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实证调查及对策

2010-03-28 10:45彭劲松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跨文化听力

彭劲松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体育专业公共英语教学存在行为主体单一化、互动双向割裂化、教学方法静态化的局面。体育专业英语听力教学效果不佳一直是困惑大学英语教学界的问题。国内外英语听力实证研究关注对象基本上都是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对于体育专业学生听力的研究并不多见。笔者拟对某高校体育学院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高校体育专业英语教学水平。

一、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英语的认知程度与需求分析

笔者随机抽取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1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1200份,回收1200份,其中有效问卷 980份,有效率为 82%。并对相关的教师及主管领导进行了访谈,对该体育学院专业英语的师资力量、教材使用等进行了咨询和调研,并对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常规统计处理。

1、体育英语认知程度分析

由表 1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安排体育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认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只有 4%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体育英语的专项教学,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占7.5%。86%的学生对体育专业英语学习表示喜欢,仅有4%的学生不喜欢。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专业英语在学生当中还是非常受欢迎的。

表1 体育学院学生对体育英语的认知程度

2、体育英语需求分析

国外教育界对需求分析的讨论和实践约有 30-40年的历史,将需求分析用于外语教学也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Richterish在1972年第一次提出了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这个概念,指出了如何满足学习者在未来的语言使用环境中的交际需求的系列范畴[1]。束定芳 (2004)把需求分析分为社会需求分析和个人需求分析[2]。调查显示,在 “学习英语的目的”这项需求上,只有 15%的同学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需要,学生普遍认为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不学习是没有出路的。98.3%的人认为学习是有用的,但也有个别学生 (1.8%)持怀疑态度。82%是为了将来工作,几乎 100%的同学是为了通过各种考试。可见学习者的学习目的需求比较明确,不管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还是为了将来工作,与通过考试这一目的都不矛盾。就 “学习内容”的需求方面,大多数同学希望将来很好的就业,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调查发现,尽管学生都认为学习有用,但一谈到努力学习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时,有 23%的人表示不能坚持学习,想要的只是一纸文凭,更有的学生不想学习。“在为了自己的将来肯于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上进的人”占84.8%,另有约 15%的人不愿付出辛劳,遇到困难就缩了回来。学生的意志锻炼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强。

可以看出,体育学院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目的还是学习兴趣方面都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即并非他们不愿意学习,而是他们的学习目的明显倾向于学以致用。

二、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的障碍因素

1、跨文化背景知识缺乏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英语教学只重视语言形式的准确性,而不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学习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胡春洞 (1996)[3]认为不管是传统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还是转换生成语言学,都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本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没有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语言知识对于正确理解语义和弥补漏听的语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听力理解的基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过程中常常会不自觉地照搬自己的文化习惯,因此在进行日常的跨文化交际中常常出现理解和信任上的障碍。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 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如果我们再不对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加以重视,则必然会产生语言和文化脱节,制约着学生听的能力,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巨大障碍。

2、心理因素制约

由于大部分体育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有近一半的学生,由于自己英语底子薄,课堂上老师几乎又是全英语上课,听不懂,感觉自己跟大学英语的要求有太大的距离,于是从心理上开始放弃英语,旷课或者上课心不在焉;学生上听力课时,尤其应要求他们集中注意力,排除一切干扰。加之高年级同学四级英语考试屡屡失败的事例,有些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学习英语的料子,从进入大学没多久就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理,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4]教师可以给他们举一些成功学习英语的事例,如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无论学业还是打球,她都是在先天条件不太有利的情况下,靠坚忍不拔的毅力,靠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金牌。通过她的成功学好英语的事例最大限度地调动体育学生的学习英语积极性,鼓励他们在英语学习上战胜困难,破除 “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体育专业英语教学策略分析

体育专业的英语课程设置应体现体育专业特色,满足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目前还没有针对体育专业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育英语听力教材。体育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需要具有创新性。

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状况布置相应的听力任务

针对体育专业学生活泼好动,难以集中注意力的特点,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和背景知识,并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稳定情绪,提高学习的自信心。课后布置相关练习。体育英语听力作为一门专业英语课程,开设对象主要是是运动训练、体育教育两个专业的学生,这两大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职业是体育教师、体育教练、、体育外事顾问等,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英语交流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听力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泛听,一种是精听。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去精听,通过反复对材料中的语音、语调、重读、连读进行模仿、背诵,进而掌握语法和词汇知识。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应鼓励他们泛听,可以听课外的故事、学会归纳大意和辨别主题句。所谓泛听,就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听力材料,如感兴趣的精彩赛事、英文电影、新闻广播等材料,其目的是培养对听力的兴趣以及语感。

2、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习英语的动机。

针对学生不同的水平,教师可以将班级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由各个英语组长组织同学选取浅显、易懂的体育英语对话进行反复操练,并精心选择赛事解说、体育常识和赛事规则介绍等影像资料。学生在初听时,先要对文章大意有个初步了解。第二遍时要特别要注意开头句和结尾句,速记数字、地点、时间、人名等相关信息和文章的要点。听最后一遍时要对照题目迅速调整,查漏补缺,及时更改错误,保证相应的正确率。因为这些资料和他们未来的职业息息相关,这有利于激发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设定不同话题拓展、丰富教学内容。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动脑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教师要重视跨文化知识的渗透,提高学习效果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主要场所是在课堂。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将中西文化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并将跨文化背景知识的习得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各个阶段中,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如对人的称呼、招呼语、感谢、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来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5]另外,教师作为引导者,可以运用英语电影、音乐、电视、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只有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才能让学生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跨文化听力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