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出血性败血病的诊治

2010-04-13 14:48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8期
关键词:患牛炭疽气肿

尹 君

(四川省汶川县动物防疫监督站,四川 汶川 623000)

牛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以出现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特征,俗称“牛出败”。

1 流行病学调查

牛出血性败血病呈地方性流行,常与气肿疽病并发。饲养环境不良,牛遇寒冷、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良、阴雨连绵、营养缺乏、寄生虫病时,病菌即可乘机侵入体内,经淋巴液而入血流,引发内源性传染。有毒力的病菌通过排泄物、分泌物不断排出,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和外界环境,经消化道引起传染,病菌或在病畜咳嗽、打喷嚏时排出,通过飞沫经呼吸道引起传染。通过吸血昆虫和皮肤、黏膜的伤口也可引发传染。

本病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闷热、潮湿、多雨时期多发,呈散发,地方流行。

2 临床症状及诊断

2.1 临床症状 潜伏期2~5d,病状可分败血型、浮肿型和肺炎型。

2.2 败血型 病初牛高烧,体温达41~42℃,随后出现全身症状,其精神沉郁,低头拱背,脉搏加快,肌肉震颤,皮温不稳,鼻镜干燥,结膜潮红,有时咳嗽或呻吟,食欲减退或废绝,泌乳、反刍停止。经几日,患牛腹痛,开始下痢,粪便初为粥状,后呈液状,其中混有黏液,其味恶臭,有时鼻孔内和尿中有血。拉稀开始后,患牛体温下降,迅速死亡,其病期多为12~24h。剖检见内脏器官充血,黏膜、浆膜及肺、舌、皮下组织和肌肉有出血点,脾脏无明显变化或有小出血点,肝脏和肾实质变性,淋巴结显著水肿,胸腔内有大量渗出液。

2.3 浮肿型 患牛除有全身症状外,颈部、结缔组织出现迅速扩展的炎性水肿,初热、痛而硬,后病部变凉,疼痛减轻,同时舌及周围组织高度肿胀,舌伸出齿外,呈暗红色。患畜高度呼吸困难,流泪、流涎、磨牙,并出现急性结膜炎,其病期多为12~36h。病理剖检见咽部及胸前皮下(有时延及肢体部皮下)有浆液浸润,切开水肿部,流出深黄色透明液体,间或有出血。咽周围组织和会咽软骨韧带黄色胶样浸润,咽淋巴结和前颈淋巴结高度肿胀,上呼吸道黏膜卡他性潮红。

2.4 肺炎型 主要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病牛呼吸困难,痛苦干咳,流泡沫样鼻液,鼻液后呈脓性。胸部叩诊患牛有痛感,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及水泡杂音,有时可听到胸膜摩擦音。病期较长的一般为3 d或一周左右。病理剖检见胸膜炎和格鲁布性肺炎,胸腔中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液,肺脏和胸膜上有小出血点,并覆一层纤维薄膜。

4 诊断

本病易与炭疽、气肿疽和恶性水肿相混淆,应注意加以区别。炭疽的肿胀除发生在颈部和胸前外,还见于其他部位;患牛濒死时天然孔常出血,血液呈暗紫色且凝固不良;患牛死后尸体迅速腐败;剖检,脾急性肿大,血液抹片,镜检,见带荚膜的炭疽杆菌。

气肿疽的肿胀主要见于肌肉丰厚的部位,触诊其柔软,有明显的捻发音,气肿疽多发于4岁以下的牛。恶性水肿系发生于外伤和分娩之后,其肿胀部触诊柔软,有捻发音。

4 防治

4.1 加强免疫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

4.2 加强饲养管理。避免拥挤和受寒。畜舍定期消毒,在长途运输中加强管理,避免过度劳累。

4.3 发生本病时,立即将病畜或可疑病畜隔离治疗,并对健畜进行观察、测温,必要时用高免血清或菌苗进行紧急预防注射。畜舍用5%漂白粉、10%石灰乳等消毒。粪便可堆积发酵。

4.4 病初用高免血清或磺胺药物治疗,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效果更好。严重病例宜同时注射抗生素,必要时进行对症治疗。

猜你喜欢
患牛炭疽气肿
羊气肿疽诊治分析
肉牛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防治
羊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2005-2018年中卫市炭疽流行因素分析
救治奶牛卧地不起症的一般步骤
牛瓣胃阻塞的中兽医疗法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