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赶一街

2010-05-14 17:16
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22期
关键词:苍山白族洱海

陆 宜

延续了上千年的赶街传统,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而消亡,大理以及周边地区的老百姓,仍旧充满热情地过着自己的节日

从丽江回到大理的那天,正赶上一年一次的三月街。

一路都在下雨,出城的时候还遇上了冰雹,打在车窗上“啪啪”作响。人的好恶真的很奇怪,说不清因为什么,喜欢和不喜欢都那么分明。在我看来,和丽江相比,大理连空气都是清淡而自在的。车子过丽江机场一到大理州鹤庆县的境内,心情都舒畅了。

车开至苍山脚下,在214国道上看到人们顶着雨在赶三月街,很亲切。

从上海到大理生活的几年里,只要没出远门,到了赶三月街的时候便一定会去转转。不为别的,单是那份热闹,就很值得。

三月街,说白了就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开始在苍山靠近古城的中和峰下的山麓上举行的巨大集市,为期五到七天,又叫“观音市”。你别说它不商业,其实已经顶商业了,满山坡都是卖东西的摊子,可就是不讨人烦;人也多,还不是一般的多,是非常多,但大家就是愿意去挤挤。相对于现在太多的所谓古城,三月街还是再真实不过的原生态。看过三月街看过每年农历六月间的火把节,你会意识到,虽然日常生活中白族和汉族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但他们在民族节日里表现出来的激情,却不是我们这些旁观者可以效仿的。

“天上有月街,地上三月街”

白族人心中积淀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苍洱大地自古以来就是神话的海洋,种种三月街来历的传说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是说,古代有一个勤劳勇敢的小伙子与洱海里的龙三公主结成恩爱夫妻,在海边打鱼为生。农历三月十五这一天,龙三公主带着丈夫骑龙飞进月宫,去赶天上一年一度的月街。月街非常热闹,各种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但却只准他们看,不准他们买了带回人间。两人闷闷不乐地转回地面,同邻居和各个村寨的乡亲们商量后,决定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也像天上月街那样,吸引四面八方的人来到苍山下赶街,而且敲锣打鼓、唱歌跳舞、骑马射箭,要使人间的月街比天上的月街更热闹。从此,就有了一年一度、越赶越大的三月街,也就有了“天上有月街,地上三月街”的说法。

另一种传说在清康熙年间刊印的佛教故事集《白国因由》中有记载,相传南诏国王细奴罗当政期间,观音菩萨于三月十五来大理传教并治服了为害人间的罗刹。后来每年这一天,人们便搭棚烧香诵经,并“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观音处。后人于此交易,传为祭观音街”。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但三月街的形成与佛教的传入渊源颇深。它早期的确是大理的佛教讲经庙会,后来由于大理是滇西北交通的咽喉、西南丝绸之路上贯通中国和印缅的要冲,南北来往的商贾都要经过这里与东南亚各国进行贸易,许多物资在此集散,三月街因为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逐渐演变成具有浓郁边疆民族色彩的贸易集市和节日盛会。

三月街这集市究竟有多大,真的很难说清楚,从大理古城苍山门城门过214国道,几条上山的路上,都摆满了摊位,延绵数里。吃的穿的用的,卖什么的都有。按说现在商品的流通已经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当年人们以货易货的大集市早就缺少存在的必要,可是,偏偏大理的三月街还是这么红火。

说奇怪吧,其实也不奇怪。

农历三月,真的是大理最美的季节,连歌里都唱“大理三月好风光”。瓦蓝瓦蓝的天,映衬着洱海的水,苍山上有的是杜鹃花。守着洱海这一大汪水面,周边的人们还是很幸福的。干旱的年景里,至少不缺吃喝和灌溉。路边的三角梅开得一点都不含蓄,红叶李结出了沉甸甸的紫色果实,这么好的季节,这么美的景致,连空气都是香甜的,谁还能在家里坐得住?

千年的集市

今年的三月街和五一小长假连了起来,大理人好好地放了个大假。4月的最后一天,天不错,太阳不大,也没什么风,我们带着孩子去赶街。真的是人山人海,很多地方只能侧身而过。要说卖的东西有什么特别吧,好像也不是,绝大多数的商品平日里都能在超市或商场里买到,大家要的就是这份热闹,那么多那么多的摊位摆在一起,就有了存在的意义,也让人有了来赶街的意义。在大理生活了这么些年,已经习惯了身为汉族的自己是当地的“少数民族”,但像三月街这样众多民族聚集在一起的机会还真不是特别多,街上随便拉一个人过来问,十个有九个不是汉族,从白族、回族、彝族、藏族到纳西族、普米族、傈僳族、傣族、阿昌族、景颇族……不由感叹,中学地理老师教的“云南的民族种类居全国之冠”真的被验证了。

赶街对我最有吸引力的是药材。三月街也是当地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市场,有一整条路都是卖药材的摊位,除了大宗普通药材应有尽有而外,还有平时很难见到的西藏虫草、麝香、雪山天麻、红花、苍山贝母、四川杜仲等等。每年三月街我们都会在最后一天收市的时候请当地朋友帮忙买点云南特产的药材,他们去买,一是识货,二是便宜。三月街多的是三七和天麻,三七活血天麻治头痛,价格都比东部地区不知便宜多少,而且最重要的是绝无假货。今年大旱,药材收成少,都涨价了,货色也没去年好,但还是习惯性地一样买了一点。

三月街现场有唱戏的班子,白族大本曲到现在还是很有群众基础,对歌也很热闹,可惜我一句听不懂。小吃很多,大理州12个县市的特色都能吃到:大理本地的三道茶、砂锅鱼、冻鱼、凉鸡米线;祥云的辣子、弥渡的卷蹄、巍山的火巴肉饵丝蜜饯、南涧的锅巴油粉、漾濞的卷粉核桃和喜洲粑粑、鹤庆的猪肝酢、永平的黄焖鸡、腊鹅、白木瓜泡大蒜、剑川的乳饼、洱源的乳扇、雕梅、炖梅……云南其他地州的美食也应有尽有:石屏建水的烧豆腐、凤庆普洱的茶叶、景东的糖、宣威的火腿外加傣味菠萝饭、油腌菌子、牛干巴、木瓜水……还有云南人怎么都离不开的各式烧烤……呵呵,流口水了吧。如果对卫生状况不挑剔,偏好酸的、辣的、咸的重口味,那么三月街这场“地方美食的盛宴”足以让人一饱口福。

其实,撇开别的不谈,单是三月街以苍山作为宏大的背景就已很有震撼的效果。仿佛是因为苍山太雄伟而人太渺小,所以大家才更要努力努力地攒出这么个赶了千年的大集市来。

记得在豆瓣的某个小组里看到有人质疑大理的美:苍山不过是连绵的山,洱海也就是一片水。我不厚道地笑了,审美真的是很个人的事情,所以,还是那句说了一万遍的俗话:各花入各眼,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而我,就冲着这个赶了千年还要年年赶下去的大集市和苍洱间的这片土地,还是会在这里继续生活下去。★

猜你喜欢
苍山白族洱海
开学第一课《洱海保护》教学设计
苍山
苍山脚下
走到洱海
请叫我党员
诗意洱海
洱海太湖石
吕敬人连环画《括苍山恩仇记》选页
花样云南(二)
白族