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杨纯林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及对策

2010-04-08 16:11张丽敏杨玉巧杨旭琦吉洪坤
河南林业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濮阳濮阳市欧美

张丽敏,杨玉巧,杨旭琦,吉洪坤



欧美杨纯林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及对策

张丽敏,杨玉巧,杨旭琦,吉洪坤

(濮阳林科所,河南 457000)

由于欧美杨大面积纯林的栽植和快速发展,致使濮阳部分地区部分区域病虫害发生严重。虫害主要有:杨小舟蛾、杨尺蠖、杨扇周蛾、膜肩网蝽、杨白潜叶蛾等。病害主要有: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还有新发生的一种枝干病害—杨树腐皮病(暂定名)等,为害严重。

濮阳地区;欧美杨;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对策

杨树是濮阳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由于它生长快、适应性强,深受人们喜爱,已成为防护林、生态林、农田林网及四旁绿化的主栽树种。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林业优惠政策的颁布实施和林纸一体化项目的建设与投产,农民种植杨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近5~6年时间,仅濮阳市杨树种植已高达10万hm2。但是由于林农缺乏种植前的科学规划,90%以上种植的都是以欧美107杨为主的纯林,密度多为3 m×4 m或2 m×6 m,由于品种单一,林相结构简单,密度过大,郁闭过早,4年生林地郁闭度平均超过0.7,致使病虫害发生严重,为害种类也逐年增多,严重地影响了杨树的正常生长。为此,我们从2007~2009年对濮阳地区主要杨树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做了调查,并提出了科学防治对策。

1 杨树主要虫害发生的种类及危害

1.1 杨小舟蛾

该虫在豫北每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成虫羽化, 5月上旬第1代幼虫开始出现,第2代幼虫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第3代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第4代9月上、中旬发生,幼虫危害至10月底化蛹。初孵幼虫群集于叶面啃食叶表皮,呈筛网状,3龄后则分散取食,仅留叶脉和叶柄。

该虫目前已成为濮阳地区为害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尤以第2、3代幼虫为害严重。常造成大面积连片为害成灾,并有继续扩展趋势。

1.2 杨尺蠖

该虫每年发生1代,具性二型特点,以蛹在树冠下土中越冬,翌年2月底3月初,成虫开始羽化。雌成虫靠爬行上树,于3月中旬产卵在树皮缝处,4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吃食嫩叶嫩芽,被害叶片轻者残缺不全、重者整株叶片被吃光,幼虫吐丝,借风力转移到附近树上继续为害。5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入土越冬。

因该虫发生期早、危害期集中,常暴发成灾,往往将刚发芽的树木嫩芽吃光,严重影响杨树生长。2007年濮阳市高新区胡村乡许村13 hm2杨树因该虫的危害,使春树变冬景;2008~2009年在濮阳县八公桥乡、清丰县阳邵乡几百公顷的欧美107杨林地也暴发成灾。

1.3 杨扇舟蛾

该虫在豫北每年发生4代,以蛹结茧在树皮缝、地被物上等处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羽化, 4月底5月初第1代幼虫开始孵化。初孵幼虫群居为害,2龄以后吐丝卷叶成苞,集聚于苞内,低龄幼虫只取食叶肉,残留叶脉,叶苞变枯。3龄后分散危害,取食整个叶片,仅留叶柄。6月上旬和7月第1、2代成虫出现,8~9月第3、4代成虫出现,至10月幼虫老熟化蛹越冬,有世代重叠现象。

该虫发生代数多,且虫口密度大,因此常把树叶吃光。2007年该虫在濮阳市清丰、范县个别林地少量发生,2008~2009年在濮阳市5县2区发生,尤以第3、4代幼虫为害最重,将整株叶片吃光,常引起树木再次发芽,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

1.4 膜肩网蝽

该虫在河南每年发生5代,有世代重叠现象。4月上旬成虫开始活动,5月中旬若虫孵化刺吸叶背组织汁液。于11月份成虫陆续下树在树皮裂缝、枯枝落叶中越冬。成虫、若虫喜阴暗,林间密度高、郁闭度大时为害严重,多聚居于树冠中、下部叶背面,具有群集危害习性。该虫吸食叶汁液并排泄大量粘稠状的黑褐色粪便,导致霉污病的发生,引起落叶。

此虫虫体小,成、若虫均群集于叶背,每叶10~20头甚至更多,引起叶片变黑或枯黄,提前脱落。2007~2008年该虫发生严重,2009年较前2年有所减轻。

1.5 杨白潜叶蛾

该虫在豫北每年发生4代,成虫自4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都有出现,成虫寿命4~8 d。幼虫孵化后潜入叶片取食叶肉,形成黑褐色虫斑。每虫斑内有3~5头幼虫。幼虫老熟后钻出叶片,吐丝在叶片、枝杆等处,结成白色“H”字形薄茧化蛹。第4代幼虫于10月下旬过冬。

该虫于2007年7~8月第3代大面积发生,主要为害欧美107杨,每叶虫斑多达3~5处,甚至连片,提前脱叶,引起二次发芽。

另外,2009年还发现有杨银潜叶蛾、杨黄卷叶螟、杨叶甲、草履蚧等害虫的发生,但危害相对较轻。

2 杨树主要病害种类及危害

2.1 溃疡病

杨树溃疡病是近3~年在濮阳市普遍发生的1种严重枝干病害,常引起幼树死亡和大树枯梢,对生长量影响很大,2007年内黄县白条河林场当年定植的欧美107杨树发病株率达72%;2008~2009年市区西环路两旁的3~4年生欧美107杨发病株率达70%。2009年该病已在濮阳市欧美杨种植区域普遍发生,并呈逐年加重趋势。

2.2 杨树黑斑病

该病近2年在濮阳市5县2区普遍发生,严重地块病叶率达80%以上,导致提前落叶。密度大、郁闭度高,林内空气不流通,空气湿度大时发生严重。严重者8月份叶片即可落光,甚至出现2次发芽现象。

2.3 杨树腐皮病(暂定名)

该病是近2年在濮阳地区发生的1种杨树新病害,2005年始见发病,但2007年个别地块已严重发生,经查证有关资料和邀请国家级杨树病害专家现场查证,一致认为该病是1种新病害,国内外未见报道。具体症状:该病主要为害枝干,幼树主要为害主干,4年生以上树主要为害树冠内的主干,发病部位从干基至树冠上部不等。发生初期,4月中旬先在枝干上形成小型病斑,树皮呈湿润状,随着气温的升高,病斑逐渐扩展,为害部位也由表皮扩展到韧皮部,呈水渍状,病斑呈黑褐色,发病部位流出褐色树液,5月中旬该病进入为害盛期,病斑不断扩展,自发病部位流出大量黑褐色液体,并使韧皮部组织得到破坏,呈腐烂状,产生白色乳状粘液,气味酸臭,发病部位流出的液体可自6~8 m树干上流至干基部。液体流经部位,树皮呈龟裂状,还为害浅木质部,使之变为褐色。发病后期病部形成伤裂口,病皮干枯,内皮呈丝麻状,皮层与木质部剥离,引起树体生长衰弱,甚至枯死。在枝干上发生的病害后期,引进组织生长畸形,形成大小不等的疙瘩状,主要发生在3~5 cm粗的枝干上。据初步调查,该病主要为害中林46杨和欧美107杨,尤以中林46杨为害严重,病害株率达70%,死亡率达16.7%。

该病在豫北每年有2次发病高峰,第1次在4月中旬至5月底,第2次在8月中旬至9月底。目前,河南省濮阳林科所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已组成联合课题组对该病开展相关研究,病原已初步确定。

3 防治对策

选用优良抗病、抗虫新品种,如选用健杨抗虫杨系列新品种,提高树木抗虫性。

栽植密度不宜过高,应科学规划,并做到适时间伐,郁闭密度小于0.7为宜,建议栽植1.5 m×8 m为宜。

避免大面积种植纯林,在造林树种选择上要多树种、多品种搭配,大力提倡营造混交林,如杨桐混交、杨槐混交等。

做好检疫工作,严把苗木质量输入关,防止危险性病虫害传入。

栽植前避免苗木大量失水,栽后及时浇水,保 持苗木根系完整。

加强虫情测报工作。食叶害虫发生一般具有周期性,要做好虫情测报工作。

合理施用化学农药。使用高效低毒,低污染农药,推广使用生物药剂,以降低抗性,保护环境。

保护利用好天敌,发挥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

S763.3

B

1003-2630(2010)01-0029-02

2010-03-10

(责任编辑:王文彬)

猜你喜欢
濮阳濮阳市欧美
濮阳市
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濮阳实践”
为打赢濮阳蓝天保卫战贡献人大力量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8年9月)
濮阳: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落地有声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7年12月)
郑大文当选政协濮阳市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7年4月)
濮阳市
濮阳市乡镇人大作用发挥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