业人员,其多层面、多领域的发展内涵注定其必须终身学习。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英语语言素质的协调发展相辅相成。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或跟随教师去认识需要认识的知识,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施教者,但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需求、英语学习态度、学习风格等也督促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为此,教师应树立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的观念,不断提升与拓展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以达到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3 科学发展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并真正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英语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一主题,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构建有学校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突出技能培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及注重能力、促发展的评价体系,实现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全面提高。

3.1 制定有学校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根据学校实际,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英语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以因人施教、因需施教为原则,确定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形成将大学英语课程由单一课程转变为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课外实践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行业英语类等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3.2 构建开放式、个性化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英语应用能力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一主题,根据学生的兴趣、基础和发展方向,将大学英语课程由单一阶段、封闭式、统一化的单一课程调整为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的2个阶段。开放式、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模块,既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培养他们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不同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英语教学从应试型向应用型转变。两个阶段和多模块课程相互衔接,符合学校办学宗旨,满足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和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3.3 创建大学英语分层次、突出技能培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本着“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英语语言素质的养成”的五大原则,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双向选择、动态管理、“四分层”的方式实施分层次教学,同时不同层次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整体教学法;2)启发式教学法。创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以表达能力训练为主的教学方式,强调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出一套既有本校特色又符合教与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各种英语比赛中得以突显。

3.4 形成注重能力、突出过程性、促进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估的力度,以多主体、多项目、多形式、多层次、多标准的方式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如形成性评价采用“四观察,两体验”的方式,终结性评价采用“一分离,四统一”的方式,实现教学由唯知识转向重能力、重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3.5 创建“一条主线、四个层面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要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应注重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内容有机融合,指导学生全面深入地获取掌握与主题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及丰富的语料,单一的教材显然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为此,针对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创建不同层次的语言实践教学体系。

1)一条主线: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英语应用能力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2)四层面训练:课堂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英语学习团队专向技能训练;网络资源个性化技能训练;第二课堂综合技能训练。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将教学有效地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由校内拓展到校外,由教学计划内拓展到教学计划外。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提高,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大学英语教学的科学发展,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意义极其重大。要实现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应坚持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手段,以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特长为基本途径,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既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from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Lin Ho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orie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has its main components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 is a systematic whole, incorporating different teaching models and approaches.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is important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or it takes people as the foremost, and insists on the who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mote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 To carry ou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to reform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re the effective ways to achieve talents cultivation objectiv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glish.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319.1

A

1671-489X(2010)27-0021-03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科学英语教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