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几点建议

2010-04-08 16:11张爱玲刘小平乔志钦
河南林业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造景综合性规划设计

张爱玲,刘小平,乔志钦



县级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几点建议

张爱玲1,刘小平2,乔志钦3

(1.平顶山市园林处,河南 467000;2.平顶山市白龟山湿地管理中心;3.广州老干部服务处)

近几年来,随着我省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镇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县级公园建设的数量明显增多,面对我省当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借鉴外地市经验,结合工作实际,就县级公园规划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公园类型、用地面积、绿化种植和植物造景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议,为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公园;规划;设计;建议

近几年来,由于工作关系,我们先后参加了全省组织的十个县城的县级公园规划设计的评审工作,对我省县级公园规划设计整体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借鉴外地市经验,结合我省实际,就县级公园规划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公园类型、用地面积、绿化种植和植物造景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议,供讨论和参考。

1 整体把握公园类型

明确公园类型,确定建设什么性质的公园是公园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公园规划设计首先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确定公园类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把握。一是要从城镇建设规模考虑,公园建设是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到一定规模产物,公园的类型和规模要与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要从城镇居民的实际需要上考虑,公园的类型决定了公园的功能,要从城镇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体现以民为本的城镇建设理念,确定公园建设的类型。三是从县域经济的实力上考虑,公园建设作为城镇公共建设项目,一般来说规模大、投资多,需要政府财政负担,因此,要根据财政收入情况,确定公园类型。

近几年来,随着我省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城镇规模的逐渐扩大,综合性公园建设已成为城镇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完善了城镇功能,体现了城镇化发展水平,也正是这个原因,被列为园林城市创建一项重要内容。综合性公园具有功能齐全、内容丰富的特点,可以满足城镇居民的多种需求,与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娱乐要求相适应。就我省的情况看,一些县城有功能单一的广场和活动场所,最缺少的综合性的休闲游憩场所。随着我省各地县域经济实力的发展,综合性公园的建设已成为可能,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综合以上几个方面考虑,在县级公园建设上,建议以建设综合性类型公园为主。

2 合理确定公园面积

公园的面积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公园的规模和气势,但不是说公园的规模越大越好,面积越多越好。要与县城面积、县城人口相适应,不能贪大求全。要处理好公园建设与城镇建设的关系、近期建设与远期建设的关系,要与城镇的发展规模相适应,与城镇的长远发展相适应,与人口的自然增长相适应。公园作为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结合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在城镇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框架下,合理确定公园用地面积。

根据建设厅《2008河南省城乡建设统计资料汇编》,就我省的情况看,县城面积大多在十多平方公里和二十多平方公里,县城人口大多在几万到十多万人,因此,综合性公园的建设面积在20~50 hm2为宜。

3 重点突出绿化种植

公园绿化种植是公园规划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建设部颁布的《公园设计规范》([1992]384号),作为综合性公园,绿化面积最少要占公园总面积的70%以上。因此,公园规划设计要突出绿化种植这个重点,保证公园绿化用地全部用绿色植物覆盖,建筑物的墙体、构筑物要布置垂直绿化。考虑到公园的景观和功能,在绿化种植中,要注意乔、灌、花、地被(草)、藤等植物的合理配置,注意层次,色彩搭配,分层配置,突出植物的季节性,观花、观叶和观果植物相结合。做到景观与功能的统一,设计与效果的统一,自然性与人性化的统一。在乔、灌、花、草、藤使用上,建议以乔木为主,突出乔木的使用和数量。乔木具有生长期长、树干高、树荫大等生长特点,从规划设计来说,有利于公园功能的配置;从使用性来说,为公园提供了更大的可利用的空间;从养护上来说,便于管养,符合节约化园林的建设理念。

4 巧妙运用植物造景

在公园景观设计上,要以植物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避免较多的硬质景观,要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作植物景观。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在植物造景的立意上,要体现“三境界”观(即:生境、画境、意境);在植物选择上重视“品格”,形式上注重色、香、韵,意景上求“深远、含蓄、内秀”,达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相对而言,我省在县级公园植物造景的设计上,尤其是在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上,与大型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植物造景的植物种类仍局限在传统的种类及配置方式上,这些问题需要在公园规划设计时引起重视并加以克服。

S731.5

B

1003-2630(2010)01-0079-02

2010-01-15

(责任编辑:王团荣)

猜你喜欢
造景综合性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作品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策略与发展趋势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自然的装饰艺术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