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院经费管理对独立学院办学的启示

2010-04-07 09:24徐伟红
关键词:书院办学学院

徐伟红

清代书院经费管理对独立学院办学的启示

徐伟红

书院的经费管理对书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到了清代,管理更加完善,加强对清代书院经费管理制度及其方式的研究,对我国独立学院的经费如何更有效的管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清代书院;独立学院;经费管理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历时近千年的中国书院亦不例外。尽管如此,书院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和学术机构,它的学术、教育和经费管理特色一直备受推崇,它的许多经验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由于书院最初属于“私学”,与当今的独立学院有着类似之处,本文拟就清代书院经费管理谈谈它对独立学院的启示。

一 清代书院的经费管理

“养士不可无田,无田是无院也”,“物不备不足以集事,赏不昭不足以做人;然则劝学兴化,固宜谋及经费矣”[1],由此可见经费对于书院的重要性,而古代书院经费的筹集很不容易,故书院自成立起就非常重视自身的经费管理。到了清代,除了制定经费的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外,还派专人管理,开源节流,以增强办学的实力。

1.制定经费的管理制度。

早在宋元时期,书院就已建立起包括人员、仓储、薄书、收支等内容的各种经费的管理制度,到了几百年后的清代,这些管理制度已非常完善。在书院的规条、章程中,有大量的条款是谈经费管理的,如福建诗山书院在1892年制定的《诗山书院章程》共二十七条,其中有十五条是谈有关经费管理的。不但如此,许多书院还制订了很多专论经费管理的规章,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簿记账册登记制度。

首先,从制定专论经费管理的规章来讲。清代许多书院的章程都对山长薪修及童生膏火、祭祀、行政等各项费用有明确规定。一般山长薪修由束修、聘金、贽仪构成,而且还配备斋夫、伙夫等;生童膏火有膏火银和食米两部分,奖赏则有官课和月课等几种课的奖赏;行政则包括各种工役费,如门夫、堂夫、火夫等。如宁乡的《云山书院志·书院章程》、1831年湖南渌江书院制定的《书院膏火规条》等,另外福建的诗山书院还有专门的《购田规条》。

其次,从簿记账册登记制度来讲。许多清代的书院几乎每笔钱的开支都有明确的记录和具体的用途,为此,几乎每个书院一般都有一套比较完备的账册登记制度,这些账册大概有支用簿、年收租谷印簿、月收租息银钱印簿、钱谷出入总登印簿、支发各项钱米印簿、循簿环簿、经费总簿、交代备查册、膏火册、租田清册、报销清册、板租总簿等。建立簿记账册还有一种好处,那就是可使院产不至被人强占,如宁乡的玉潭书院建于明朝,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兴复时,县学不愿归还其所代管之书院学田,诡称“宁邑并无书院膏火田亩”,邑绅根据“自书院毁,五处田存学待复,朗载新旧邑志,到班可考”,终于把书院的财产追回来了。

2.派专人管理经费,形成了以董事制为代表的管理体系。

到了清代,书院的经费管理体系已非常完善,且非常民主、公开、透明化。这种管理体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官府直接经管,各书院的经费都由“恩赏银委员”经理。如湖南渌江书院《束脩规条》中有一条就明确提出“各堂俱设有管理数目者,该会较公事,出入租减,另设一人,未免耗费,因将数目概归兴贤堂管账人经理,每年给薪水肆串,而首士亦宜不时稽查”[2];而旁人是无权干涉的,“岁修事宜,束脩首士兼理,肄业生童,不得干预,其出入用费数目,仍归兴贤堂掌数人经管”。另一种是在官府的监控下由书院派专人管理。如安徽的桐乡书院章程中就有《董事九则》明确规定“书院董事议定多人,内以数人为常董,十六人值年,每年四人,轮流更换”,不但如此,还规定了董事的人数、轮值的时限、各自的职责以及工作懈怠须承担的责任等,书院经费支出透明度相当高,开销章程都会定期公布以供全体师生了解。

3.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

清代书院为了更加公平有效的对经费进行管理,还建立了非常健全、合理的监督机制,有的由官方负责监督书院,还有的是书院自己监督自己。湖南省醴陵市的禄江书院在《膏火规条》中规定膏火由学师经管,“每年七斋公择殷实老成二人总理”,“总理一年一换,交接之时,务将经管数目一入一出核算明白,倘有侵渔弊窦,一经查出,凭众处罚,毋得徇情。凡司其事者设立数簿,登记出入岁收”。这说明在清代,书院负责经费管理的到年终或者人事交替之时都会将各项经费的使用去处张榜公之于众,供全院师生监督,同时还造册送给官府查核,官府也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监督作用。

4.推行开源节流。

为了使书院的经费“持久无亏”,许多书院非常重视开源节流。如湖南龙潭书院就规定因“院中经费五多”,故“凡官绅庆吊,概不应酬”,书院大力鼓励官绅、士民捐赠田地、房产、银钱等。清代书院还有专门的制度规定书院可以用现有的经费经营田庄、典库、盐店、书局等,获得的收益用来维持书院的开支,包括房屋的修缮、增建,教师的束脩、薪金,学生的膏火、奖赏,仆役的工食银,购书、刻书的投入,以及祀祭等日常开支。在清代的中后期,江浙、皖赣、闽广等地靠近城市的书院入的出息逐渐被房租、店租、存款的利息、自办产业的利润所替代。[3]

二 书院的经费管理对独立学院办学的启示

独立学院的办学没有国家财政拨款,是一种“自主办学、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新型办学模式,所需经费投入及其它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当然学生的学费也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由于它的创办还只有近十年的历史,在经费管理方面经验很不足,大大制约了办学经费的有效利用以及独立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通过对清代书院经费管理的研究,我们可从中得到许多启示。

1.增强经费管理观念。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清代书院对经费管理有着非常强的意识,但是许多独立学院由于是“寄生”于它们所在的母体高校,所以很多沿用公办高校的财务模式,保持一种以收抵支的理财模式。独立学院的许多经费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也非常淡薄,他们把目光放在了筹集资金的数量及速度,而对其所要承担的风险却视而不见,而在使用经费的过程中,没能做到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和现有资金的效用,这样就容易使独立学院出现财务困难。所以独立学院应当大力增强自身的经费管理观念,要有理财的成本意识,确定好自己的理财目标。

2.大力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独立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的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制度不健全、不合理问题。如有的独立学院存在着乱收费的现象,有些部门建立有自己的“小金库”,或随意取用或中饱私囊;相反有的部门却因资金不足,基本的办公用品都没配齐,如电脑、打印机等。另外还有许多独立学院的经费管理制度已经过时了,不适用当前的实际需要,对经费的使用和支出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更谈不上对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核算。从上述种种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一个健全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和明确的监督机制势在必行,同时还要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配齐配全专、兼职财务会计人员,细化管理目标,夯实管理基础,形成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从而使独立学院的发展空间能有足够的财力保证,并能够长期稳定发展,而它所属的母体高校和其他合作办学力量及各级政府做好对它的监督工作,或者通过法律法规来进行监督。

3.拓宽投资渠道,实行开源节流。

由于独立学院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费,虽然收费较高,但还是只能保本办学,学院的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的贷款,每年学费有很大部分要用于还贷。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每年的学费就有三分之一要用来还贷,其余部分用于学院日常运行和发展,资金非常紧张。[4]所以要使独立学院的发展呈良性循环,就必须使办学的资金有盈余,而要有一定的盈余,就必须拓宽投资渠道,突破单一的收入模式,开源节流。学院可以通过创办公司或企业盈利或者与企业合作办学,也可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引进商业机制,利用商业银行提供的信贷资金来缓解紧张局面,或者争取各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及国外的捐赠作为办学资金,独立学院自己也可自力更生,通过承接课题、招收插班生等其他学生以及开展各种职业技术证书培训进行创收等。浙江大学宁波学院还采取了一种新型的产权机制——公民混合制形式,按“谁举办,谁所有,谁投资,谁得益”的产业规则,这样有利于独立学院形成合理的盈利机制。

独立学院的办学经费来之不易,我们要借鉴清代书院经费管理的经验,在拓宽投资渠道的同时,还要严格控制办学成本,严格按照经费管理的预算和核算制度办学,做好教育成本的预算和核算,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作为教育产业,独立学院的理财目标应是资本目标使用价值的最大化。[5]独立学院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要选择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做好人员工资、公务费、教学业务费、校园房舍及仪器设备的维护修缮费和固定资产的使用费的预算和核算,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力求以最少的资金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1]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810.

[2]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192.

[3]李才栋.中国书院研究[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304.

[4]来茂德.独立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探索——以浙江大学的两个独立学院为案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68.

[5]王雪琳.对现代企业理财的几点新思考[J].管理科学,2005,(3):87.

OnInspirationDrawnFromAcademyofClassicalLearninginFundsManagementinQingDynastytotheIndependentInstitute

Xu Weihong

Funds management of is cru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The growth of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in Qing Dynasty has improved the fund management system . The paper think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funds management system of an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in Qing dynasty , and the research itself will have some inspiration to the funds management of an Independent Institute.

an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in Qing dynasty;independent institute;funds management

ClassNo.:G649.299DocumentMark:A

田象生 宋瑞斌)

徐伟红,硕士,讲师,湖南理工学院公共社科理论教学部,湖南·岳阳。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邮政编码:414006

1672-6758(2010)06-0027-2

G649.299

A

猜你喜欢
书院办学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朵云书院黄岩店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白鹿洞书院记
黄舒昺书院讲学述论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