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巨大听神经瘤切除的显微手术护理

2010-04-13 10:17柯雅娟蔡淑琼吴丽珍符淑美陈乙婕陈运完
山东医药 2010年9期
关键词:乙状用物听神经

柯雅娟,蔡淑琼,吴丽珍,符淑美,陈乙婕,陈运完

(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 570311)

听神经瘤是位于桥小脑角最常见的良性颅内肿瘤,由于肿瘤的解剖部位与脑干、后组颅神经及其供应血管等关系密切,对直径≥3cm巨大肿瘤的手术难度及危险性明显增加,对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要求更高。现将我院62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巨大听神经瘤切除的显微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我院 2000年 1月 ~2008年 12月共收治 62例巨大听神经瘤患者,男 28例、女 34例,年龄 26~68(44.91±24.35)岁,病程 10d~7a,左侧 36例、右侧 26例。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后组颅神经麻痹症状,其中耳鸣、头晕头痛、患侧听力减退或消失 62例,口角歪斜、睑裂闭合不全等面神经瘫痪 56例,呕吐 52例,小脑共济失调 48例,后组颅神经受损 12例,外展神经麻痹 7例。头颅 MRI和 CT检查肿瘤直径均≥3cm。常规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手术切口采用乳突后S形或反S形,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后,用高速气钻钻一骨口,铣刀垂直铣下骨瓣,需切除内听道内肿瘤时,以微磨磨除内听道口后壁,充分显露瘤体。镜下逐步分离摘除肿瘤及包膜,检查术野无出血后,清点用物、放置引流关闭伤口。本组肿瘤全切除 51例,次全切除 11例。56例痊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无一例死亡。

护理方法:①术前 1d下午到病区探视患者,通过病历、与患者及家属交流评估患者的皮肤、周围血管、营养状况、心理状况等,因本组患者肿瘤大、听力较差,头晕头痛、面神经瘫痪等症状较重,患者大多担心手术预后差或出现并发症,巡回护士可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素质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沟通手段,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和心理负担,树立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②手术用物需准备后颅窝开颅器械、单双极高频电刀、Mayfield颅脑钉式头架及配件、高速气钻、氮气、显微镜、显微器械、电生理监测导线、侧卧位体位垫、止血材料等。术前需熟悉显微器械的名称、用途及手术步骤,上台后按器械摆放标准整理用物,与巡回护士共同点唱手术物品,并过目核实物品数量;将一次性输血管与双极电凝镊固定,制作成双极镊滴水装置,使用时持续慢滴生理盐水于镊尖,以减少脑组织与镊尖间的粘连机会。根据术野大小及术者所需,将棉片及削薄的明胶海绵修剪成各种规格,以便及时供给术者压迫止血。③协助医生安置头架、运动颅神经电生理监护,通过术中摄像系统,密切注视手术进程,稳、准、轻、快地传递显微器械及物品于术者手中,以使术者眼睛不需要离开目镜,避免浪费手术时间。保持双极电凝镊尖的清洁,以免影响电凝效果。④巡回护士接患者入室后,开放 1条浅静脉通道,实施气管插管术后,协助麻醉医生完成深静脉穿刺置管,以保证术中出血时能及时快速输血输液;协助进行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穿刺进行有创血压监测。⑤协助患者取健侧卧位,头部用头架固定、稍屈,距腋下 10cm处垫啫喱垫,健侧上肢外展,患侧上肢置于适宜高度的托手架上,健侧髂部垫啫喱垫,并以约束带将肩部向后下部牵拉固定于手术床两侧,健侧外踝、患侧内踝垫以足跟垫防压疮。妥当放置或理顺导尿管、心电监护电极线及其他监测导线等,勿使压于患者身下。⑥术前 30min静滴抗生素,手术时间长者可在术中追加 1次。术前调好显微镜,术中遵医嘱调节手术床的位置时必须重复强调无误并告知主刀医师后再进行,避免造成脑组织及血管神经损伤。术毕搬运病员时,注意勿快速翻转过床,以防脑干受到牵拉危及患者生命。

猜你喜欢
乙状用物听神经
头体针联合口腔颊黏膜放血疗法治疗听神经鞘瘤术后面神经麻痹验案
乙状窦骨壁缺失/憩室致他觉性搏动性耳鸣两例△
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中不同探查方向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深静脉置管集束箱在休克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体位用物管理中的应用
乙状窦憩室一例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听神经瘤患者的远红外热像特征分析
多功能治疗盘研制与应用
应急吸痰箱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