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 30例疗效观察

2010-04-13 10:17
山东医药 2010年9期
关键词:亚急性苦参湿疹

周 萌

(广西瑞康医院,南宁 530011)

我院于 2008年 10月 ~2009年 5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 3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 60例湿疹患者,男 34例、女 26例,年龄18~65岁、平均 41岁,病程 6 d~5 a。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的诊断标准。其中急性 29例,亚急性 31例。患者 1个月内无皮质类固醇应用史,无心、肝、肾功能不全等重要脏器严重疾患,无糖尿病病史,受试期间不使用其他对治疗有影响的药物。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各 30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均给予咪唑斯汀片 10 mg口服;治疗组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 10 ml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中静滴;对照组给予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0 ml+维生素 C 2.0 g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250ml中静滴。均 1次/d,疗程2周。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评价以瘙痒程度、皮疹面积、皮疹形态的总积分进行评定,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100%。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瘙痒症状消失,SSRI达 95%以上;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瘙痒症状明显减轻,SSRI达 70%以上;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瘙痒症状有所改善,SSRI达 30%以上;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瘙痒未见改善或反见恶化,或SSRI未达到有效标准。以痊愈 +显效计算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组痊愈 12例,显效 13例,有效 4例,无效 1例,总有效率 83.3%;对照组分别为 7、10、11、3例,总有效率5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讨论: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湿疹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其局部病理变化主要是Ⅳ型变态反应,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可引起组织出现以淋巴细胞(主要是 T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浸润为主的渗出性炎症。同时T细胞在发生反应后,合成和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如 IL-22、干扰素-2γ、肿瘤坏死因子、白三烯等。另有研究认为,急性湿疹的发病与氧自由基的代谢有密切关系。苦参中的有效成分氧化苦参碱可通过抑制异常免疫反应、炎症因子表达、致敏淋巴细胞活化、自由基的过氧化反应,发挥抗炎、抗变态反应的双重作用,可用于治疗以变态反应为特征的湿疹,特别是炎症反应剧烈的急性、亚急性期湿疹。

中医认为,湿疹内由心火、脾湿、肺失宣肃,外由风、湿、热三邪侵袭所致。急性、亚急性湿疹的发生乃心肺上焦积热下传之中焦脾土,火毒湿邪蕴积肌肤;或由脾胃伏火合湿热之邪引动心火,灼伤肺金;亦可由肺卫受遏,郁而化火,引动心火脾湿,合于外邪而成,总归于湿邪致病。故祛湿是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关键。中药苦参性寒味苦,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止痒安神、祛风杀虫之功效,能清上、中、下三焦湿热,合其通利小便之功,使湿热从小便排出。另外苦参还有健胃作用,使湿经燥脾而去,作为治疗湿疹皮炎类疾病的一味主药,尤其适用于湿热征象明显的急性、亚急性湿疹。

总之,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湿疹较为满意的药物。

猜你喜欢
亚急性苦参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核桃低聚肽对亚急性肾衰老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
苦参百部液治虫咬皮炎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大剂苦参治不寐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