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活动要素的分层次研究

2010-04-07 09:24
关键词:旅游者旅游业要素

刘 军

旅游活动要素的分层次研究

刘 军

从旅游业和旅游者的角度来分析,旅游要素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有关旅游要素的问题,尤其是有关旅游“三要素”的分类和“六要素”的分类问题在旅游学研究中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其实,从旅游活动的实际情况看,旅游活动具有多种要素,六要素只是旅游要素中的一部分,同时各种要素在旅游活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这种界定有利于旅游业在开展旅游服务和策划时根据具体情况把握旅游活动中的相关要素。

六要素;基础层;目的层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旅游六要素说”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质疑,如王德利对购物是否是旅游要素之一的论述,还有的研究者提出是否存在第七要素的疑问等,但在总体上,从旅游活动的角度出发,大家对旅游六要素没有进行根本的否定。应该说,这种态度还是比较客观的,而学者对旅游“六要素”的质疑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存在着重要的意义。

一 旅游“六要素”界定的范畴

1.不同于生活世界的“旅游世界”。

在谢彦君教授的博士论文《旅游体验研究—— 一种现象学视角的探讨》中,构架了既与生活世界有部分重合的又有别于生活世界的旅游世界。旅游世界的析出对于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从宏观上指出了旅游“六要素”的缺失。在旅游世界的框架下,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构成要素,而传统的旅游“六要素”只是旅游经济活动在某一阶段给人带来的具有一定规律的假象。这种“六要素”的划分,表面上是旅游活动的具体内容[1],但笔者认为“六要素”更多的承载了旅游活动的经济意义。

2.旅游“六要素”所处的范畴。

关于“旅游六要素”的研究主要定位在旅游活动的过程中,也就是谢彦君教授的博士论文中所提到的旅游世界中诸要素中的一部分。它实质上应该属于应用的范畴。首先,旅游过程必然由各种要素构成,无论我们是否归纳总结,它都客观的存在着。其次,这些要素由于旅游形式的不同,在每一次的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种类也是不同的,甚至表现形式也有差别,再次,这些处于旅游世界中的旅游要素有一部分是与生活世界相重叠的。

二 在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中,旅游“六要素”存在的形式不同

自把托马斯·库克创立旅行社作为近代旅游业的开端以来,旅游逐步成为了一种大众行为,各类旅行企业为了谋生存、求发展、实现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不断的开发新的旅游组合产品,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学术界坚持的旅游活动中的“六要素”被逐步的验证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六要素”在实际旅游活动中的不完整性。

在旅游学研究中,有一部分研究者长期坚持旅游活动是由吃、住、行、游、娱、购六个部分构成,却至少遗漏了一个最重要的要素——安全要素。旅游世界作为一个有着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有色世界,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保障条件就是安全。没有了安全保障,也就很难保证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在大众旅游的前提下,我们不排除极少数人为了冒险和探险而进行的旅游活动即高峰体验行为,这种行为具有一个最基本前提,即选择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和能力,并不具有普及性。在这种情况下,六要素论就显得苍白无力。

2.旅游“六要素”中个别要素可缺失。

在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中,有一些要素事实上是可以缺失的,目前比较流行的“纯玩团”,实际上就缺失了最受争议的“购”的要素,一方面说明了旅游者对旅游购物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着强烈的不满,另一方面也客观的反映了个别旅游要素缺失的旅游活动反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娱”也是近年来颇受旅游学界重视的一个要素,随着对我国传统观光旅游活动的探讨,“上车睡觉,下车看庙”的旅游模式得到了许多业界人士的批判,所以旨在体现互动的“娱”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娱”本身是可以在旅游活动中缺失的,例如对一些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博物馆、烈士陵园,带有民族屈辱史的遗址纪念地的游览,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加入“娱”的因素的。

近年来开展起来的“一日游”,实际上就在旅游活动中缺失了“住”的要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政府对“一日游”市场的规范,“一日游”市场以其线路产品安排紧凑、价格便宜等因素也得到旅游者的厚爱。并成为旅游者群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过夜旅游者。

以上这些现存的旅游类型已经充分的证明了旅游“六要素”的提法只是一种比较泛泛的界定,当把它与六要素的不完整性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明确的认为旅游六要素的提法具有的是代表性的意义,而非实质性的意义。

3.需要注意的两种不可缺失的要素。

如果我们继续对现有的六要素进行逐一分析的话,会发现在旅游活动中,有两个要素是绝对不可缺失的,这两个要素一个是行,另一个是游。

虽然关于国内外旅游的定义纷繁复杂,且都各执己见,但关于旅游活动的特点有两点得到了学术界普遍认可,那就是异地性和暂时性,而要到达异地就必须借助行这个要素,无论是古代旅游者靠双脚行走,还是现代旅游者借助飞机、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我们都必须承认,行是旅游活动的基础。

“游”则是旅游的另一个最主要要素,因为无论旅游活动的动机如何,吸引物如何,游都具有不可缺失性。应该说,游本身就是旅游目的。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所谓的旅游形式——休闲旅游的出现, 似乎是在证明在旅游活动中,“游”这个要素也可以缺失,但实质上,一方面单纯的休闲度假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完全划归在旅游的范围内,更应该纳入到休闲的范畴。另一方面,在休闲度假过程中,旅游者的旅游过程也是复杂的,包含了很多内容。

4.在各类型的旅游活动中,会根据出游的动机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要素。

在马斯洛对它的五层次需求理论改进补充中,增加了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两个新的层次[2],在管理学研究中,一般只重视原有的五个层次,而对旅游而言,新增加的两个层次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就旅游者旅游的动机而言,求知和审美都是非常重要的动机,而这类动机产生的不同的旅游形式,会产生新的“要素”,如夏令营及教育旅游等形式都以“学”作为一个重要的要素,而 “购”则未必会出现在其中。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旅游“六要素”只是旅游活动中各要素的代表,只是对旅游要素的不完全罗列。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成熟,旅游活动中必然出现其他的要素。

2.旅游各要素在旅游活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这是旅游业和旅游研究者必须注意的事实。

3.对旅游要素研究要用发展的眼光,根据旅游要素的不同地位,采取分层次的研究。

通过以上的结论,我们应该针对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对旅游活动中的要素进行分层次研究,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分类,分析归纳出其中的规律,以便指导旅游活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三 针对旅游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六要素的分层次研究

1.对旅游要素根据在旅游活动中所处的不同地位进行分层。

根据前文的论证,旅游要素在旅游活动中处于不同的地位,按不同要素对旅游活动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把旅游要素在整体上分为基础层和目的层两个层面。

(1)“旅游要素”基础层的含义。

旅游要素的基础层是指那些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相重叠的部分,虽然有可能因异地性等原因出现体验的不同,但从整体上来讲,基本上属于低层次需要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旅游形式的不同,作为基础层应分为两个层面,即第一基础层和第二基础层。作为第一基础层是指旅游活动中必不可缺少的层面,只要发生旅游活动,就必然有此要素。在这一层面只有一个要素,那就是“行”。第二层面则指除了行之外的其他要素,基本包括吃、住、安全等要素,这类要素既可由于旅游形式的不同而缺失,也可能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体验。

(2)“旅游要素”目的层的含义。

同旅游活动中的低层次需要的要素相比,还有部分要素是与旅游动机,或说旅游目的相吻合的,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各有不同,所以在组合中也会不同,但无论怎样组合,都会有一种要素是不可缺失的,那就是“游”。“游”这一要素应作为第一目的层。而其他目的如“娱”、“购”、“学”、“健”等可任意组合的因素则可定在第二目的层。

2.在重新构建的旅游要素层次中,针对不同层次的要素采取的应对措施。

(1)根据旅游要素的分层次划分,抓住重点要素。

在重新分层的旅游要素中,如果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最重要的部分一个是旅,一个是游。所以在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必须以游作为核心,同时还要在行(旅)上做足文章。根据统计,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路途中度过。在前文提到的“上车睡觉,下车看庙”的旅游模式中就是没有发现行作为一个旅游者在基本层不可缺失的要素的重要意义。如何通过导游、交通工具、娱乐等方式在行上设计出让旅游者难以忘怀的体验,是必须引起旅游业注意的一个问题。

(2)努力根据不同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开发新的旅游产品组合。

根据旅游目的层中的不同要素,可以针对目的地自身旅游资源的状况,设计出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组合。同时,不同要素的结合还可以起到资源整合的作用,趋利避害,围绕“游”这个要素,提供给旅游者多种可供选择的旅游产品。这也是旅游要素分层次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同时,通过旅游要素中的目的层研究,可以把它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旅游目的直接联系起来,对旅游活动本身的界定有着重要意义。

(3)对旅游活动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起到纠正作用。

在传统的六要素论中,“六要素”成为了旅游活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似乎是和旅游相始终的,但在旅游世界的构建下,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旅游要素中的基本层次与生活世界是重合的,旅游者在旅游中可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没有必要出现吃住都在三星级以上宾馆的局面,导致旅游者的消费攀升,盲目购物、挥霍无度等现象。

总之,伴随旅游研究的深入,关于旅游要素的研究也将更加全面,而从旅游业的角度来看,对旅游要素进行分层次的研究会使旅行企业更加合理的发展本地的旅游业和组合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二版) [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12.

[2]彭运石.走向生命的巅峰[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11.

[3]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视角的探讨[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4]李桂玲.剖析旅游六要素消费中存在的问题[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5]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6]王德利.旅游购物说质疑[J].财贸研究,2002,(6).

StudyonModeofMulti-levelAnalysisinTouristFactors

Liu Jun

The study of tourist factors is of very importance in terms of the tourist industry and the tourists . A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ourist factors , there are controversy opinions in the field of tourist science . The paper thinks tha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 the tourist industry among which the Three Factors or the Six Factors can be seen as one part of the tourist factors . The paper think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ourist factors facilitates to grasp the relative factors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tourist business .

six essential factors;fundamental level;goal level

ClassNo.:F590DocumentMark:A

田象生 宋瑞斌)

刘军,硕士,讲师,辽宁省对外贸易学校,辽宁·大连。邮政编码:116023

1672-6758(2010)06-0052-2

F590

A

猜你喜欢
旅游者旅游业要素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