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2010-04-03 09:32朱连宝
电力安全技术 2010年3期
关键词:发电厂规章制度管理者

朱连宝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安徽 淮南 232008)

对于发电企业来说,为了实现“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工作要求,需要加大力度抓好安全基础管理,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科学的安全管理手段,尽可能实现企业本质安全。

1 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化、科学化、人性化

(1) 健全规章制度。这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可使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做到凡事有据可依、违章有据可查,从体制规章上规范企业生产和员工行为。当前,发电企业有很多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一方面是由于现行的规定里存在一些漏项或不完善的地方,另一方面是由于相关管理者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恣意而为,用人权而不是用制度来管理。企业的厂部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应下大力气来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并在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根据暴露出的问题不断完善它。

(2) 科学化的安全管理。这是实现高效率和高时效的手段。企业坚持安全管理科学化创新和开拓,将有效地提高其自身的安全水平。传统的安全管理就是安监人员带着袖标到生产现场,监护生产现场人员行为或发现隐患等,回来后再发发通知。这种单一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合现代发电厂的安全管理。现代发电厂规模更大,机组更加先进,要求人员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手段更科学,同时当前社会对人和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如何确保发电厂的人、机、环和谐统一,需要企业从深层次来思考、来挖掘新的管理模式。

通常,发电厂采用季节性大检查(如春、秋季大检查)以及专项大检查等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并将发现的问题用表格列出,这是一种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式,需要长期进行。此外,系统、科学的安全性评价检查方式已逐渐被各发电厂广泛采纳使用。这种检查方式采用安全系统工程从设备和人的管理深层来挖掘和剖析存在的问题,然后集中分析,找出存在于企业设备和人员环境中的隐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提高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平。这种检查方式需要周期进行,要经历初评价、自评价、

专家评价、问题汇总整改、专家总评等几个阶段。科学地建立应急预案、问题库以及重大危险源管理机制等,是发电厂对某些重点问题采用的特别管理方式。此外,还需要依靠企业成熟的MIS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进行管理,依靠班组上报的班组日志、异常情况分析、事故报告等资源,更科学地对企业安全生产实行管理。

(3) 人性化的管理。这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补充,是最值得推崇的,也最容易被一些管理者忽视的。诚然,安全管理的原则性和严肃性是不容侵犯的,任何人在规章制度面前都是平等的,这是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但是,实际上安全管理面对更多的是广大的普通职工,他们奋战在生产第一线,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压力。因此,安全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一样,尊重和关心他们;在工作中要加大对安全技术及规章制度的宣传和贯彻力度,并坚持对职工的长期教育和帮助,以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生产技能。

由于职工在工作中的违章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必要的考核是需要的。但考核不是目的,使职工提高认识,以后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才是目的。有些违章,并不是职工主观上的故意,而是由于他们对行业标准、规章制度不熟悉、不精通所致,他们需要时间来学习和提高自己。所以,安全管理者要努力和职工建立一种既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又是同志和朋友的和谐关系。教育职工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从心里面去温暖和贴近他们,让他们在接受批评、教育甚至考核后,不带抵触情绪,避免因此给工作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要客观地面对职工的违章或错误,人性化地管理他们,真心、务实地帮助他们,使他们得到提高,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

2 提高安全管理者综合素养,增加安全管理者数量

安全管理者的安全素养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安全管理者是企业安全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宣传、贯彻者,由他们带领全体职工通过多种途径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提高企业整体安全水平。因此,安全管理者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非常重要。

目前,很多发电企业存在安全管理人数严重不足的现象,一般仅设2~3人。随着国家对安全、职业健康、环保的高度重视和越来越高的要求,安全管理者所要参与管理的层面也越来越广。对安全管理者而言,安全管理统计、上报,资质审核、工作流程、日常管理等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处理;而对生产现场机组稳定运行和人员的施工安全等的监管更是工作的重心。要做好这些工作,不仅需要有专业技术精湛的安全管理者,更需要有人数上的保证。发电企业安全管理者的高素质和足够多的数量,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3 注重领导和职工的全员参与

安全管理特别需要厂部领导,尤其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大力支持和响应。只有这样,企业的安全活动才能得到大力贯彻实施,安全监察的通知单、整改单、考核单才能得到充分、有效地落实。

安全管理更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的工作。企业安全文化的普及、安全水平的提高,归根到底是职工安全素质的提高。在企业日常安全管理中,应坚持组织厂级或分场以及班组的安全活动,学习规章制度、上级或厂级文件精神、事故通报,进行业务培训或专业培训取证,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安全活动丰富职工的安全生活,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营造企业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4 安全管理贵在真实,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安全管理贵在真实,切记走过场。在开展任何形式的安全活动时,都应该考虑活动的效果,要有针对性、时效性,而不应走形式、造声势。如,某发电厂在机组技改、大修期间接到上级通知,要求在接通知之日起全厂各部门、各班组认真开展一系列安全大检查,但由于机组技改、大修期间工作任务重,没办法根据通知要求进行全面检查,最终导致企业对上级通知应付了事,起不到实际效果。发电企业任何时期的检查都应该结合企业当前的生产状况、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要有倾向性的重点检查项目,而不是笼统地一概检查,否则最终可能什么问题都查不出来。

要真正落实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异常是事故的前提,要防止事故的发生,就要坚持从抓异常开始。要对所有异常状态或事故分析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分析出异常状态或事故发生的表面和深层次原因,制定对策进行预防,并“举一反三”,预防类似情况发生。当前,很多发电企业对事故的分析处理很不深刻,只简单地找出一些原因,对责任人简单考核一下就算结束,这种工作方法和态度是很不负责任的。一定要对事故进行总结分析并吸取经验教训,同时严肃处理事故责任人,以防再犯。

5 重视外包工程管理

当前,电力行业中外包项目是安全管理的一大难题,是最不容易控制的。因为外包项目的工作人员对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要求不够熟悉,他们的文化层次、安全意识、思想意识等跟长期接受安全文化熏陶的电力职工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外包项目中违章现象大量存在,难以管理。发电企业要做好外包项目的安全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以包代管。要坚持电力行业自身已成熟的管理模式,按照“谁发包、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对外包队伍的入厂教育、安全培训、现场风险交底并进行全过程监控,及时制止或处理外包队伍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不规范施工行为。

6 加强职工劳动防护工作,优化作业环境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健康教育,建设和谐的作业环境,系统科学地配置职工的劳动防护用品,提高发电企业的职业健康水平,优化企业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舒展电力职工的胸怀,为更好的安全生产创建基础。

猜你喜欢
发电厂规章制度管理者
破坏发电厂
破坏发电厂
发电厂的类型(二)
“墙化”更需“强化”
第三部分 规章制度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总经理办公会通过的劳动规章制度有法律约束力吗?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