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仔猪流行性腹泻

2010-04-13 14:48李清明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8期
关键词:患猪补气流行性

温 伟,邓 涛,李清明

(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2.吉林省白城市林海镇政府农科站,吉林 白城 137000)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季节变换或温度降低时本病常发。

1 发病特点

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套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本病仅发生于猪,各年龄猪都能感染发病。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育肥猪的发病率很高,尤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母猪发病率约为15%~90%。本病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如果一个猪场陆续有仔猪出生或断奶,病毒会不断感染失去母源抗体的断奶仔猪。在这种繁殖场,PED可造成5~8周龄仔猪断奶期顽固性腹泻。病猪和带菌猪粪便中的大量病菌污染猪舍地面、饲料、饮水、饲槽、用具及母猪体表和奶头。健康猪食入病菌后7~8 d即可发病,慢者拖至 2~3月后出现发病症状。本病传染源是病猪和带菌猪,康复猪可带菌数月。

2 临床症状

猪感染该病后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和脱水。

一般病猪精神不振、腹胀,短时食欲下降后,即剧烈下痢,粪便如水样,开始粪色为灰色或灰黄色,恶臭,随后转为血性水痢,粪便污染猪舍地面、墙壁和猪身。粪便中混有脱落的大肠黏膜或纤维素性渗出物,其味腥臭。患猪体温高达40~40.5℃,部分患猪发病后12~24h死亡。大部分病猪的粪便随后转为咖啡色,其中带有胶冻状黏液和组织碎片。病猪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喜卧,逐渐消瘦,病程7~10 d,患猪或死亡或转为慢性。慢性患猪进行性消瘦、贫血、生长迟缓。有的康复猪过一段时间又复发,再次或多次出现发病症状,以仔猪和架子猪症状最明显。

1周龄内仔猪发生腹泻后2~4 d脱水死亡,死亡率约为50%,高的达100%。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1周龄以上仔猪腹泻持续3~4 d后可能死于脱水,平均死亡率50%~90%,育肥猪死亡率为1%。部分康复猪成为僵猪,成年猪感染PEDV后一般表现出亚临床症状,其精神沉郁、厌食、呕吐,一般 4~5 d可康复。

3 病理变化

肉眼可见变化限于小肠。病死仔猪脱水、消瘦,皮下干燥,胃内有多量黄白色乳凝块。

主要病变特征:肠管膨满扩张、外观明亮,肠壁变薄。肠管内充满黄色液体或气体。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突出的病变在大肠和盲肠段。肠黏膜水肿、出血、坏死,表面附着胶冻状黏液。有的大肠腔内充满血红色液体。胃及小肠有卡他性病变,其他脏器病变不明显。

4 实验室诊断

有多种实验室诊断方法可确诊:利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对双份血清样本进行常规检测(抗体检测)。对成年猪和仔猪可用ELISA法检测病猪腹泻急性期的粪便和肠内容物。直接免疫荧光技术较敏感、快速。

5 类证鉴别

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相似处:有传染性,多冬季发病,幼龄仔猪发病多、死亡率高,大龄猪也可发病,但症状轻。不同处:患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有时粪中带血,有恶臭或腥臭味,患猪极度口渴。其对新生仔猪的致死率高于猪流行性腹泻,因为后者的传播较慢。

猪流行性腹泻与猪轮状病毒病的相似处:有传染性,多冬季发病,哺乳、断乳仔猪和成年猪均可感染发病,患病幼龄猪死亡率高,大龄猪死亡率低。不同处:患轮状病毒猪肠内容物呈浆性或水样,为灰黄色或灰黑色。

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伪狂犬病的相似处:有传染性,仔猪呕吐、腹泻,粪便呈黄白色,精神沉郁、运动僵硬,大猪病轻,小猪病重。不同处:患伪狂犬病初生仔猪发病第2 d即眼红、昏睡,体温 41~41.5℃,口流泡沫或流涎,后腿变紫,眼睑浮肿,腹部有出血点,癫痫发作。

6 治疗

6.1 西药治疗 补液,流行性腹泻易引起脱水,尤其是发病后期,输液可起到提供能量、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6.1.1 静脉注射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200~500 mL+维生素 C 10 mL+庆大霉素8万单位2支,1 d 2次,连用 3~5d。

6.1.2 腹腔注射 仔猪腹泻严重,脱水时,可进行腹腔注射。500 mL葡萄糖溶液+地塞米松溶液5mg+阿托品1支+黄芪免疫肽20mL+维生素C溶液10mL。操作方法:仔猪倒立保定后,于倒数第2乳头旁消毒,再用大拇指按压注射部位。用注射器垂直扎入注射部后,回抽注射器,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如果有血液或水样回流均禁止注射。一般每头仔猪1次注入20~40 mL药水,1次/d,连续 2~3次。

6.1.3 肌肉注射 头孢+链霉素+黄芪免疫肽混合肌肉注射,2次/d,连用 3~5d。

6.1.4 饲料饮水 饲料中拌人“利高强生素粉”(主要成分为林可霉素、大观霉素)+“福奇多肽粉”(主要成分为氟苯尼考),饮水中添加维生素+小苏打粉(或食用碱粉,50 kg水加0.30~0.35 kg 防止酸中毒),连用 5~7 d。

6.2 中药疗法 可用参苓白术散。组方:党参45 g、白术45 g、茯苓45 g、炙甘草45 g、山药45 g、扁豆 60 g、莲子肉 30 g、桔梗30g、薏苡仁30g、砂仁30g共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或水煎服(此为10只20 kg猪用量,可酌情增减)。

功效:补气健牌,益肺气,渗湿止泻。

主治:脾胃气虚挟湿证。证见精神倦怠,体瘦毛焦,食欲减退,四肢无力,便溏或泄泻,舌苔白腻,脉缓弱等。

方解:本证由脾虚挟湿所致,治宜补虚除湿,行气调滞。本方由四君子汤加味而成。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补气健脾,为主药;山药、莲子肉助党参补气健脾,扁豆、薏苡仁助茯苓、白术健脾止泻,共为辅药;佐以砂仁芳香醒脾,理气宽胸;桔梗宣利肺气,载药上行以补肺,为使药。诸药相合,补气健脾,渗湿止泻。

本方温而不燥,是补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常用方剂。临床用于脾胃虚弱的慢性病,如慢性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久泻及幼畜脾虚泄泻等。本方兼有益肺气之功,常作“培土生金”的代表方,脾肺气虚者均可应用。

6.3 穴位注射 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后海穴注射,50 kg以上猪每次注射20 mL(100mg),仔猪每次注射 5~10mL(25~50 mg),每日注射 2次。后海穴位于尾根与肛门之间的凹陷中。注射时,注射器稍向前上方刺入2~3 cm后注入药液。

7 小结

7.1 防重于治 为减少本病的发生,要及时进行接种。搞好猪舍卫生,每日清除舍内粪便,注意消毒和饲养管理,不要引进带毒猪,保持猪舍干燥,防止潮湿闷热。

7.2 管理要精细 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垫草要干净、干燥、松软,供给猪只的饲料要柔细适口,易消化。在饲料中拌些小苏打粉和“肠安康粉”(主要成分是白头翁、黄连、黄柏等)既可预防胃肠疾病,又可促生长。保证饮水充足、洁净。

7.3 坚持自繁自养 必须从无疫病的猪场引入种猪或仔猪。引种前要进行病原检测,引入后应隔离观察 2~4周,确诊无病后再混群饲养。

猜你喜欢
患猪补气流行性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猪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流行性感冒
浅谈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安神补气丸中8种成分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夏秋季节要注意防范猪湿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